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政治正確的奧斯卡(1 / 2)

中國體育人 過關斬將 6405 字 8個月前

新聯盟將進行選秀的事情基本敲定了,各支球隊對此都沒有什麼異議,對於球隊來說,實行選秀製度也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讓他們收獲到優秀的年輕球員。

而此時,陳強也收到了《米尼弗夫人》第一筆的票房分賬。

在整個北美地區,《米尼弗夫人》獲得了538.8萬美金的票房,放在現在的話並不算多,但是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很恐怖的數據,畢竟在那個時代,美國一張電影票隻要20美分,想要賣出500萬票房,就意味著得賣出2500萬張電影票,考慮到當時整個美國的人口也就是1.3億,這相當於是每五個美國人,就有一個人去看了這部《米尼弗夫人》。

五個人就有一個看過的電影,自然是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力,即便是電影已經下映,有關《米尼弗夫人》的話題仍然在媒體上不斷出現。

海外方麵,在英國和英聯邦國家,《米尼弗夫人》的票房也很不錯,即便英國整日被德國轟炸,可仍然貢獻了上百萬英鎊的票房。隻不過電影的海外分成,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夠返回美國。

米高梅的高層非常後悔,當初他們害怕得罪德國人,不肯為這部電影投資,結果導致米高梅公司少賺了一大筆錢,麵對超過500萬美金的北美票房收入,米高梅公司隻能分到一點發行費,而主要的利潤都被陳強這個投資人給拿走了。

當然從戰略角度講,米高梅公司還是賺的,米高梅公司派出《米尼弗夫人》這樣一部現象級的電影,愈加坐穩了電影行業的龍頭位置,至少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好萊塢其他的電影公司是沒有辦法跟米高梅公司一較長短的。

而《米尼弗夫人》作為一部電影,所收獲的不僅僅是票房和口碑,還有獎項。幾乎所有的電影從業人士都認定,《米尼弗夫人》必然會入圍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唯一的疑問是這部電影最終會獲得幾個獎項的提名。

報紙上的娛樂版塊,又有一篇吹捧《米尼弗夫人》的文章,這一次文章誇的是電影的導演威廉-惠勒,文章裡各種讚美威廉-惠勒的導演能力,簡直將他誇成了好萊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導演。

陳強望著這篇文章,微微的笑了笑,如果換成誇讚彆人,陳強或許會不屑一顧的隻撇嘴,但是這麼誇威廉-惠勒的話,陳強到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雖然威廉-惠勒還沒有拍攝那部《羅馬假日》,但此時的他絕對是好萊塢裡最頂級的導演,沒有之一。說是後無來者可能有些誇張了,但要說前無古人,威廉-惠勒絕對當得起這四個字。

埃絲特靠在陳強身旁,她掃了一眼報紙上的內容,開口說道:“威廉-惠勒的新電影要上映了,此時正忙著做前期的宣傳呢,所以報紙上會比較頻繁的出現他的名字。”

“新電影,我看到了,是這部叫《孟菲斯美女》的電影麼?”陳強在文章的末尾找到了相關的信息。

埃絲特點了點頭:“《米尼弗夫人》拍攝完成之後,威廉-惠勒便拍了這部《孟菲斯美女》,這部電影本來是打算在今年年底上映的,但是因為《米尼弗夫人》的票房太好了,所以延長了公映的時間,《孟菲斯美女》也隻能推遲到明年上映。”

“報紙上說,《米尼弗夫人》將會入圍下一屆奧斯卡獎,而且至少會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這三個提名。”陳強說著望向埃絲特,接著道:“你對最佳女配角有興趣麼?”

“最佳女配角?那可是奧斯卡獎啊,怎麼可能輪到我,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女二號,跟其他演員相比,我的資曆還是太淺了。”埃絲特開口說道。

“但你也有其他演員沒有的優勢。”陳強開口說。

“是什麼?”埃絲特問道。

“政治正確。”陳強放下報紙,接著說道:“《米尼弗夫人》是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就憑著這一點,這部電影有會有很大的概率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獎項,而裡麵的角色也是如此,葛麗亞-嘉遜飾演的女主角,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身在後方但是卻堅韌不拔的女性形象,無論是美國還是盟軍,都需要這樣的形象,所以葛麗亞-嘉遜十有八九會獲得最佳女主角,至於你飾演的角色,則是整部電影中唯一死掉的角色。”

“這跟得獎有關係麼?”埃絲特下意識的問。

陳強很認真的點了點頭:“當然有關係,在這種政治正確的電影當中,演一個死人,是很容易獲得加分的。”

陳強深知,想要在奧斯卡上拿大獎,僅僅把電影拍好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這部電影要政治正確,未來的好萊塢電影當中,因為政治正確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更是能數出來一大把。

1990  年到2006  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當中,大約有9部是涉及到政治正確因素的。那個時代奧斯卡獎的政治正確因素還不那麼嚴重,像是《阿甘正傳》、《雨人》、《勇敢的心》、《泰坦尼克號》、《角鬥士》等等,有人物的命運探索這種勵誌主題,有個人英雄主義主題,有崇尚理想和愛情主題。即便是有的電影充斥著美式英雄主義,但並不缺乏博愛和救贖的精神。

然而從200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政治正確”出現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2006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撞車》,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但如果將裡麵的黑人演員換成是白人,如果裡麵沒有描述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矛盾,這部電影能夠能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恐怕還是個未知數。

自從《撞車》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後,導演們發現這種政治正確的電影比較容易得獎,於是那些想要衝擊奧斯卡的大導演,紛紛開始拍攝政治正確的電影。

2010年的《拆彈部隊》,在美國僅僅獲得了660萬美金的票房,但是由於這部電影歌頌了駐伊美軍的忠誠、有愛和團結,並且在為美國入侵伊拉克尋找合法性,最終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2011年的《國王的演講》,這個不用多說,題材上百分之百的政治正確,不給獎都對不起英國女王。

2013年的《逃離德黑蘭》,恰好是伊朗核問題鬨的最凶的時候,美國開始大規模的製裁伊朗,並且有要乾架的趨勢。這部電影是在暗示美國製裁伊朗的正義性,同時也是在表達伊朗是邪惡的。政治正確到了這種地步,被捧為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是正常。

到了2014年,政治正確又回歸到了美國的種族問題,《為奴十二年》這種黑奴題材的電影,擺明了是在討好奧斯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