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話到了喉嚨,他想了一想,卻不準備照本宣讀自己之前準備好的感言了。
就見他微舉起揚了揚後,慨聲說道:“很榮幸能夠得到諸位評委的青睞,得到金像獎首尊‘最佳商業電影’金杯。遙想十幾年之前,在業界一片歡呼之中金像獎才剛草創,然而正是有了這一專業獎項的激勵,港片才能從世界無數國家及地區的小眾電影中脫穎而出,逐漸成為全球最主流的電影實體之一。”
“一路走來,風風雨雨。雖有不足,但是在剛剛過去的九二年裡,金像獎再次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不僅明確了‘金像獎協會’,還對各大獎項進一步細化,於是便有了我手中的這座金杯,代表著金像獎對於最成功商業電影的肯定!”
“也許在很多人的眼中,商業電影太過市儈,是夾雜屎尿屁的低俗作品,是為了賺錢而一味討好大眾喜好,既沒有藝術類電影的純粹,也無法反應民生與思想。但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在這裡鄭重勸告每一位已經入行或者準備入行的電影人,電影沒有高貴、低賤之說。”
“沒有藝術電影的純粹與思想,電影便沒有資格被稱之為藝術。但沒有商業電影的盈利,企業便無法追趕世界第一流的技術、無法投資拍攝更多的電影、無法向世界推廣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文化。”
“所以,我要感謝金像獎做出的這個改變。誠如之前司儀他們所說的,前幾年港片沒落論確實一度盛行,而且港片也確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但隻要我們心中還有著對電影的喜愛跟追求,還在一心渴望著香港電影的未來會更好,那麼,今天的輝煌不過隻是個開始而已……”
又再次舉起手中的金杯,林孝智對著它深情一吻。
文化中心會場內,短暫地安靜,像是到場的每一位嘉賓都在回味他剛才所說過的話一樣。
下一刻,不知道是誰先開了個頭,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林孝智的獲獎感言無疑是震撼人心的,他的用詞並不華美,但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包含著一個穿越者對於港片的沒落以及未來大陸電影曲折摸索的總結,但凡到澄賓大多都是吃電影這碗飯的人,隻許稍稍一品便能明白他話中的意思。無論讚同與否,但至少他們都很清楚,這並不華美的言語,是一個成功者的經驗。
屬於商業電影的金杯頒布之後緊挨著的便是文藝片的金杯,獲得本屆‘最佳藝術電影’提名的作品共有五部,分彆是金公主影業集團投資拍攝的《我愛扭紋柴》跟《棋王》,嘉禾影業集團投資的自傳類電影《阮玲玉》,寰亞影業集團投資拍攝的《中國最後一個太監2:告彆紫禁城》,以及獨立電影人張之亮自籌資金拍攝的《籠民》!
這五部作品之中,要說媒體最看好的捧杯大熱門,毫無疑問當屬當屬《阮玲玉》。自傳類的電影想要拍好不僅對演員的演技是個考驗,而且像是《阮玲玉》這種感情線複雜地電影,想要突出人物形象及情感也是極難,但一旦拍好了便是經典。
顯然關錦鵬將這些全都做到了,所以它的藝術含量極高,而且又有柏林電影節捧杯加成分,縱使它的票房一塌糊塗,在香港本埠上映37天票房也僅僅勉強過七百萬港幣,依舊是得獎大熱門。
《棋王》跟《阮玲玉》有些相似,根據改編的它也能算是一部偽自傳電影。不過它的票房更差隻有一百來萬甚至還不如《籠民》,而且整部電影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雖然主角梁家輝在電影中有不俗表現,但能夠獲得提名應該就是極致了,想要得獎千難萬難。反倒與它同屬新藝城拍攝的《我愛扭紋柴》,不僅口碑極好、內容健康且充滿思想,票房更是堪稱五部之最,標準的叫好又叫座,不乏媒體大膽預測它很可能乾翻《阮玲玉》斬獲首座‘最佳藝術電影’金杯。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2:告彆紫禁城》雖是寰亞投資拍攝的,不過對於它能得到‘最佳藝術電影’的金杯提名,林孝智也是沒有想到,甚至作為評委一員的他在最終不記名投票階段,也沒有把自己手上的一張票投給它而是給了《我愛扭紋柴》。比之前一部,這部續作頗有狗尾續貂、畫蛇添足之感,甚至連他本人看過之後都覺得不應該拍這部續集。
五部獲得‘最佳藝術電影’金杯提名的電影中,最特殊的一部無疑就是《籠民》了。
就個人而言,林孝智也不喜歡這部電影。
《籠民》的主線思想是好的,想反映底層民眾的生活困苦。可有思想歸思想,先是導演在拍攝的過程中帶入了太重的個人意識,以至於一部打著反映香港底層市民民生的‘親民電影’,通篇多處粗口,未改之前篇幅太長、劇情前奏太慢,連被劇組邀請去看電影的市民都抱怨電影無聊地讓人隻想打瞌睡,更有市民不忿自己被惡化成低俗、無教養的形象(籠民映射的所謂底層,在香港大多為非法偷渡,也需占用公共設施跟福利,就像這幾年港人敵視大陸移民及水客一樣,遭到港人憎惡,因此宣傳時還曾遭遇過市民抗議),縱使被代表了也並不領情的見報大賣一通。
總之這部讓不少香港影評人十分來電的‘親民’電影,香港市民並不買賬,不僅不願掏錢觀影,甚至還有市民組織抗議,在評級時電檢處都看不下去了大手一揮評了個三/級,幾乎沒有院商願意放它。最後還是我兔‘好心’安排銀都給幫忙放映的,要知道在香港,身上帶著紅色背景的銀都可是一直被抵製的‘邪惡’存在。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無趣又非常有意思的電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