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說人跟人的悲喜無法相通。
前來拜訪的兩位院士跟徐大江打死都想不通,為什麼解決了這樣一個世界性的命題,喬澤反而會不太開心。
哪怕對方是個天才,三人能接受的上限也就是不興奮,但不該有遺憾。
更彆提接下來喬澤並不是無所事事,他所構想的大統一理論還有待研究。
總之辦公室裡的氣氛很奇怪。
很明顯徐大江都還沒整理好情緒,甚至用上了探詢的語氣。
對於張明睿跟周良來說,這是問題嗎?
成功解決了楊米爾斯質量問題,意味著喬澤證明了在四維時空中存在一組使得楊米爾斯場論的標誌性特征存在的解,而且這組解還滿足質量存在的條件。
根據燕北大學那邊給的情報,喬澤還不止做到這一步,他甚至給出了楊米爾斯場為何一些基本粒子具有質量缺失特性的解釋,並給出了驗證的物理方法。
真不是張明睿、周良看不起西工大數學院。
就這樣一篇論文,不召開報告會,學校找的出有資格主持這場博士畢業答辯的導師嗎?甚至學校組織的答辯團隊有資格評價這篇論文是否正確嗎?
彆說西林工大了,全世界也找不出幾個有資格同時還有能力審核這篇論文的。
僅有那麼幾位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的大佬們,現在大概都還在研究喬澤提出的新代數結構。
所以徐大江是怎麼有臉問出那句話的?
但讓兩人詫異的是,喬澤還真就很認真的思考了片刻說道:“簡單些,就正常答辯好了。”
上次的報告會規模很大,也很熱鬨,但給喬澤的觀感並不算好。
人多且吵鬨,沒什麼意思。
至於所謂學界的認可,喬澤也並不看重。
報告會上絕大部分人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超螺旋空間代數的推導思路,當加入了超越幾何理論,會更為晦澀,何苦為難大家?
但終究還是有人著急了。
“等等,喬澤,我聽說你的博士畢業論文課題是楊米爾斯場質量問題吧?”張明睿瞪了徐大江一眼,衝著喬澤溫言道。
“嗯。”
“這樣的問題必須有一場世界級的報告會啊!不在報告會上把解決問題的過程闡述清楚,並接受同行的提問跟質疑,怎麼得到學界的認可?”張明睿苦口婆心道。
“可我為什麼需要學界的認可?又或者說誰能代表學界?”喬澤反問了句。
“額?這……”張明睿愣了愣,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反駁。
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呀。
解決了一個難題,會迫不及待的公布,然後挑選一個好日子,跟全世界的數學家交流,並爭取到認可。
許多特立獨行的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都是如此。
哪怕可以不要獎金,不要獎章,但一個命題跟自己的定理被大家所認可,不正是理論數學家所追求的嗎?
“學界當然指的是絕大多數學者的統一認知……喬澤,我知道你是驕傲的,但這個認可並不是那種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滿意,而是大家能接受你提出的定理,並認定這些定理是正確的。
我知道你的思維模式裡可能不在乎名利這種東西,但這種認可意味著你的學術思想能夠廣泛傳播,並推動世界文明在相關問題上的認知向前進步。畢竟這也是你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對吧?”
周良在一旁接過了張明睿的話頭,開口補充道。
喬澤搖了搖頭,道:“數學表達依托於量子色動力學,論文裡給出了驗證方法。”
好家夥……
但這似乎的確是個辦法……
……
“伱們來有什麼事?”喬澤一句話,還是把話題拉了回來。
想到繼續勸解大概又屬於無效溝通的範疇,張明睿跟周良對了個眼神,決定暫時放棄。
如果能先看看喬澤的論文就好了。
不過問題也不大。
即便喬澤懶得舉辦報告會,博士論文答辯的過場還是要走的。
總需要有人先幫著審審。
“是這樣的,喬澤,兩位院士昨天的想法跟你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專門來討論一下,就是做一份期刊……”徐大江壓下心頭的情緒,將昨天張明睿跟周良的意思完整的表述了一遍。
其實昨天晚上他就給喬澤發過消息。
把兩位院士的意思跟學校的想法,都在微信裡說得清清楚楚了。
再過一遍無非是要照顧張明睿跟周良的麵子。
雖然徐大江百無畏懼,但也不想被這樣兩位大佬給記恨上了。
怕喬澤覺得煩,所以徐大江語速很快,而且總結得很精煉,三言兩語便把張明睿跟周良的想法說得清清楚楚。
徐大江話音剛落,喬澤便點了點頭道:“可以。”
昨天喬澤收到徐大江發來的信息後,他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然後發現這的確是個很好的主意。
倒不是喬澤也想跟西方搶話語權。
隻要是新的代數形式,就會有相應新的數學概念。
比如超螺旋空間代數中的螺旋數域,其中數值以螺旋形式存在於空間中。這個數域的基本單位是超越幾何學中的“空間螺旋”,它沿著虛數螺旋軸延伸。
在這類數域中,其運算法則受到螺旋路徑的影響,比如當兩個螺旋數相乘時,其路徑會在空間中形成一對新的螺旋,以決定結果的虛數部分和實數部分。
同樣在超越幾何學中也有一個異度異維幾何的概念,在異度異維幾何中,空間的維度不僅限於整數,還可以涉及超越維度,其中超越維度的存在由螺旋路徑的特殊性質引導。
這就導致了異度異維幾何中的對象可能同時具有整數維度和超越維度。比如一條曲線可能在整數維度上是一維的,但在超越維度上展現出某種螺旋性質,但這隻是最簡單的情況。
還有更複雜的情況是,在異度跟異維兩種不同的結構上,幾何結構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理特性。
這也是質量缺口可調的理論基礎。
具體展現哪種螺旋性質,又由螺旋數域的計算規則來決定。
看,就這兩個新代數跟新幾何的最基本概念就出現了一堆的新名詞。
螺旋數域、異度異維幾何、空間螺旋、螺旋軸、螺旋路徑、超越維度……等等。
這些新名詞還涉及到新的單位。
比如螺旋數域中,基本單位是一種稱為“旋轉位標”的特殊數值,表達式為:[ s = r \cdot e^{iheta}]。
涉及到實數部,虛數螺旋軸上的角度,跟虛數部。
至於超越幾何學中最基本的單位超越元素就更複雜了。
既包含了最重要的特點超越性質,還有非歐幾何性質,同時還具備動態演變的功能,以及跟跟超螺旋空間代數的關聯。
因為它們可能沿著超越路徑移動,形成特殊的幾何演變過程,所以構造出了一批具備特殊意義的函數跟超越曲線。
比如一個最基本的超越元素( T ),其表達形式是( T = t0 + t1 \cdot e^{iheta}),其中( t0 )和( t1 )是實部和虛部,而( e^{iheta})描述了超越路徑的方向。
這些開創性的概念跟單位同時又是相互關聯的,是真心很難給出完美且合適的翻譯。
尤其是其中的異構異維,這個複雜的基本概念喬澤到現在都還沒想好該怎麼翻譯成對應的英文。
難道直接寫成Heterogeneous dimensionality?
以上可以理解為異構維度,但這跟該概念本身所想要表達的那種維度構造對應關係完全不同。甚至還不如魯棒性這種不倫不類的音譯翻譯。
更彆提把所有這些都翻譯成英語係學者能快速明白的概念了。
但如果現在能有自己的期刊,對於喬澤來說可以說省事了許多。
他不需要去思考怎麼把這些證明楊米爾斯質量問題必須用到的新概念去翻譯成英文了。
甚至答辯都可以直接用中文版的。
等論文發到期刊上後,自然有其他人會去幫他操這個心,把這些抽象的概念都翻譯得妥妥帖帖。
天才橫溢的家夥們多少是有些強迫症的,又或者說偏執。
喬澤自然也不能免俗。他就真已經被異度異維幾何這個超越幾何學名詞該如何翻譯成英文,思考許多天了。似乎除了音譯之外,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但喬澤又一直認為音譯就沒了數學上的美感。打心底無法容忍自己給出如此沒品的翻譯,所以不如交給彆人去做這些事。英語母語的國家說不定能找到更生僻的詞彙來描述這一美妙的動態數學結構。
好在要真正理解他的論文才需要去認真的研讀論文,並弄懂每個概念。如果隻是驗證的話,隻需要總結出方程解的規律就夠了。
……
聽到喬澤首肯了兩人想法,倒是讓張明睿跟周良沒什麼意外。
這年輕人的成果連報告會都可以不開,大概更不會在乎未來把論文發到哪裡。
不管是《數學年刊,又或者他們構思中的《數理新發現不過都是一個載體而已。兩人懷疑這對於喬澤來說其實沒什麼區彆。人隻要真不在乎外界對他的議論跟看法,且身處有法律保障的國家跟地區,是真能做到圈內無敵。
如果這人還有著對於這個圈子極為重要且不可取代的價值,理論上是真能為所欲為。
毫無疑問,喬澤把這些要素全占了。
“期刊名可以用《數理新發現,由西林數學研究所出版,科學院數理學部可以成為期刊指導單位,但我的導師李建高教授明年的增補時成為數理學部的一員。”
首肯了兩人的建議後,喬澤也開出了條件。
如同往常一般簡單直接,然後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