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朝中“老司機”(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82 字 11個月前

不少人都覺得葉安瘋了,這個大宋的少年侯爺年輕有為,又是官家的侍讀學士,深得天下的信任與恩寵,所有人都覺得葉安的未來鐵定是平步青雲,誰知他卻會在這種時候說出這樣的話來,得罪劉娥不是得不償失,而是自尋死路啊!

範仲淹驚訝的回首看向葉安,他是抱著貶斥出外之心而上疏,就算自己失敗了,也會給朝堂以震動,也會讓群臣看到希望和決心。

隻要朝臣們一心團結,那官家親政之日就會不斷提前,這是就是範仲淹所希望的。

但他沒想到葉安居然會是第一個站出來附和自己的,在其他朝臣膽怯懦弱的時候,這個少年侯爺挺身而出,使這平靜的朝堂再起波瀾,如同玉石橫空猛擊鼓磬。

葉安第一次發現文臣們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一樣了,那種驚詫中帶著一絲欣慰,迷茫中帶著一絲讚許的表情才真的讓葉安驚訝。

怎麼說呢?

大宋的文臣向來是眼高於頂的,他們敬佩那些寒門子弟,敬佩十年苦讀鐵硯磨穿的學子,但對葉安這種的“平步青雲”靠著敬獻祥瑞而上位的人,他們表麵讚許,內心之中卻是極其不屑的。

這也是為何夏竦有那般的能力,卻在朝堂之上屢受排擠的原因。

而葉安的直言上諫卻完全打破了朝臣們對葉安的固有印象,雖然心中有一種愣頭青的批評,但也有一種少年人直言不諱敢想敢說的魄力。

敢於對強權發起進攻,敢於堅持正確的事情,敢於得罪天下權利最大的人,這樣的人被他們稱之為“清流”。

葉安的行為使得他成功在朝堂上獲得了一波支持,尤其是那些年輕的清貴文官,更是對他褒讚有嘉,在心中羞愧於自己沒有開口的同時也忍不住佩服葉安的勇氣。

“葉侯所言不無道理,然官家畢竟年幼,如今剛剛大婚,正是龍魄精壯之時,為大宋江山計也該暫緩親政,待年歲漸漸長,脾性日漸沉穩,聖人傳以治國之道再行親政之舉,到那時老臣相信官家必然胸有韜略,腹有錦繡,國朝昌盛指日可待矣!”

呂夷簡這一次終於徹底的站在了劉娥這一邊,他就是個朝中的“老司機”,看準時機後便會毫不猶豫的下重注,在他看來趙禎還是太年輕了些,更為重要的是他不可能是劉娥的對手。

他的表態使得不少朝臣大驚失色,畢竟當年他也為了限製聖人權利而“立過大功”的。

劉娥為了集中手中的權利,曾經嚴令呂夷簡把她“權軍國重事”中的權字去掉,但呂夷簡據理力爭寸步不讓,著實讓朝臣們佩服。

但現在的呂相公為何會站在劉娥這邊,許多人都沒覺得劉娥有多麼的強勢,相反覺得她並沒有出彩的手段。

但所有人都能小看劉娥,呂夷簡卻不能,他深知劉娥的厲害,彆看她在珠簾之後一言不發,那很有可能是引而不發。

這個在大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女人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手段。

在這場政治投機中,呂夷簡當然選擇了有利的一方,甚至他已經知道了結果會如何,無論是出於麵子還是大義,趙禎這個剛剛大婚的官家都無法接受臨朝親政的“美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