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殺手裡昂》、《朋友》跟紅色警戒》三部電影的輸出,接連熱賣讓歐洲的發行商賺到了錢,寰亞集團名下的新亞電影公司已經在歐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這可是萬金換不來的金招牌,因為正是有了它,寰亞才能跟嘉禾一道成為香港僅有的兩個在歐洲擁有上映渠道的電影集團。
都是吃電影這碗飯的,吳語森幾人顯然很清楚能在歐洲上映意味著什麼,聞言個個喜出望外,連聲道謝。
末了,發哥還有些好奇,問道:“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有人說林生你在準備新電影,據說動靜很大,還專門請了建築公司在趕班修建拍攝場景……”
林孝智啞然一笑,他的第四部電影之前早已經確定了要拍《生化危機》。技術上有跟新視覺上百位技術人員,加上寰亞還有數十位化妝師跟造型設計師,倒也勉強夠用。隻是不同於傳統電影,《生化危機》所需要的場景可不小。彆的不說光是第一部裡麵的保護傘組織的地下基地‘蜂巢,,布置起來就不是一個多小的工程。
為了完美重現這一場景,他在十二月前段就聘請了一個建築公司為他經手此事。巧了,他們在九龍某因為人煙稀少而停止運營的地鐵站點處,發現不遠處有塊半廢棄的二戰期間日軍開挖的防空洞比較適合,為此林孝智還費了不少功夫,把哪裡給租了下來,而且一租就是整整二十年,並撥款數百萬用於‘蜂巢,的設計跟建設。
因為改造工程的動靜不小,結果被一些市民捅到了媒體那裡,那些手眼通天的主兒往政府那裡一查很快就發現了地皮被寰亞租去用了,結果這事也就曝光了。
“差不多吧,我的新電影劇本弄好了。隻不過對場景要求比較高,現在還在建設呢,保守估計得到過年前才能弄好……”
用兩個月的時間去建一個場景,這闊氣讓吳語森幾人抽吸了一口氣,心中既是羨慕又是心酸。要知道他們拍戲大多都是臨時搭建的,再不就是找個勉強符合劇本的租借來用,便宜就行了。大多數香港導演跟劇組都是本著這一觀點拍電影,比如尋寶題材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寶藏要不就是一個小房間、十來個裝滿珠寶的箱子,放上一排兵器什麼的;再不就是寶藏在一個小山洞裡,弄幾個看上去就很垃圾的機關。雖然節約了不少拍攝成本,卻也令香港電影場景跟格局看上去都很小。長期下來,除了程龍的電影偶爾玩玩大場麵外,其餘香港電影在場麵上一直都是很小的。
會出現這種情況,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錢。林孝智顯然不會錢,不過他也不是那種盲目追求效果的人。他從政府手中租下哪處廢棄防空洞並改建時,已經跟當地政府簽署了長達二十年的使用合同,所以他認真聘請了專門的設計師,按照自己的指點對蜂巢進行了專門的設計,同時還讓建築公司一絲不苟的用最好的材料完成建造。除了考慮拍攝要用外,他還準備日後把那裡對外開放,允許港民跟電影迷們買票觀賞。
電影可是沒少創造人工景點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