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吳巍拎著一壇子豬油出來。
把鍋台後的陣地交給三妹秀春。
大白雖好看,但也不宜多看。
不然晚上容易失眠。
一壇子豬油放在磨盤上,慢慢冷卻。
等到秀春把麵條下好,順便端出沒用完的一盤油渣,壇子裡的豬油也冷的差不多了。
吳巍打開蒙在上頭的紗布。
就聽圍觀過來的楊巧巧驚歎道:“好白呀!”
吳巍在心裡補了一句,比你身上的,還差點。
曦春有文化,卻也想不出彆的驚歎之語。
秀春隻剩下嘖嘖道:“怪不得二哥要親自熬,俺還真熬不了你這樣。不過下回,俺就會了。”
說完,秀春就問:“二哥,咱們早點吃飯?”
一聽這話,楊巧巧當即要走。
不等吳巍留人,秀春就一把將她留住道:“巧巧,忙活半天,現在想走?哪有這樣的事?”
農村裡留人的客氣話就是如此的簡單粗暴。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吵架。
秀春可能是意識到這點,於是補充道:“放心,麵條我特意多下了兩碗,夠吃的。”
楊巧巧堅持要走。
直到吳巍開口道:“又不是什麼大魚大肉,除非你嫌咱吃得差?”
楊巧巧連連擺手,詞窮到解釋不出口。
隻能留下來。
五點來鐘,日頭還老高,沒下山呢。
磨盤上,四碗豬油拌麵,一碟小鹹菜。
就是晚飯了。
吃完之後,楊巧巧搶著跟秀春收拾碗筷,洗碗壓水。
不管是蹲著,還是弓著,渾圓的磨盤都格外顯眼。
於是吳巍夢裡就推了一晚上的磨。
隔天早上,看見楊巧巧都不忍直視。
就連楊巧巧主動要求騎車載他,都被拒絕了。
拒絕之後,才意識到有些生硬,又匆忙補了句道:“等回來時,再給你騎。”
楊巧巧失望之餘,立馬歡欣鼓舞。
如昨日一般,跨坐後麵,雙手環抱過去,安全氣囊貼緊。
其實對此,楊巧巧也是有些感覺的。
但,一切為了安全。
更何況天色還沒大亮,路上人少。
她也不怕被人瞧見。
一路騎到了北關大橋頭,吳巍剛下車,就見有人圍上來。
定睛一看,是先前跟著自己做工的倆小工,老曾和老劉。
吳巍當即履行了先前的承諾,二話不說地,要下二人。
隨即又借著撒煙的功夫,談下一個木匠戴師傅,外加一瓦匠老師傅陳師傅。
以及另外仨小工。
這人數配比,其實是考慮了高師傅能來的前提下。
算是虛位以待了。
不過今兒是開工頭一天,就算高師傅沒來,明兒再過來補一個瓦匠,為時也不晚。
好在眾人抵達鄭老漢家時,高師傅早早地到了。
一見吳師傅的隊伍都這麼大了,還不忘找上自己,心裡的感激,就全轉化成熱情。
借著互相派煙的功夫,表達出來。
最終還是執拗不過吳巍,接了他的大前門,這才走進鄭老漢家。
今兒是30號。
鄭老漢選在今天動土開工,顯然也是找人看過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