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則天(2 / 2)

她們 月上清泫 2296 字 9個月前

武則天被立為皇後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後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

這對於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集團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

把他們趕出政治舞台標誌著關隴集團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

在她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

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於土地兼並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

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

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

武則天執政後,邊疆並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

北邊一度臣服的突厥叛亂並且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

武則天一方麵組織反攻,恢複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並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縣甘肅張掖,武威、內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

以溫和的文化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