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合昌林成為了葉安最有力的說客,他遊走於各部之間,沒有那麼多的花言巧語,有的隻是最簡單的闡述利害。
一群頭人和長老不知該說什麼,子合昌林所說的無疑是事實,但終究有人站出來質疑他的話:“投靠宋人便能善終?我等何不坐看宋與黨項之爭?”
“愚蠢!”
子合昌林大聲嗬斥山牢部的新頭人:“既然選擇歸附大宋,若是不同大宋站在一起,最後便是宋人勝了又有給我西羌人帶來何等好處?隻會覺得我西羌人首鼠兩端,乃不可信之人!咱們西羌尚且不容此等人物,何況是大宋呼?!若是黨項人勝了,那我等之下場又該如何?爾等莫不真的認為黨項人可善待我等?彆忘了咱們還在環州,這裡是大宋的環州!若黨項人心滿意足得其所需的退走,我等又該如何?舍棄故土同黨項人一起離開?!”
不得不說子合昌林的遊說極有煽動性,邏輯清晰不說,且把其中的利害剖析的清楚至極,幾乎沒人能反駁他的話。
僅僅一夜之間,西羌人各部便又重回了大宋的懷抱,各部頭人也紛紛趕到了葉安的帥帳,請求葉安庇佑他們。
這場麵是連周文質也沒有想到的,葉安並沒有因為西羌人的反複而心生怨恨,而是大度的原諒他們之前首鼠兩端的行徑。
“諸位既然請願,本侯自然不會對我大宋百姓置之不理,至於如何施救爾等,本侯已有穩妥之計!但還需各部謹遵調度,不得推諉推卸,更不可陽奉陰違!”
諸部頭人互相對視一眼,齊齊拜下:“我等謹遵葉侯調遣!”
李明德比沒有讓大軍立刻進攻,看著眼前深邃的峽穀,戰場上的敏感讓他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在等待步跋子的到來,步卒的速度比騎兵要慢許多,但他們才是最擅長進攻青崗峽的力量。
李德明甚至認為黨項大軍的到來已經震懾了宋軍,黨項可不是西羌,雖然表麵上還沒立國,但他已經獲得遼朝分封的大夏國王之稱號。
宋人輕易不會得罪黨項,在兵甲上也是不願與之抗衡,現在五千黨項精銳枕戈待旦於青崗峽,裡麵的宋軍難道不知自己所麵對的是什麼嗎?
打馬緩緩靠近葫蘆口,李德明瞧見了葉安命人修建的城牆,心中頓時有了怒氣,這是在築城啊!也是在向自己宣誓西羌人的歸屬!
李德明從來就沒想過西羌人會真的歸附大宋,就算是歸附也該歸附於自己才是!在他看來宋人壓榨了西羌人,但自己還沒壓榨過嘞!
再說西羌人同屬一脈,若是青崗峽的西羌人歸附大宋,那甘涼二州的西羌人又該如何?是否也忠心耿耿的為大宋效力?那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一幕。
“派人告訴宋軍,就說我黨項引兵至此隻為討伐西羌,並非與大宋為敵!”
李德明忽然有了計策,轉身對打量宋軍防禦的嵬名山遇下令,若是宋軍撤走,那西羌人與宋國必定齟齬,若宋軍固守,那黨項便有了出兵的理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