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昨天徐大江提出的條件差不多,兩人也差不多認可了。
沒辦法,這份還在籌劃中的期刊本就是建立在喬澤開創的新學說基礎之上。
從這一點上說,他們能談的條件不多。
申請期刊刊號雖然麻煩,但有西林工大出麵,也能申請下來。
見兩位院士首肯了他的建議,喬澤繼續說道:“另外網站上的電子刊先隻發中文版。如果其他國家學者需要研究論文,自行翻譯成其他語言版本。等年底再出雙語刊。”
“等等,電子刊不出英文版?為什麼?”張明睿有些懵。
這可跟他計劃不同。
沒有英文版,怎麼快速在全世界打響名氣?
最重要的是,這完全沒有道理。
以喬澤的英語寫作能力,全英語的論文肯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在《數學年刊上發表的論文早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哪怕喬澤懶得寫英文版,華科院也有足夠專業的人才翻譯並潤色論文。
即便張明睿野心再大,也完全沒想過中文論文能在近些年內成為國際學界成為主流。
學術界已經功成名就的大佬們大都年紀已經五十往上走了,四十多歲都算年輕人了,早已經過了能快速掌握一門外語的年紀。
跟世界主流的表音文字不同,華夏文字屬於用一定體係的象征性符號表示語義的表意文字。
簡單來說就是這玩意對於沒有語言天賦且已經過了最佳語言鍛煉年紀的人來說,這種語言體係想從頭學起是真難。
偏偏學術性論文需要的專業詞彙很多,許多詞彙還很生僻。想要準確的翻譯,不但需要語言天賦,還要懂得相關的專業術語。就好像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專業詞彙,還有專門的學術詞典。
所以張明睿是真想不通喬澤為什麼會提出這個要求。
這是不想自己的論文快速在學界傳播麼?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很簡單。
“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涉及到之前從未出現過的新專業詞彙跟概念太多,英語沒有對照的翻譯,需要造詞。電子版隻有中文版本,可以幫助英語係國家學者去自行給出他們所能理解的翻譯。等到年底出英文版,就能直接選用他們的翻譯。”
想了想,喬澤又補充道:“如果他們需要的話。”
“那……在期刊出版之前,國際版的網站上都不更新嗎?”
“可以把標題跟摘要寫成英文,論文主體依然是中文。”
“這……”
“你們的計劃中,打基礎的前幾年並不寄希望能有多少國外學者投來的文章。那麼一、兩年後,超螺旋空間代數跟超越幾何學如果被接受了,肯定已經有了相對完整的專業詞彙庫,到時候就能接受中、英雙語的論文,對期刊的推廣沒什麼影響。”
喬澤給出了進一步的解釋。
理論上似乎的確沒毛病。
但張明睿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這樣前期很難被認可啊。”
“需要被認可嗎?”
這對話好像有些熟,怎麼突然又繞回來了?
“就這樣吧。我早上需要把論文整理出來。我想過了,如果轉化成英語論文,可能還要花費一些時間,但如果是中文論文,我今天就能提交給導師了。”
喬澤直接下了逐客令。
他是真不想去一個個解釋那些專業名詞的概念,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辦。
喬澤相信如果西方學界真的重視他的理論,自然會找到合適的譯者去對論文進行全文翻譯。
如果不重視的話,他也沒什麼損失。
換了半年前,他大概還不會這麼懶,即便為了克雷研究所開出的百萬美元獎金,他也會選擇先把英文版本寫出來。但自從他不缺錢後,拿獎金的心思也淡了。
路秀秀現在根本不缺錢花,至於他自己都還沒到用錢的時候。在西林工大這段時間,他根本找不到用錢的機會。
真要用錢的時候,那百萬美金也沒什麼大用,很雞肋。
反正終歸是屬於他的,彆人也拿不走。
而且哪怕西方學術界始終不認可喬澤也無所謂,不會耽誤他的項目研究進度。更彆提對於物理驗證來說,華夏的物理學家也不是做不了。
能進入的華人物理學家不少,總有能驗證的。
退一萬步說,即便不允許進行驗證也沒關係。
華夏自己的對撞機“超級陶粲裝置”也差不多該試運行了,用來驗證他的理論也足夠了。
無非就是前期積攢的數據太少了,想要找到規律需要的時間長了些,可能要浪費些能源而已。
所以在喬澤看來習慣於使用英語的所謂世界主流學界是否認可,真沒有兩位院士想象中那麼重要,甚至完全沒必要在乎。
大不了自己先玩著,反正他對於所謂學術交流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強烈。
……
“難怪喬澤不想做報告,他甚至不願意把成果寫成一篇英語論文。”
走出三層小樓後,張明睿神色複雜的回頭看了一眼三樓半開的小窗,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這次心情依然很複雜,但跟昨天又不太一樣。
“可能主要還是上次報告會的確沒辦好,我得做檢討。”徐大江陪著笑說道。
總不能讓喬澤擔責。
這種鍋徐大江還是願意背的。
張明睿收回目光,瞥了徐大江一眼,沉聲道:“徐院長,喬澤可以任性,你們可不能任性啊。報告會可以不開,但博士論文答辯請哪些教授來,你們還是得幫喬澤好好把把關。”
“那是,那是……就是如果答辯用中文論文的話……”
“我們會在科學院幫你們找專業的同聲翻譯。”周良知道徐大江要說什麼,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感謝科學院的支持。”徐大江陪著笑臉說道。
不錯,又能省下一筆。
說起來能夠應付這種學術會議的專業同聲翻譯可不好請。
錢是一方麵,關鍵是這種人才太稀有了,給錢也不一定能請的到。
“你也勸勸喬澤,彆那麼執拗。起步階段,如果能得到更多學者的認可,對他也有好處。跟外界關係好些,也更容易拿到本來就該屬於他的獎項。”張明睿提點了句。
“哎……”
徐大江長歎了口氣道:“不瞞兩位院士,我不是沒勸過啊!我也想喬澤能把阿貝爾、菲爾茲、沃爾夫這些獎項都拿了,最好能直接拿個大滿貫。但喬澤看法不同啊。以前他還想拿獎,但現在他好像對這些興趣真不大。”
“哦?為什麼?”周良問了句。
“不知道,他沒說過,反正並不熱心。我總感覺喬澤除了想讓我們李教授能儘快成為院士外,對其他的榮譽都不太上心。可能他思考的東西跟我們不一樣吧。”
徐大江攤了攤手,無奈狀。
“彆自恃身份,多跟那個小蘇聊聊嘛,側麵了解喬澤的心理狀態。”張明睿提點了句。
“對對,您說的對!”徐大江笑著點了點頭,根本懶得辯解了。
他啥時候自恃身份過?
跟蘇沐橙聊的不少了,但在小蘇同學的想法裡,思路更激進。
“徐院長,有沒有一種可能,喬哥對這些不感興趣,是因為這些東西本身就配不上喬哥呢?這麼想是不是覺得獎不獎什麼的,其實並不重要了?”
不過這些話,他是不會跟兩位院士說的。
沒必要。
……
伴隨著兩位院士回京,喬澤博士畢業論文已經完成的消息也傳開了。
對此,華夏學界許多人甚至沒有感覺到震驚……
大概是習慣了。
其中有部分功勞屬於李建高,是他一直在跟身邊那些教授科普,喬澤思考這個問題已經很久了,很多年了,所以現在能做出來並不奇怪。
接受了喬澤的確有著遠超天才的數學天賦之後,也是能理解的。
畢竟人家天才不過是小學的時候開始學微積分,而他在小學的時候已經開始思考李群。
大家都在等著這篇博士論文最終定稿。
能儘快看到喬澤的這篇論文。
隻有李建高看著喬澤裝訂好專門給他送來的畢業論文時隻覺得頭大。
雖然從招了喬澤進入師門,聽著喬澤確定了畢業選題之後,他就知道這一天必然會到來。
隻是太快了,還沒做好準備。
“其實不用走這個過場,你這論文我看不懂。”
隻有兩個人,作為導師,李建高一如既往的實在,看著手中這起碼有六十多頁的論文,他甚至不想翻開。
“沒事,李叔,導師學術評語已經寫好了,在後麵。”,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