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一大早,姚善帶著女兒和侍女們練完武吃完飯,帶女兒們和姚秋去看小花園的小麥和棉花。
小麥麥穗已經金黃,棉花也已經吐絮,顯然成熟可以收割了。
她吩咐姚秋去找來鐮刀笸籮等農具,帶著她們親自收割小麥碾穗脫殼,上秤稱了稱,這片小田地總共產了五斤三兩小麥,曬兩天去了水分估計也就五斤。
姚善笑問女兒們:“這片小麥田約有一分地的六分之一,你們說,合畝產多少斤?”
盼兒捏著一支麥穗仰頭問道:“一分地是幾畝地?”
“一畝地有十分地。”不等姚善回答,容娘便先說了,“這產量合一分地三十斤,一畝三百斤,大概有兩石。”
說完後知後覺地瞪大眼睛,驚呼出聲:“咱們家小麥竟然畝產兩石!”
“兩石怎麼了?”其餘人不解。
賢娘幾個小姑娘以前沒有接觸過農事,所以並不清楚當今世間小麥的產量。容娘知道小麥畝產一石左右,還是從農書上看來的。
“農書上寫小麥畝產一石左右,咱們家小麥合畝產兩石,可是大大大豐收!”容娘張開手臂,非常興奮。
姚善笑著點點頭:“不錯,如今小麥畝產一石左右,這是正常豐收情況,如果遇到災年,彆說一石,可能連半石也沒有。”
“那咱們要把這些小麥獻給朝廷嗎?”賢娘看著眼前的小麥種子,如同看什麼寶物。
“為什麼要獻給朝廷?”姚善反問,“你以為獻給朝廷,這些種子會先到百姓手裡還是達官貴人手中?”
賢娘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好東西當然是留在自己手裡!”慧娘忍不住衝大姐嘟囔,“你忘了母親之前講過《莊子》裡《盜蹠》那篇嗎?”
“比乾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下世之所語以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離其患也。”
“比乾和伍子胥被忠君害得剖心、挖眼,可見“忠”為禍害,可不值得遵守。現今人們總以為士大夫必定會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言行一致。實際上他們才不是呢,聽了他們的瞎話去遵循'忠信廉義',才會深受災殃,遭逢禍患。”
“指望他們以民為貴不如做夢來得快。”
“我曉得了。”賢娘小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