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燒當羌保衛鹽湖,侍衛隊血染沙場(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5809 字 10個月前

按尉遲鐵的建議,從韓仁軍中選出三百名強壯羌兵,換上死傷的鐵騎兵身上鎧甲和戰馬鎧甲等裝備。

尉遲鐵稍加訓練,命混合在鐵騎隊伍中充數。有鐵騎鎧甲在身,羌兵隻須亂刺敵兵,無須擔心被刺死。

眾將讚許此法甚妙,韓仁命校尉那具緊隨鐵騎兵,看到鐵騎兵倒下後,就要有羌兵去把死傷者拖到陣後去卸下其鎧甲,穿上返身再參戰,這樣就始終保持七百五十名鐵騎兵在戰場上。

此法一公布,羌兵熱情很高,都想試試穿鎧甲當回鐵騎兵,感受一下刀槍不入。

校尉那具怕屬下臨陣搶奪鎧甲,選出三百人為優先者,而且最近倒地鐵騎兵者才有權下馬去換裝,一旦有人搶到手,其它人不得去奪。

韓遂擔心東亮頂不住,命放火燒了大營,全軍向發羌主力大營夜行。傷兵騎馬隨後軍。

走了三十裡,聽到前方馬蹄聲。韓遂命韓仁帶四千羌騎先上,其它騎兵下馬休息。

很快,韓仁和其屬下校尉東伏、麻蓋與發羌回救山口的主力接仗。當夜雲層很濃,浮雲遮月,夜色裡雙方都看不清對方,一陣混戰後,發羌軍後撤五裡紮營過夜。

韓遂軍也就地紮營。

次日早晨,發羌大營後麵喊殺聲四起,必是東亮尾隨而來,韓遂命全軍衝鋒。

發羌主力分成東、西兩軍,分頭抵抗。

鐵騎在中部,尉遲鐵殺得性起,混身被噴著敵兵的血。

半個時辰,鐵騎從陣中間硬撕開一缺口,校尉那具跟進,將發羌西軍從中間分割開。

不一會,發羌西軍失去鬥誌,向東潰去。

韓遂等在後掩殺,與東亮夾擊下,發羌全軍瓦解,到處是死、傷、降、逃之兵。

東亮之前下令不收降將,全部殺光。

大戰結束,打掃戰場,找到發羌首領迷單和其長子迷度、次子迷元的屍體。

發羌主力軍原來共約有五萬五千騎,前幾仗死傷約五千,燒當羌隻收降二萬發羌健壯兵,其餘全部被殺。繳獲十萬匹馬等。

東亮軍原有五萬三千多騎,幾仗加起來,東亮軍共死一萬,傷八千,納入降兵,待部分傷兵恢複,下年可達約六萬騎。

韓仁軍死二千,傷一千,帶來的一萬羌兵隻剩四千人無傷;鐵騎原兵死三百,傷一百,帶來的七百五十名鐵騎兵隻剩五十人無傷。侍衛隊未上陣,無死傷。

由於發羌兵到涼州和三輔不適,東亮同意長離川用六千少年換取燒當羌普騎六千人,以儘快恢複韓仁軍戰力。五千少年數年後才能長大,東亮軍下年可保持五萬四千騎。

東亮又用好馬補給韓遂軍,再另送長離川二萬匹馬。

眾人料定此役徹底打垮了發羌,韓遂向東亮提議不要停下,趁勝向發羌腹地進軍,發羌主力已儘失,必無大的抵抗,迅速攻占發羌格爾木大本營,打通到西域的西羌貿易通道。

東亮采納,派後都尉東淵帶二千五百精騎和二千五百普騎休整數日,準備帶足糧草和馬匹遠征發羌領地。

東亮在山口紮營,留下東都尉東丹和一萬普騎鎮守,帶眾將士返回赤嶺大本營。

韓遂命韓仁和尉遲鐵帶上傷兵和死去的侍衛隊引弓門客屍體先返回,自己留下再幫東亮幾日,以穩住大局。引弓門客屍體將和以前戰死的同伴葬在一起。

數日後發羌貿易管家滇戚前來見東亮求和。前管家滇珀已亡,滇珀子滇戚接替父親的職位。

韓家曾和滇戚有貿易往來,買過發羌的蕨麻人參果和黃染料。

韓遂見過滇戚,和東亮商議後決定扶持滇戚為發羌羌王,收攏各帳落,改為燒當羌的一個附屬大部落,可保留不超過五千人的軍隊,負責保護西羌貿易通道。

滇戚答應。

東亮急派飛騎去叫停後都尉東淵,等待滇戚到山口大營後一同前往格爾木,由東淵扶持滇戚繼承發羌羌王王位。

一切安排穩妥後,韓遂帶著侍衛隊返回祖厲縣,見尉遲延嘉管教兵馬有方,允諾提拔裨將軍尉遲延嘉為偏將軍。邯鄲泉、邯鄲啟兄弟二人帶著十名骨乾羌將已到達。

見尚不到既定的攻張猛的日期,韓遂暫回陳倉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