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收購UCT(2 / 2)

東方好萊塢 一品黃山 4941 字 10個月前

“它們中有的揚名電影節,並在錄像帶出租店內長期盤旋前百之列;有的口碑極佳,獲得歐洲多位權威電影人士交口稱讚;有的上映不久便高舉各國票房排行榜前列,獲得歐洲影迷們的衷心喜愛;其中更有上映僅一兩周便衝上各國票房排行榜首位,並在多國拿下當月票房排行榜冠軍的作品!不用懷疑,這些優秀的電影悉數都是來自香港寰亞影業集團的作品!”

“近幾年來歐洲主流媒體不斷發聲,承認在電影商業化的道路上,歐洲本土電影遠不如美國,甚至不如香港電影。香港雖是遠東最國際化的大都市之一,但狹小的城市麵積跟並不豐富的資源,注定了它的輝煌是建立在特定的基礎上,無論底蘊還是技術又或者資源都遠不如歐洲。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彈丸之地,卻以每年至少拍攝四五百部的數據,不斷向外源源不斷的輸出著香港電影。”

“曾經,我們都認為香港電影的成功,是建立在擯棄藝術的完全商業化以及華人特有的低製作成本的基礎上,不少因各種原因得以進入歐洲的香港電影,也大都給觀眾們留下了粗製濫造,不堪入目的印象!但是現在,我們必須看到香港電影仍沒有忽視對人性、藝術跟想象力的追求,他們在不斷地創新中前行,吸收著歐美最新的電影技術跟拍攝手法,不斷更新設備,在創作一部又一部成功作品的同時,也獲得了驚人的利益回報。”

“現在,寰亞影業集團這家亞洲最強的電影巨頭斥巨資殺入英國院線市場,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這都是商業電影的勝利,是香港電影的勝利……”

不提《泰晤士報》主編勞爾·伯倫茨的署名文章--《香港,崛起中的東方好萊塢》在英國乃至歐洲引起了怎樣的關注跟討論,香港此時可是還在英國治下呢,因此很多港企都在香港設置了辦事處,港媒就更普遍了,為的就是在第一時間將英國國內發生的新聞送到香港去。

林孝智的寰亞斥巨資從國際唱片巨頭寶麗金的手中買走了ucT院線,這一收購案絕對能夠排進近年來港企在外的大手筆投資的前十行列,尤其另外九個港企對外投資不是買地就是投資碼頭,再一類比更顯引人矚目。

“寰亞影業集團斥資三十八億港幣收購英國院商巨頭--ucT!”

《南華時報》最先報道了這一新聞,這份英文報刊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成為全港乃至全亞洲最權威的英文報刊,所以早在七十年代就在英國設立了多個辦事處。前幾年它被傳媒大鱷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以後,這一塊又得到了加強,因此早在競爭對手《英文虎報》及其他港媒之前,第一時間就將這一猛料傳回了香港,然後迅速在還在找尋金公主、威禾、天幕等電影公司新聞的港媒以及香港引起巨大轟動。

林孝智旗下也有多家媒體,《成報》、《明報》、《天天日報》、《香港財富》等都是在香港擁有巨大發行量的報紙、周刊。一開始為了不在簽約前橫生枝節,林孝智連自己旗下的幾家媒體都進行了隱瞞,但是在塵埃落定之後,可就沒有繼續瞞著的道理了。忙完新聞發布會之後,他便讓人立刻通知了香港那邊,其中還有不少內幕新聞。

所以《成報》、《明報》他們雖然比《南華時報》反應慢了一些,但還是在第一時間將更加精準也更全麵的新聞曝光在了人前。

“斥資近四十億港幣收購英國院線,寰亞影業領銜93年底港企海外投資!”

“全球布局啟動,寰亞影業集團斥巨資收購英國院線,徹底打通歐洲上映渠道!”

“三十八億港幣收購國際唱片巨頭寶麗金旗下英國院線ucT,寰亞一躍成為英國院商巨頭!”

“不為人知的談判背後,寶麗金唱片有意反收購寰亞,遭諷刺你們買不起!”

“緩步推動全球布局,寰亞影業旗下院線已在香港、大陸、日本、東南亞及歐洲擁有近五百家影院,躋身世界一線院商之列!”

隨著寰亞突然爆出的收購大案,香港一眾媒體終於恍然,明白了前不久被《信報》跟《南華早報》曝光的寰亞曾跟管理香港外彙的外彙管理基金兌換外幣是做什麼的。

但本已經偃旗息鼓的猜測,如今卻又有了新的疑惑。

寰亞收購ucT僅僅動用了不到四十億港幣的外彙,而《信報》等媒體曝光的寰亞及九龍銀行向香港外彙管理基金申請兌換的外幣,卻幾乎是這個數額的一倍之多。這是否也意味著,林孝智還在密謀至少一樁需要用到差不多數目資金的海外收購案呢?!

伴隨著寰亞收購ucT,一躍成為英國最大院商之一到來的不僅是香港電影的另一波關注及報道熱潮,同時更多的有心人也把目光鎖定在了林孝智的身上,於是乎,不久之後,另一件大爆料被捅了出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