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史以來性質最惡劣的媒體迫害事件”
寫下這麼一篇文章的不是旁人,正是《成報》的娛樂版主編範鴻偉。讀蕶蕶尐說網此時還用主編來稱呼他其實已經不對了,因為儘管他現在仍暫代《成報》娛樂版主編一職,但是《成報》內部高層都知道,由於牽手新亞電影公司入股《成報》的功績,以及他跟新亞老板林曉智之間的私交,他已經被內定為《成報》的新副總監,目前相關任命都在準備之中,就等《成報》人事那邊的手續辦妥了。
這範鴻偉顯然也很清楚是誰讓他爬得這麼快,加上新亞電影公司很可能在不久後全麵接盤《成報》,對於未來的老板鬨出的事自然敢寫
“…陳白強緋聞事件的出現並非是偶然,我們說不得香港現在怎麼了?為什麼突然變成了這個樣子事實上在並不遙遠的幾年前,當時筆者尚且隻是一個小編輯的時候。在香港,媒體尤其是混吃娛樂圈的媒體人跟藝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但是這幾年來,香港風氣突然轉惡。某些媒體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從娛樂圈中挑選一人製造出一個話題人物,出來,供大眾嘲諷挖苦、發泄取樂。為的是什麼,隻為自己報刊大賣”
他雖然沒有明說這‘某些媒體,,但是在香港少有不知道首開八卦風氣之先河的報紙,正是《東方日報》。
自誕生以來,《東方日報》一直都是香港爭議最多報紙,沒有之一。在它誕生之前香港少有主打娛樂新聞八卦的報刊,雖然《東方日報》也隻是把娛樂版當成副刊,一直都在花費大力氣的建設它的時政板塊,但作為香港八卦影響力覆蓋麵最廣的報紙,它的娛樂版可不同於香港其他主流媒體僅有到4版,4版是常態,甚至有大新聞之時經常做到u版之多。借助著本身覆蓋全港超百萬讀者的影響力,《東方日報》對香港娛樂圈影響力已經不能用大來形容了。
範鴻偉將香港比作一個村兒,空有國際大都市之名,絕大多數村明確都是來自大陸跟越南的移民,身上的草根氣息太重,不如歐美人受教育程度那麼高。所以更喜歡賭馬玩六合彩,思考不了太深奧的理論跟鑽研學術,隻懂得單一的消遣;又存了祖輩傳下的“過客心理”,少關心時政新聞,多喜愛家長裡短雞零狗碎。
他將其歸咎為‘身份焦慮,:“香港普通小市民講八卦的時候,那些對象大家一邊羨慕,一邊嫉妒。沒有人不希望活在焦點下,但是大多數人的願望注定無法達成,於是出於嫉妒跟小市民心態大家希望看到明星不好的新聞,從而獲得安慰‘明星還不是一樣表麵光鮮,要我來做肯定比他們更好,。這種帶有身份焦慮的欲望投射,有很多負麵情緒。於是大家開始消費明星的醜聞,消費明星的人格陰暗麵,消費明星不為人知的虛偽。八卦最大的價值,不是把一個人捧上天,而是捧他上天,再把他給拉下來。”
他最後總結道:“有些無良媒體人很明顯把握住了小市民的心態,於是他們將自己的私欲包裝之後‘出售,給渴望消費明星的人。既滿足了自己的私欲,也賺到了鈔票……”
《成報》正麵跟《東方日報》對上並非偶然。
自從七十年代末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星島日報》聲勢日消開始,包括《東方日報》、《成報》、《明報》等報紙在內的數十家紙質傳媒無不夢想取而代之。這些個大報之中,又以老牌報紙《成報》跟新興巨頭《東方日報》規模最大。當年比之《東方日報》,《成報》勝在實力雄厚、各版受眾都很平均,然而最終卻敗給了《東方日報》,被它靠著首開香港傳媒界先河的八卦娛樂報道生生躍前一步,自《星島日報》手裡接過了香港第一大報的地位。
被人虎口奪食《成報》哪能咽下這口氣,這些年來《東方日報》、《成報》兩家為了爭奪讀者及第一的位置,雙方沒少明爭暗鬥,攻伐起來筆杆你來我往,並沒有什麼少見多怪。
然而真正讓人奇怪的是還是《成報》的態度,作為香港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沒有人懷疑其媒體巨頭的地位。而這一次的陳白強緋聞事件也確實鬨得太大了,已經入稟高院的新亞在對十數家不良媒體的戰鬥中若是勝訴,必然將影響到香港無冕之王—媒體們的利益跟地位。
《成報》身為媒體一員,而且還是本地屈指可數的報業集團。它這明顯站在新亞這邊,與眾媒體為敵的架勢,著實讓不少人看傻了眼,不清楚新亞這是付出了什麼樣的條件來拉攏《成報》,才能令這一家媒體巨頭站在了它那一邊
“……林董,出了這樣的事情我這邊也十分尷尬。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具體我就不多說了……我代西安電影製片廠這邊,再一次對林董你跟新亞電影公司表示感謝……”
掛斷了張一謀從西安打過來的國際長途,林孝智眼角一抹笑容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