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八章 我們的1990年(上)(2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4910 字 11個月前

年輕人嗎,總難免有些眼高手低,又喜歡像孔雀開屏一樣讓彆人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所以許飛平時買報隻買《信報》,真好像自己能從上麵讀到什麼商機一樣。

那報亭老板一聽,指了指一角攤子,“最右邊那裡,《香港經濟日報》旁邊……”

許是他之前整理時沒弄好,幾份《香港經濟日報》有些蓬亂的壓在了《信報》上麵,難怪許飛方才看時沒有發現。他道了一聲謝謝,一邊從口袋裡掏錢準備付賬,一邊走過去準備拿一份最新的《信報》等會在車上甚至到公司時看

因為被《經濟日報》壓在了下麵,許飛拿時難免要碰到那報紙。這份前兩年才剛誕生的報紙他倒是知道,隻不過專業性比《信報》差不少,剛出來時許飛還買過幾次呢,後來就再沒買過。正要去拿一份《信報》呢,突然間,許飛的動作停了下來,卻是被一份無意攤開的《香港經濟日報》上的新聞,吸引去了注意力。

“從電影公司老板,到銀行掌門人。一個新的財富神話在崛起”

電影公司跟銀行很難扯上邊,許飛雖然更喜歡看書籍、報紙而非電影,卻也了解香港電影業並非如歐美那樣能跟銀行扯上邊,他本身就是在一家經常跟銀行打交道的貿易公司上班,很清楚在香港眾多銀行更加垂青向地產商提供貸款,現在就連製造業,都很難從銀行那裡獲得貸款了,更彆提銀行了。

八成是個噱頭

他心思一轉很快便自以為猜到了真相,拿起一份《信報》正準備走呢,餘光不經意的再一次掃過那份《香港經濟日報》,突然間三個字讓他再一次站住,重新拿起了那份報紙。

“林孝智”

加黑字體的三個字讓許飛一愣,立刻認真讀了起來。如今的香港,有人可以不認識港督,但不認識林孝智這個年輕人的本地香港人卻很少。廣告界曾有宣傳公司專門統計過,過去的一年裡,他曾登陸香港各大媒體首頁或者娛樂版首頁高達78次。僅他一個人一年便創造了超過一萬條新聞,約占去了同期香港娛樂圈所創造的新聞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

幾乎每一天,都能在一份報紙、期刊上有關於他的新聞。這種仿佛病毒入侵版野蠻宣傳之下,不誇張的說,他成為了整個香港娛樂圈最有名的人,很多喜歡看娛樂圈新聞的人甚至養成了一個習慣,買報之時必先看一看,報紙上有沒有有關於他的新聞。

許飛也在這種宣傳下被迫看了不少有關於他的新聞,倒也記住了這個名字。說來許飛對這位豪門逆子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報紙上已經將林孝智的傖丨業史,曝光了,在他看來,這個豪門紈絝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全賴當初林建年給他的兩百萬,如果林孝智沒有用這筆錢去投資拍攝了一部熱賣電影,哪怕很可能也就沒有了今天的他了。

年輕人總有幾分驕傲,起初許飛還對這個新聞製造機十分不屑。他是學經濟的,直到自己私下裡假設自己獲得了兩百萬後搞了一份投資企劃,發現自己無論是去投資地產、製造業還是股票證券,都很難在同樣的時間裡,創造林孝智十分之一,甚至把兩百萬變成一千萬時,他打心眼裡就佩服起了這個也就隻比他大了三歲的同齡人來。

“……本報消息稱,九龍銀行因董事長林建年及長子車禍重傷入院,很可能無法繼續管理銀行事務,已在近日連續召開股東大會,探討任命新的董事長

“據本報獲知的消息,銀行前董事長兼創始人林繼禮親自出席並主持了股東大會,有知情者透露,老人因身體因素不準備繼續接管銀行。有趣的是,身為林家第三代的林建年二子林孝智也同樣出席了這一次的股東大會,更在大會結束後疑似進入董事長辦公室內辦公,或臨危受命接管九龍銀行……”

“……這並非不可能,林家作為九龍銀行持股者,一直都對銀行擁有絕對控股權在,自然不可能坐視管理權旁落。素有豪門逆子之稱的林孝智雖無執掌銀行經驗,但有鑒於其過去兩年裡在亞電影公司,的驚豔表現,同時又有林繼禮保駕護航。林家若不想旁人插手銀行管理,讓林孝智入主銀行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咳”

許飛看得正入迷呢,突然間聽到身旁一聲咳嗽。他抬頭一看,發現報亭的禿頂老板很不高興地盯著他,看樣子是把他當成白看報的人了。當下掏出錢往他手上一塞,付了《信報》的錢,想了想又把這份勾起了他興趣的《香港經濟日報》也買了一份,準備到公司後再認真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