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僅人能乾,而且會來事(2 / 2)

不僅如此,而且特地準備了供桌,果盤,鞭炮,一應俱全的。

反正沒要吳巍掏錢。

吳巍自然是客隨主便,跟著主家把開工儀式有條不紊地走完。

恰巧這時候,天光也大亮了。

程老板的一應腳手架,連帶著建材,也跟著送到了。

可惜腳手架真就是竹竿的,能省則省了。

好在夠粗夠長夠結實。

看來這家夥在見不到錢之前,是不會花大錢去準備鑄鐵腳手架了。

吳巍對此忍不住挑剔。

但高師傅、陳師傅等人,早就習以為常。

送走程老板,吳巍轉頭就開始分派人手,安排活兒。

陳師傅作為老師傅,起初對吳巍這樣嘴上沒毛的包工頭,還是抱有一絲懷疑的。

但看到人家這有理有據地一通安排,頓時疑慮全無了。

畢竟老師傅就是這樣。

不僅手藝老道,而且見微知著。

加蓋二層的動靜可不小。

鄭老漢家這一開工,就引起了左鄰右舍明裡暗裡的關注。

蓋得好了,就跟包工頭套套近乎,結個善緣,以備將來用得上。

蓋得不好,就坐等著看鄭老漢的笑話。

好在對於這種加蓋二層的小工程,對吳巍來說,根本不在話下。

轉眼三天已過,到了8月1號。

戴師傅完成門窗的定製,提前拿了工錢,功成身退。

剩下的倆瓦匠師傅,連同楊巧巧在內的六名小工,在吳巍的帶領下,早擰成了一股繩。

指哪打哪,合作無間。

同時吳巍在鄭老漢的左鄰右舍中也混了個臉熟。

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這個年輕的包工頭不僅能乾,而且會來事。

關鍵是會的也多。

從磚砌牆體的結構,到磚混結構,甚至到現澆一體的框架結構,都信手拈來。

隻是這年頭的小城市自建房,大都受限於成本問題,依舊以磚砌牆體居多。

與此同時。

吳巍在城裡攬工掙錢買了二八大杠的事,也在桃園村傳得人儘皆知。

這年頭,二八大杠雖然不要票了,但農村裡能買得起,依舊寥寥無幾。

當然,為了結婚而東拉西借,湊個三轉一響的,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喬玉燕也聽說了這個消息,就想著來看一看。

更關鍵的是,曦春已經一連三天沒去找她,問問題了。

這讓喬玉燕抓心撓肝的。

連每天梳洗裝扮,都下意識地多照兩遍鏡子。

終於在1號下午這天,找到了吳家的籬笆院。

相比於喬家大院的寬敞闊氣,吳家的籬笆院確實寒酸了點。

但喬玉燕看到的卻是,入眼的一切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就連菜園子裡,都打理得整整齊齊,令人無可挑剔。

這樣的印象分,全都被她無腦加到了吳巍頭上。

可越在心底給吳巍加分,整得她大姑娘的心裡就越發心虛。

在籬笆院外徘徊了許久,都沒敢進門。

即便此時吳巍根本不在家。

直到院子裡的大黃叫了起來,吳曦春拿著書本找出來。

“玉燕姐,你怎麼來了?”

喬玉燕這才借坡下驢道:“曦春,你幾天沒來找我了,我順道過來看看。怎麼,沒遇到什麼難題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