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五千萬票房(2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7333 字 11個月前

酒過三巡,喝開了之後難免被問及他跟李嘉昕的結婚問題。

李媽媽又嚷著林孝智吃菜,自己卻把筷子放下,假裝不經意的問道:“阿智啊,我聽嘉昕說你明年就三十了。雖說男人在年輕時是該拚一拚事業,但也得考慮下自己的事情。嘉昕今年也二十了,你們的事考慮的怎麼樣了?”

香港法定結婚年齡是16歲,隻不過18歲以下是需要父母陪同的。以他們兩人的年齡,肯定過了香港這邊的結婚年齡線。

雖然之前來時已經猜到可能會被問道這個問題,不過林孝智還是為之一愣。反倒是李嘉昕,羞紅著臉放下手中的碗筷,衝著李媽媽不依地嬌嗔道:“媽,你怎麼催這麼急……”

話雖然這麼說,但眼中卻帶著期待色,看向了一旁的男友林孝智。

“阿昕其實才是個事業狂……“幾道熱切且期待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林孝智自然不可能不做回應,他微微一笑:“去年剛跟阿昕交往不久,我就有想法,讓阿昕不再接戲,嫁給我做個全職家庭主婦。所以我這邊其實不存在問題,隻要阿昕沒有意見,明年年內我們就可以考慮結婚的事情……”

他去年確實有這麼一個想法,可惜幾次暗示無果後,加上自己的事業也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也就淡了再給自己扌麻煩,,組建一個家庭的想法。眼看著自己就要過而立年了,加上家裡還有老爺子不斷催促,因此對於這個話題,他也隻是想了想便點頭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有了他這一句話,李家母女三人都是一臉的喜色,他的這一趟李家之行也算是獲得圓滿。

《信報》的影響力,比林孝智想象的還要大得多。

新的一期《信報》之上,赫然給他打上了身價超過二十億港幣的標簽後,頓時就在香港引發了一場大轟動。作為一份專業的財經類報紙,儘管《信報》沒能拿出更多的證據來證明,但憑借著多年的口碑以及他本人前不久收購德寶及成報的轟動,新一期的《信報》一發行便立刻點燃了香港不少市民的好奇心,也令籠罩在林孝智身上的光環,赫然又多出了許多。

“,《星島日報》希望對你進行一期采訪……”

“幫我回絕了,就說我最近沒時間”

“老板,《東方日報》總編詢問你最近有時間嗎?”

“準是想要新聞的,拒絕了吧還有告訴成報那邊,這事我暫時不回應

“派出一隊記者想要采訪你……”

“拒絕吧,就說我不在……”

在起家之初,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跟小市民的注意。林孝智不惜大打‘豪門牌,,自揭自斷、甚至在主動對外放出他過去的荒唐紈絝史來博得關注的目光,因為高調做事同樣高調做人的手段,讓他成為了香港一大名人,。但林孝智也知道,自己最近出的風頭太過了,也難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麵對這麼好的一個宣傳機會,他也舍不得放棄了。於是跟整個事件中的另外一個主角宋念輝一合計,於脆讓他挑著撿著,主動對外‘泄露,了一些風聲。

於是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香港媒體分外開心,幾乎每一天在報紙上,都能看到有關於他的新聞出現並占據頭版的某個角落,甚至於脆被一些小報拿來當了頭條。

“豪門逆子林孝智再顯神奇,豪賭石油期貨大賺數億”——《東方日報

“股市大鱷宋念輝,h暴跌的背後或有他的身影”——《星島日報》

“另一樁收購案或塵埃落定,有消息稱林孝智或與近日與某發行巨頭完成收購,或涉及數億資金”——《成報》

“林孝智密謀上市,近日多次與港交所高層同出入”——《香港經濟日報》

一份份報刊演義風起雲湧,隨著林孝智的那一場新聞發布會,香港眾多媒體赫然迎來了最興奮的十一月,自打去年那一場政治風暴淡去之後,首次出現了單期加印三次甚至四次的情況,《東方日報》去年年中才剛創造的單期發行超過三十萬分的記錄,才不過時隔一年便受到了來自《成報》跟《星島日報》的威脅,前者憑借著跟林孝智的關係,隱隱以林氏官方報的身份獲得了不少市民的認可,在這個十一月中創造了最高單日P。萬份的銷量,已經隱隱摸到了《東方日報》第一記錄的菊花。

而經過了改革之後的《星島日報》也逐漸彰顯出了有彆於以往的火力,憑借著最高單日。4萬份的銷量,虎視發行量僅在它之上的《成報》跟《東方日報》。昔日香港最大最強的報紙,在經曆了一場改革之後,大有重新收拾舊山河的勢頭,再一次蘇醒過來。

李國興終於鬆口同意了美亞跟林孝智手上的企業合並,組建一個巨大的囊括製片、發行、院線等行業的影視集團。不過,他的鬆口隻是萬裡長征走出的第一步,為了在未來的集團中獲得更多的股份跟話語權,李國興大筆一揮,自稱他的美亞資產評估超過七億港幣,還在之前德寶亞的資產評估之上,也引得林孝智的冷哼連連,自然不可能答應下來。

雙方你請一批專業律師,我找一個評估公司,各列意見建議,如同政治談判一樣你來我往、寸土必爭、各不讓步,儘管已經達成了合並共識,但商人的逐利性還是令兩人不時拍桌怒起,直到紅色警戒》在上映了六周之後,終於帶著超過五千萬港幣的成績光榮下畫時,依舊沒能完成資產評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