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李元昊的野心(1 / 2)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 3612 字 11個月前

敷川城最終被攻陷了,而守將劉馳率殘部突圍,拋棄城中百姓南逃至會川城。

敷川城的百姓則被黨項的遊騎驅趕到會川城外,密密麻麻的災民如同潮水般的湧向會川城,這裡是會州的州治所在,城池高大堅固,想要攻伐黨項人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

李元昊並沒有攻擊會川城的打算,之所以驅趕敷川城的百姓至此為的也是阻擋會川城的守軍與其他州府援軍彙合阻擊黨項大軍的退路。

沒錯,李元昊這麼做就是在為黨項的劫掠與撤退爭取更多的時間,黨項大軍的根本目的便是將敷川城劫掠一空後大勝而歸。

這是在樹立自己的威望,亦是在打擊大宋的威儀,彆的地方李元昊無所謂,但他必須要讓黨項諸部知曉,隻有在自己的帶領下才完全有能力對大宋進行大規模的劫掠。

同時讓黨項的所有人知道,南麵的這位強者並非不能戰勝!

這場戰役已經結束,在大宋的援軍到來前便在黨項的大勝下結束,在此情況下各路援軍沒有朝廷的軍令亦是不敢追擊。

消息傳回東京城滿朝震驚,趙禎大怒下嚴旨斥責懷德軍都指揮使劉馳,作為敷川城的守將他必須堅持到各路援軍抵達,在趙禎看來敷川城完全有能力拖住黨項大軍的攻伐,以至各路援軍抵達。

在戰爭開始的時候趙禎便得到了來自皇城司的精準消息,速度之快甚至在傳訊急腳遞抵達後的半個時辰葉安便將柳永收集到的消息儘數擺在了禦案上。

同時趙禎下旨將他所得到的消息同時送到兩府,中書省與樞密院是大宋的行政中樞與軍事中樞,經過兩府的建議以及趙禎自己的判斷這才決定,調動會州周邊的軍隊對敷川城進行支援。

這不光是對會州的支援,更是對李元昊大軍的圍剿!

趙禎年輕熱血,在他看來雖然李元昊的襲擊迅猛,接連拔掉了敷川城外的五座堡寨,但敷川城易守難攻,邊州城池往往都是最堅固的,何況敷川城這種麵臨黨項南侵所在的。

但有一件事他不知道,敷川城太過依靠柔猿山附近的堡寨了,所以城防懈怠,可以說沒人會想到敷川城會是黨項人襲擊的目標。

至於州治所在的會川城則是收縮兵力極力守住城池,並沒有派出軍隊馳援敷川城,知州王昌擔心李元昊圍點打援,不敢出兵。

這完全破壞了趙禎的計劃,他想要讓敷川城與會川城拖住黨項大軍,並讓各路大軍對黨項人形成包圍之勢。

隻可惜遠在東京城的大宋官家能想到的,李元昊這個從小跟隨父親,十幾歲便已經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黨項首領,怎麼會連兵家最大的忌諱都不懂?

在戰爭的節奏上他有著天然的敏感性,或許這就是天賦。

相比在深宮中成長起來的趙禎,李元昊在戰場的指揮上遊刃有餘,並且能在第一時間了解戰場的變化,而大宋卻不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