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將軍們不敢隨意變通,不敢違背任何來自中央的軍令,不敢隨機應變,因為任何一點的不服從都將承擔巨大的責任與風險。
結果不言而喻,李元昊帶著自己的軍隊在會州閃轉騰挪,劫掠並沒有因敷川城的大勝而結束,整個會州很大,但隻有敷川城以及會川城兩座大城,除了那些堡寨外,便隻有大大小小的村莊和鎮子。
小一點的縣城連城牆都是隻有一人高的所在,會州安穩的時間太長了,以至於沒人重視到會州的防禦。
“如果我是李元昊也會選擇南侵會州,之所以一點征兆都沒有定然是發現了山中小徑得以穿行,這本就是會州守軍失察之處,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被人偷襲,還有什麼好指摘的?”
葉安看了王昌的請罪奏疏,隻口不提自己的過錯,反而將黨項人的進攻歸咎於其發現了柔猿山的隱秘小道,並且還說自己固守不戰乃是為了會川城數萬百姓著想。
柳永微微皺眉道:“懷德軍戰力孱弱,或許王昌認為會川城馳援敷川城也沒有多大作用……”
“錯!大錯特錯!如若王昌竭儘全力馳援,你覺得敷川城會丟的這麼快嗎?好歹也邊州重鎮,敷川城的城牆是夯土不假,可城中卻有足足五千可戰之兵,李元昊就算數萬大軍又如何?又不可能一下全都派到城牆上作戰,隻要拖延住,劉馳也根本不會在短短三日內棄城而逃!屆時各路援軍以至,你覺得李元昊還會拚死攻城?”
葉安失望的放下手中的奏疏,瞧見柳永的滿臉愕然長歎一聲:“說到底還是心中的那股膽怯戰勝了一切,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隻要等堅持到安化軍抵達,這場戰爭便會迎來轉折點,但可惜,一個是目光短淺之輩,一個是貪生怕死之徒,錯失良機!若是折惟忠坐鎮會州,怕是各路大軍已將李元昊包圍,就算不戰也會迫使他撤兵回師以免後路斷絕。”
柳永震驚的看向葉安,戰場上的事態被他分析的如此透徹,聽他這麼一說好似官家與樞密院的想法早已被他揣摩的通透。
“學士既然知曉,為何當初不上奏朝廷?”
葉安嘿嘿一笑:“我又不是朝中的將軍,亦不是樞密院的官員,越俎代庖隻會讓人詬病,但現在卻是不說不行了,眼下的李元昊可能要撤軍了,但就算如此亦要小心其出其不意的襲擊,此人多謀善斷,可不是個好相與之輩!”
說完葉安便提筆在公案上寫劄子,柳永在邊上為其研墨,同時又在看劄子中的內容,在這一點上葉安毫無避諱。
李元昊心中所想葉安很清楚,他要通過對大宋的戰爭來劫掠財富,同時也在黨項建立起自己的威望。
自從李德明去世李元昊接班以來,黨項部族中對他不滿的聲音可不少,但他卻不斷采用強硬的手段來鎮壓,這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現在大宋便是他的一塊跳板。
隻要能帶領黨項人過上好日子,並且重重的抽上大宋一巴掌,那黨項人必定擁戴其為黨項的王,這是在整合黨項的力量,也是在為他自己登基稱帝打基礎啊!
如果可能,葉安甚至想要親自去一趟會州,若能打擊李元昊的威信,這無疑比什麼都強,可惜段時間內無論是朝廷還是趙禎都不會給他再次領兵的機會。
大宋對武將的管製很嚴,葉安這種名聲在外的文資就更難統兵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