馬領城甘肅慶城縣馬嶺鎮、鬱郅城甘肅慶城縣城關鎮。
對於北地郡望族子弟的提拔待全郡穩定後再開始。
參軍索誌帶索虎、索鳴鎮守北地郡和左內史郡邊界的一百個堡壘。
如此一分散,索家軍餘部五百二十人顯然不足。韓遂明白索湛用意,乾脆好人幫到底,直接劃撥四千五百兵給索湛與索家軍混編成北地郡郡兵。
等穩定後,剩餘協防的五千五百兵由麴演帶回來,歸隊聯軍各部。
韓家按雍州各郡國待遇給索湛的北地郡每年補貼五千萬錢和六萬石粟米,不足部分由索湛自籌。索家軍傷兵治愈後歸隊。
索湛大喜,拜謝韓遂,韓遂趁機提出索要關平、關索二將調到聯軍來,索湛不好回絕,稱回去後和二人商議,然後返回泥陽。
河南尹伏波將軍高安鄉侯夏侯惇所轄的洛陽等河南各縣人口稀少,大都被董卓強行遷往三輔。
夏侯惇向司隸校尉鐘繇提出將當年遷到三輔的河南尹人再遷回來,以充實河南尹的人口。
四月,鐘繇要前來長安約談關西諸將,派人前來通知,韓遂接受。
護衛步騎擁著車馬儀仗,共約三千步騎及跟班人馬隨鐘繇出行,十分氣派。出潼關,過定城、鄭縣、新豐縣、霸陵縣,到達長安城。
馬騰委托在長安的征南將軍右長史馬翼參會,梁興、張橫、楊秋、成宜、馬玩、侯選、程銀、李堪八將到場。
京兆尹張時、左馮翊太守韓斌、左內史嚴翰林、漢安太守武悌、右扶風太守昔坑也及時乘馬車趕到。
新平太守一直空缺著,新平郡漆縣在韓遂手中,栒邑縣在馬騰手中,暫無法統一。
韓遂對鐘繇把張猛安插進武威郡當太守十分不滿,認為在朝廷尚未拿出全麵收納關西諸將方案前,將外鄉人張猛插進來有些操之過急,搞不好弄砸關西事。
於是委托成公英列會,自己跑到穀口鎮、漆縣、杜陽縣去看望部分從北地郡戰場返回的各駐軍餘部將士。
會議上,鐘繇拿出探得的人口數據宣讀,與聯軍的數據絲毫不差。
三輔大亂後,除夏陽縣,各縣人口十餘萬戶逃走,近些年約三十七萬名難民陸續返鄉。約十五萬人口未回歸,滯留或定居在益州、荊州。
八將各強行收納了一萬人口,馬騰約收了二萬人口,韓遂攏收的二十四萬人口用於大桑圈。三萬人口分於韓家分得的各縣。
另有留在三輔各縣的八萬人為散戶或望族殘餘人口,韓遂曾明令不允許將這八萬人口男丁編入各將軍部曲和家丁。
鐘繇向關西諸將提出首先將這八萬人口全部遷往洛陽,以彌補董卓當年西遷長安給洛陽造成的近乎無人區。
韓遂、馬騰都不在現場,出席會議的十人無人敢拒絕或答應,但都對鐘繇不顧三輔人的感受而氣憤。
當年董卓從洛陽遷來三輔的百萬人口曆經這些年,存活下來的已和原三輔人通婚聯姻,適應了三輔。
這八萬人口中,雖然三人中有二人是洛陽人或洛陽人的後代,但仍有三成多人與洛陽籍無關。將這三成多人也一股腦兒東遷去洛陽,顯然不公平。
鐘繇可不管那麼多,神采飛揚地一邊做手勢一邊反複講述洛陽人口恢複後,迎帝從許都返回舊都的意義十分重大,可使天下蒼生看到恢複太平的希望,天下重新歸心於朝廷。
話中意思很明白,這是命令,必須執行。又公布帶來的三千步騎將分散到三輔各縣的帶隊頭目名單,其任務是勸說或強迫護送這八萬人口東遷,在下年春耕前完成。
三千人分六隊,由六個都尉率領,每人領五百兵,各以一個縣城駐軍,分管原三輔一個郡,六人分彆是京兆尹上洛縣上雒縣\/商洛市商州區上洛都尉王琰、右扶風郡武功縣武功都尉東裡袞東裡褒、左馮翊郡臨晉縣臨晉都尉劉柱、漢安郡雍縣雍縣都尉賈嗣、新平郡漆縣漆縣都尉範陵、左內史郡雲陽縣雲陽都尉魏平。
並宣布,三千人執行完任務後籌備討漢中張魯。成公英聞之,會議一散,立刻出長安去追韓遂。
鐘繇是第一次親自前來長安城,鐘繇上任司隸校尉後,大多待在治所弘農縣縣城。
會後,京兆尹張時等三輔官吏陪同鐘繇參觀長安城。鐘繇對關西諸將恢複長安城所做的努力視而不見,反而埋怨長安城恢複的不夠快,應先將三輔人口向長安集中,優先發展長安。又抱怨韓遂扣留的大桑圈人口過多。
有人把鐘繇的言談抄寫下來傳給韓遂。
成公英在漆縣趕上韓遂,韓遂無法阻止那八萬人口的東遷,但最擔心鐘繇下一步會對大桑圈人口下手。
當前無法猜測鐘繇和其三千步騎是否會在三輔永久待下去,以及何時討張魯。
韓遂和成公英商定為安全起見,也為避免與鐘繇發生當麵爭吵,立刻將征西將軍府和軍師府遷往陳倉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