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朝堂起波瀾(2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504 字 11個月前

一想到劉娥對葉安的重視,以她的脾氣居然能夠允許葉安在她麵前掛冠而去,之後再此重用他,這已經不是肚量的問題,而是葉安的才學真的對天家極為重要,說到底劉娥是不得已而為之。

王欽若不認為三司新建的官署衙門“錢絹司”是劉娥的想法,跟不覺得這事與葉安沒有關係,尤其是夏竦這段時間入宮的次數越來越多,前往雲中郡侯府的次數也愈發頻繁。

這個錢絹司就是個巨大的“長生庫”,做的也是之前大相國寺長生錢,福壽錢之流的放貸之事,隻不過利錢較低,還是以天家的內庫作為儲備。

錢絹司的出現使得王欽若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利弊,好處自然是能夠使得百姓以低息借道錢財暫度難關,隻要放貸的量足夠大,內庫就能獲得相當可觀的利錢,誰敢不還天家的錢財呢?但壞處也很明顯,這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隻出不進,回本更是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王欽若從從中看到了葉安的影子,雖然是夏竦主持此事,但無論是放貸的規矩,還是分期還錢的規矩都與葉安當初壓垮大相國寺的手段如出一轍。

若說背後沒有葉安的影子打死王欽若也不相信,現在的葉安在東京城中已經是尾大不掉的存在,以後想要動他便是要與整個普惠商號為敵。

這其中不光牽扯到了曹家和李家,更是有無數為普惠商號供貨的商人,一旦普惠商號有所問題,這些大量出貨的商人都要跟著倒黴,而這些商人的背後有幾個不是權貴豪門?!

葉安在用一張看不見的大網把所有人籠罩在其中,越是往下想王欽若便越是覺得脖後梗發涼,他一輩子精於算計和謀劃,但卻也從未見識過這樣的場麵。

若是真如自己猜測這般,那他葉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謀劃的?!

也不知為何,葉安對自己一項是充滿敵意的,這一點王欽若想破腦袋也明白,畢竟自己與他的交集不多啊!即便是當初在大朝會上與他發生過齟齬,也不至於到現在這種地步。

王家的產業被普惠商號圍剿的所剩無幾,還剩下的幾個鋪麵都是麵前維係,原本賺錢的買賣幾乎是摧枯拉朽關張了。

而更讓王欽若不安的是葉安太過年輕了,雖然官職和封爵都不高,甚至是被劉娥刻意壓製的,但他與官家的關係……滿朝皆知!

這是一般朝臣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即便是深的官家信任的翰林侍讀學士晏殊在葉安麵前也是不夠看的。

晏殊是在陪官家讀書,而葉安是在為官家講學,二者之間有著極大的區彆,王欽若自己拉攏過晏殊,但卻沒有成功,更加可氣的是晏殊雖然反對葉安給官家授以帝王之道,但卻對葉安的格物之學頗感興趣。

現在的王欽若就想著如何打擊葉安,他在朝中的實力雖然渺小,但日後一定會成為自己動不得的存在,依葉安的作風若是自己不先下手為強,那必定會後下手遭殃。

在王欽若看來,葉安現在已經開始對他充滿敵意了,雖然他自己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