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地圖,一旦東海義軍拿下濟南府,基本就宣告將目前清王朝的控製區腰斬成兩半。
北部京畿地區,以及南方的江南地區,將被東海義軍隔絕開來。
東海義軍也將會由一支地方武裝迅速升級為清廷全局性的心腹大患。
這時候,如果清廷真的魚死網破,動員所有精銳,組織幾十萬大軍進攻東海義軍,那可是相當的麻煩。
林浩文計算過,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驅逐艦將不得不把家底全拿出來,包括幾百枚導彈,數千發炮彈,各種炸彈、火箭彈等等,以及目前剛剛有點樣子的新軍。
一番血戰後,不出意外他們也可以徹底擊敗清軍,但是驅逐艦的“天兵”也將徹底失去所有“神器”,退化成一支冷兵器軍隊。
平心而論,清廷未必有能力馬上組織起幾十萬的大軍,而且就算他們真的組織了幾十萬大軍,在遭遇“天兵神器”的攻擊後還能不能保持建製,不恐懼不泄氣,繼續作戰,也是未知數。
有可能“天兵神器”一出,幾十萬清軍就自己崩潰了。
退一萬步講,就算出現了極端情況,比如薩滿神保佑,幾十萬清軍主力真的悍不畏死,堅持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
仗打到最後,驅逐艦官兵的現代武器和東海義軍的新軍全都被清軍消耗掉了,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驅逐艦“天兵”因為這場大戰,從“天兵”退化成了冷兵器軍隊……
那靠著擊敗清廷,林浩文和驅逐艦官兵也將積累足夠的兵威,一樣有很大的可能性號令天下,一統山河。
但是這其中的風險,懂的都懂。
沒有了現代武器作為“天兵神器”的加持,那可真的就隻剩下鬥智鬥勇了。
林浩文和他的驅逐艦官兵們不得不直接麵對這個時代最頂尖的陰謀家和野心家,關鍵時刻也不會有現代科技護身,想想都知道是凶險萬分,一步走錯,都有可能萬劫不複。
林浩文不想賭。
明知道有更穩妥的方法,為什麼非要冒這個險呢?
這個事還得向朱元璋同誌學習,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徐徐圖之。
隻要再給林浩文半年時間,最多一年,他和他的部下官兵就能把“鐵軍”編練完畢,並且在登州搭建起最基礎的工業。
等到那個時候,林浩文手中將至少掌握十萬以上擁有極高組織度、擁有遠超這個時代的武器,且士氣高昂的“鐵軍”。
登州將擁有一批工廠,能夠生產黃色炸藥、達納炸藥甚至tnt炸藥,能生產化肥,能夠開采石油並進行基礎的石油煉化,能夠用磁石組裝簡易發電機提供電能……
那個時候,隻要林浩文願意,天下就是囊中之物。
無論是清軍、南明小朝廷、大順軍和大西軍的餘部,還是其他各種武裝力量,將沒有人能阻擋東海義軍。
林浩文甚至不需要親自指揮作戰,他完全可以悠閒地泡上一壺茶,一邊等待著手下將領們的捷報就可以了。
統一全國之後,林浩文就可以實施更大的抱負了。
所以,彆急。等待時機成熟,就應有儘有了!林浩文不斷提醒自己。
八月二十日下午,東海義軍陸軍第一軍班師,回到了登州蓬萊縣。
那些被俘的清軍將領和相對高級的官員比如柯永盛等,被專門押送到了位於登州府公署的戰犯管理處,暫時看管起來。
剩下的四千多俘虜兵則被分批送到了登州軍事學校,把之前的思想教育流程又跑了一遍。
還是在學校校場上搭起了一座簡易的木門,然後向俘虜兵簡要介紹東海義軍對待俘虜兵的政策,願意留下的從木門裡走過,不願意留的從門外繞過去,領路費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