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件事放在百姓家中,權利的過度也是需要推辭的,這才是人倫孝道。
連在百姓家都不能通過的事情,在朝堂上能通過?想想也是不可能!那自己為何要雞蛋碰石頭,為何要選擇這時候下場?還沒到時候呢!
呂夷簡看向王曾,眼神中稍顯得意,他已經站出來支持劉娥了,這時候若他王曾站出來那便是自找難看,誰不知他是擁護官家早日親政的?
若他此時站出來支持聖人,嘿嘿必定眾叛親離,數十年的清名毀於一旦!
呂夷簡反而希望王曾站出來,他這輩子最不喜王曾的便是他身上那股子酸腐之氣,既要追逐權利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又要裝作一副清高的樣子!
王曾此時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他當然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挽救這一切,在他看來範仲淹做的沒錯,隻不過太急躁且沒有形成一種大勢。
但葉安的行為他是著實沒有想到,在他看來葉安算是孤臣,但也是個極為知曉“趨吉避凶”的聰明人,以他的未來,隻需要守住眼前的東西就好,完全沒有必要卷入到範仲淹的這次上諫之中。
王曾沒有任何動作,他甚至有些惱怒於範仲淹的突然上諫,也不滿葉安的附和行為,這打破了他長遠的計劃。
眼下的朝堂上暫時沒有什麼聲音,無論是出班的範仲淹還是葉安皆是雙手相疊,躬身在藻井之下一動不動。
劉娥一直沒有發話,而禦座上的趙禎也被突如其來的上諫所驚呆,他沒想到會有人在今日的超會上提出讓自己親政,雖然這是自己心中所想,但他知道自己不能。
看著眼前出班的葉安,趙禎更加迷惑,明明是他之前讓自己不要親政的,為何葉安又要上諫?!
不可能是為了附和範仲淹,葉安從來都不是一個會因為腦袋一熱而決定某事的人,趙禎雖然帶著深深的不解,但依舊否定了範仲淹的上諫。
“朕雖大婚,然治國之道行至未半,聖人雲:治大國如烹小鮮朕並無此等能耐,眼下國朝昌盛全賴聖人所治,朕不可獨居其功!況聖人“權軍國重事”乃先帝所托,眾卿所輔,朕之親政還需推延,待朕學有所成之時必不推脫,以擔帝王之則,履天子之權!”
趙禎的話說的有理有據,並且充滿了人倫孝道,這不是微言大義,而是天子之胸懷肚量朝臣們直呼“萬歲”。
劉娥雖然一言不發,但她卻得到了最滿意的答案,此時她和王曾一樣不能表態,一旦表態她反而被動起來。
隻有在趙禎拒絕推辭之後,她才能露出欣慰的笑容,並且這早在她的預料之中。
看著殿中禦階之下的葉安,劉娥心中卻充滿了被背叛的憤怒,在這憤怒之中還夾雜著不解,這小子向來不會做出格的事,今天這是怎麼了?
劉娥和滿朝的文武一樣想不明白,葉安為何要得罪自己,為何要在如此敏感的事情上得罪自己?
就算是要把自己營造成一個孤臣的模樣,那也不該挑選自己如此在意的監國之事上諫啊!他又不是一個蠢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