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俗》全本免費閱讀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節氣至。清明前後,總是細雨紛紛,夜幕下的巫溪雲煙縈繞,如絲如縷,仿若一幅上好的水墨丹青畫。
也不知是誰起意,總之在小滿的哀求之下,張衡與伍愉安二人決意共製青團,以寄哀思。九娘子推說自己困了,鳳妹也還未歸,小滿與嬌嬌等眾童倒頗為興致盎然,一個個洗乾淨了雙手,與張衡、伍愉安一道來了後廚。
張衡與伍愉安撩起衣袖,兩人日前手腕上的字這幾日已逐漸消減,隻是還留有幾道疤痕。幸好兩人正在將備好的艾葉一一挑選,小滿與嬌嬌眾童還以為是不小心沾染上去,隻驚呼了一兩聲,而後便作罷了。
伍愉安與張衡雖知事情未敗露,但卻十分心虛。兩人一道揀選艾葉時,雙手差點碰在了一起,伍愉安便趕緊分工道:“我去篩糯米粉。”
張衡隻取那鮮嫩翠綠者,置於石臼之中。他手持石杵,細細研磨,那艾葉本是山間野趣,經他手,卻似化作點點翠綠,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伍愉安則在一旁,篩著糯米粉,手法嫻熟。
小滿與嬌嬌等眾童,亦不甘示弱,嬉笑間,亦不忘將準備好的餡料一一擺放整齊。豆沙、蓮蓉、芝麻,五彩斑斕,香甜誘人,為這清明之夜增添了幾分童趣與歡樂。
張衡想伍愉安是南邊人,吃慣了鹹口,雖然手邊沒有什麼芽菜之類的,但鹹鴨蛋卻是家家都有的,因此指揮著小滿等人又弄了鹹鴨蛋餡。
待艾葉磨成細粉,張衡將其與糯米粉混合,加入適量清水。他雙手輕揉,那粉團在他手中逐漸變得光滑而有彈性。伍愉安則取小塊麵團,置於掌心,輕輕按壓,形成一個小窩,然後放入餡料,再用手心慢慢合攏,揉成圓球狀。那青團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圓潤可愛,惹人喜愛。
小滿與嬌嬌等眾童見狀,亦紛紛效仿。他們雖手法略顯笨拙,但那份認真與熱情,卻讓人心生歡喜。一時間,堂前歡聲笑語,青團的香氣與孩子們的嬉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和諧的畫麵。
青團製成後,便放入蒸籠之中,以慢火蒸煮。蒸汽騰騰間,青團的香氣四溢,彌漫在整個堂前。那香氣帶著春天的氣息,帶著艾葉的清香和餡料的甜香,讓人心曠神怡。
終於,青團出鍋,張衡小心翼翼地將其取出,置於盤中。那青團碧綠如玉,圓潤可愛,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眾人圍坐在廊下品嘗,看著細雨如絲,月兒彎彎,口中香甜,心中卻是滿滿的溫暖。
現下,她們都算是有個安身之地了。
這一忙活竟已到了入定,此時,孩童們各個都東倒西歪,伍愉安與張衡隻好一個個將他們或抱,或拉著,送到了屋內。最後,張衡背起了小滿,離開了伍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