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德木圖一拍腦門:“殿下說的這些,給我解釋了我都頭暈,嗨,天生不是當官的料。總之日後跟著殿下就是了,再不濟還有小裴呢,他聰明!”
“大哥彆,”裴峋哭笑不得,“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烏恩其說:“聰明的回去把賬簿再過一遍吧,額爾德木圖一路奔波,也早些回去休息。”
倆人臨走前,她又補充道:“記得把錢拿來。”
*
等這二人走後,烏恩其的王帳內在一炷香多的時間裡,多了三位婦女。年長的已經滿麵風霜溝壑,眼神卻很堅毅。最年輕的看著和烏恩其差不多大,一塊布圍著頭臉,隻露出一雙略有羞怯的眼睛。
年齡中間的那一位,有著茶色的眼睛,她還處在壯年,笑起來十分動人,儘管缺少了幾顆牙齒。
茶色眼睛的女子很顯然是三個人中間領頭的,她主動開口道:“殿下,叫我們來,是要做新衣服嗎……”
烏恩其笑道:“我哪換衣服那麼勤快?商隊回來啦,你們繡的帕子,都賣出去了,我來叫你們分錢。”
“真、真的嗎?”羞怯的年輕女子問。
“公主,金口玉言,難不成專門哄你?”年長的女人說話頗為嚴肅。
在得到商隊將要來鹿角峴之時,烏恩其就找到了她們三人,提出了她的一個設想。
她來到鹿角峴時沒帶多少人,年歲也小,很多事情還要靠百姓幫一把。而這三位女人就是專門為她做衣服的。
鹿角峴有自己鋪子的裁縫,都是男的,縫製得也都是大件兒,皮襖一類,或者幫忙縫補帳篷頂什麼的。人們貼身穿的衣物,多是家中女人製作。
如今小公主需要,茶色眼睛的女人,名字叫做跋春,就果斷來自薦了。她三十幾歲,正直年輕力壯時,因為丈夫動手打她,和丈夫大打一場。最後她失了幾顆牙齒,而她丈夫被嚇壞了,直接遠走,再也沒有回到過鹿角峴。
跋春是有名的“悍婦”,她一個人依舊樂嗬嗬地生活,隻是在每家每戶都以為戰爭貧窮的時候,她也隻能賣力氣來維持溫飽。
烏恩其很欣賞她,便把做衣服的活給了她。跋春一人不熟練,就又找了個幫手,她的老鄰居。
那位年長的女人,在戰爭中失去了所有親人,除了一個小孫女兒,她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女孩養大。
小孫女兒名叫塔拉,便是領著一眾小夥伴去三丹水洲找烏恩其的那個孩子王。
烏恩其一直覺得塔拉身上很多氣質都來自她的祖母,那位婦女勇敢堅毅,已經在草原上度過了曆經雨雪的五十年。她年輕時曾撐起一個家,卻又在失去家人後繼續站起來,撫養她最後的血脈。
她像狼群的舊王,年齡漸高卻經驗十足。她知道怎麼照顧懷孕的母羊,怎麼讓所飼養的牛群保持健康。烏恩其敬重她,認為她是一位永不向生活低頭的鬥士。
連同塔拉一起,烏恩其接納了她們。跋春很高興可敬的老鄰居能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活計,更驚訝與烏恩其對塔拉的教導。
在跋春眼中,當時的烏恩其也是個半大孩子,就願意領著更小的孩子,教她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羞怯的年輕女人也是被跋春帶來,她好像很害怕和人打交道,卻異常信任跋春,後麵又把這份信任一同給了烏恩其。她說話聲音很細,平日裡總一副沒什麼主見的樣子,卻堅定表示自己要獨身過完一生。
“這是個修士呢。”跋春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