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快速上手才能讓這支由廂軍組成的行軍具備戰鬥力,否則一切都是空談,他沒有時間等下去了,剿滅白蓮社乃是趙禎的旨意,經略使這個差遣也不過是臨時的,朝廷不可能讓他掌握江淮軍陣大權太久。
多年參與兵事,葉安早已名聲在外,同時他也有自己的驕傲。
範仲淹並不明白這些,他隻是覺得葉安精簡廂軍的想法是好的,隻要稍有成效便比原先尾大不掉的模樣要好的多。
畢竟是廂軍,再壞能壞到哪去?
隨著兩人定下改編的策略,江淮各州府廂軍的改變正式開始,但所有的前提必須是向朝廷要錢,隻有錢款到位了,才能將老弱病殘的廂軍猜測掉。
沒錢,沒地,沒農具,沒良種,光憑一張嘴是不肯讓這些廂軍相信朝廷是在為他們著想,葉安的餅花的很大,朝中多少人準備看他的笑話。
撥款是三司的事情,但通過葉安與範仲淹聯名的奏疏卻是中書與趙禎的事情。
趙禎在看到葉安的詳細計劃書後很是興奮,在他看來如果能把江淮的廂軍裁撤掉,那大宋其他州府的廂軍便也能裁撤,至於能否成功,趙禎非常看好葉安,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先生幾乎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但中書省的態度便模棱兩可了,李迪盛讚葉安的計劃,在他看來若是能有一支開墾荒地的農墾大軍,那可比一支靠著朝廷養著半死不活的廂軍要強得多。
至於張士遜,這貨則是非常憤恨葉安的奏疏,但又找不到可以抨擊的地方,但不能否定卻能惡心葉安,他可以在政務上進行阻撓,耽擱辦理事宜。
有些人讓他做出成績很難,但讓他壞人好事那便是簡單的多了,隻可惜張士遜並非是個聰明之人,連害人都不會害,單單依靠一個拖字訣來阻撓葉安的江淮廂軍改革。
葉安是什麼人?他早已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朝臣,更不是百官所熟知的官家幸臣,他在朝中已經有了自己的利益集團,無論曹家還是李家都會有意無意的給葉安提供情報。
張士遜這種小動作,實在是難登大雅,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在針對葉安,甚至連李迪在私下裡都在勸他早早批複,此乃官家之意莫要拖延。
但張士遜卻不這麼看,如果說一開始他與葉安的矛盾還僅僅是在利東糧鋪那件事上,現在在他的眼中葉安便是讓他出醜難堪的人。
本來他就忌憚年輕後輩中的佼佼者,相比宋綬,葉安對他來說威脅更大,因為這個年輕的雲中郡侯越做出讓人側目的政績,他這個垂垂老矣的中書門下平章事便越顯無能!
但有些事情並不是張士遜能夠左右的,許多人在暗中伺機而動,等的就是張士遜犯錯,等的就是他毫無建樹,打壓年輕後輩並不能給他帶來任何改善,相反還會落人把柄。
官場上某位算無遺策的老狐狸永遠都在等待機會,但卻沒想到有一天機會居然送上門來。
就在張士遜打算用“拖延戰術”報複葉安時,一封神秘的信箋卻送到了遠在澶州的呂夷簡府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