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今年整體能賣30萬輛嗎?”
船夫哥這問的,旁邊陪同一起參觀的北倉區領導們是翹首以待。
檀錦程想了想道:“看這兩個月的銷量吧,如果這兩個月沒什麼變化的,應該是差不多的。”
很明顯的船夫哥問的是所有車型的總銷量,11月跟12月的銷量一般情況下都是逐步下降的,另外皮卡到年底銷量都一般的,很少會有消費者買輛皮卡車過年。
客車方麵的話這些訂單都是很穩定的,都是采用訂購方式的,基本上年初是多少就是多少了,年中的增長非常有限。
實際總數應該是絕對能超過30萬輛的,不過話不能說太滿,一旁陪同的領導們眼巴巴的看著,萬一沒達到那就丟臉了。
船夫哥不著痕跡的掃了掃身邊的人,不由得感歎道:“厲害啊,你們這個銷量能跟奧迪拚一拚了。”
還有半句話他沒說,跟BYD之間的差距也就大概10多萬輛了,BYD今年的銷量預期是45萬輛。
按照檀錦程這種大手筆的投入,今年第一年上市的悅馳A3作為S6的同級彆對手,表現實在太出色了。
這樣下去,如果BYD再不尋求突破,要不了幾年尉來的銷量就能夠趕上BYD了。
另外更不能忽視他們在皮卡車市場上份額的增長速度,還有今年發布的坦克300也是一款令人期待的新作。
如果是彆的主機廠商玩小眾賽道,其他的對手可能不需要多加理會,但是目前國內有兩家企業在小眾賽道上是玩得特彆好的,其中一家就是新興車企業尉來。
這些小眾賽道跟BYD都沒什麼大的競爭,不過最讓船夫哥忌憚的還是尉來旗下的兩款新能源汽車,目前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尉來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論口碑那一定是尉來第一。
一款A級車,一款中級SUV,新穎的設計語言,誠意十足的用料,內飾做得也很不錯,最主要的是在ES6身上看到了很多領先於同行的技術甚至於營銷手段。
在ES6正式開售之前,誰能想到居然還可以利用手機APP的方式來賣車,與互聯網完美的結合起來,尉來在互聯網領域又先天擁有很大的優勢。
而技術就更不用說了,電動汽車其實並非什麼新鮮事物,最為關鍵的就是技術突破,在技術上玩出一些新的花樣出來。
這就是尉來最可怕的地方,有技術又善於營銷,關鍵還有營銷資源。
放眼望去,整個國內汽車圈子以往的營銷套路都是以廣告還有合作的形式跟媒體互相結合,誰曾想這家夥直接買下媒體股份。
互聯網企業老總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互聯網思維是真的被他給活學活用了。
這絕對是BYD今後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之一啊。
“哪裡,我們的利潤哪裡敢跟奧迪比,路還很長著呢。”
年銷量30萬輛,確實可以跟奧迪,鈴木還有斯柯達等這些次級進口品牌拚一拚,但是檀錦程還沒有誇張到想跟他們拚利潤,一輛奧迪多少錢,一輛A1又是多少錢。
“彆謙虛,你們的成本控製做得很不錯,現在不賺錢不代表以後不賺錢。”
哪家企業都會對競品進行拆解分析,尉來如此,BYD也是如此,對外的宣傳營銷說出花來,在同行那裡其實都沒什麼秘密。
得益於長三角強大的產業鏈結構,另外還有皖豫等用工大省的助力,尉來汽車在成本控製這一塊做得是真的很不錯,核心零部件公司要麼有自營的,要麼就是入股合夥。
另外就是最為關鍵的是檀錦程兜裡有錢,最快60天的賬期給的還有現金,僅僅這一條就有很多供應鏈企業上趕著來找尉來合作,並且還能夠按尉來給出的質量要求生產。
“這個還早呢,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慢慢來。”
一家車企隻要成本控製能做好,生產出來的車子有利潤空間那就是沒問題的,特斯拉的電動跑車為什麼隨便賣賣,沒幾年就準備停產了,無非是他們成本控製失敗了。
任何一款產品,隻要他的毛利率是正向的,在銷量達到一個閥值之後都是可以賺錢的,很多企業的毛利潤跟淨利潤都非常的低,但同樣陽能夠賺得盆滿缽滿。
埃安S跟ES6現在不賺錢的原因隻不過是因為銷量不夠而已,不過目前所有的新能源車都不賺錢,賠本賺個吆喝而已。
相較而言的,悅馳A1的利潤率就非常的可觀了。
僅僅隻有一天的行程,船夫哥走馬觀花的參觀了尉來在北倉的工廠,研究院,在研究院裡還看到了不少他的老下屬,有一些甚至還有些麵熟。
整得船夫哥是又鬱悶了好一會兒,雖然這兩年處於收縮狀態的BYD日子不好過,不過不管怎麼說BYD依舊是國產自主品牌的一哥。
今年奇瑞的銷量應該是可以做到國產自主品牌裡老大的位置,不過奇瑞這家企業身上似乎缺少一種氣質,缺少那種能夠讓人打心眼裡認同他是老大的氣質。
論創新能力,論技術投研,論銷量,奇瑞都不比BYD差,這或許跟企業的創始人自身的氣質有著很大的關係吧。
拿尉來汽車來說,錦程個人的氣質就決定了這樣一家新興企業的氣質。
年輕,朝氣十足,充滿活力,也敢打敢拚,這一點無論是從大把砸錢,還是汽車的新穎的外觀都透露出來,尉來就是要做不一樣的車企。
船夫哥的氣質就決定了BYD的風格,加上這些年一路狂飆的架勢,加深了BYD是自主品牌老大的印象。
雖然沒有新能源大爆發之時那那樣的社會地位,但作為國產自主品牌老大的BYD老總親自來到北倉,引起的轟動效應還是不小的。
船夫哥要來肯定是提前知會的,這一點檀錦程可不太好跟上次小馬哥還有雷布斯來之時那麼的低調,第一時間就通知區裡了。
“北倉區麵積不大,不過對於投資建廠的話我們這邊還是比較便利的,歡迎王總來坐客考察。”
說話的是區裡的老大,歡迎酒會上老大把姿態放得很低,起身舉起酒杯朝王老板敬酒的同時說著好話,BYD這樣的企業無論是去哪裡落戶建廠,地方ZF都是歡迎的。
北倉區有尉來這個金鳳凰,重心肯定是在尉來身上,但是圍繞著金鳳凰吸引更多的車企投資客,來北倉區建廠自然是區裡樂意的。
迪子待遇一般,在打工者心目中的形象差了點兒,但是對於地方ZF來說可是很受歡迎的,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要比尉來更受歡迎一些。
尉來給的待遇太好,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其他的企業,也不是所有的老板都願意跟著趨勢提高員工待遇的,或者說這樣的老板居多。
是選擇一家還是選擇一群,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經濟形勢,地方ZF自有抉擇。
“是啊,剛剛您也看了,咱們這邊的梅山島還有春曉街道還是很適合建設汽車工廠的,離港口還有市區都不算遠,用地上也沒那麼麻煩,叔您如果將來有意再擴建新廠的話可以考慮考慮我們北倉。”
檀錦程是說客,沒辦法,有些事兒該做還是得做,另外車企抱團建廠在未來也是一種習慣。
記得前世的廬州,就有包括BYD,江淮,尉來還有大眾等多家車企入駐,資源上也能夠形成互補,檀錦程並不介意彆的主機廠商入駐北倉。
北倉區讓他當說客,他也樂見其成。
船夫哥有些意外的看了檀錦程一眼,除了大城市之外,這年頭還是比較習慣“一城一車”策略的,不明白這小子為什麼會幫當地ZF當說客,就不怕搶資源嗎?
不過有一說一,北倉區麵積雖然不大,但是這幾個島確實如他所言,真的很適合當汽車工廠,地皮便宜,ZF開明,交通便利以及產業鏈齊全。
不過BYD目前沒有建廠計劃,目前他們已經擁有了包括長安,深城以及湘城在內的整車生產基地,其中湘城生產基地是在2009年開始投產的,
計劃年產能30萬輛,跟長安生產基地一樣,總部深城生產基地的產能是35萬輛,95萬輛的產能目前完全夠了的,甚至有些過剩。
“這事兒好說,後麵我派個團隊過來考察一下,到時候麻煩檀總記得帶帶他們。”
檀錦程客氣的稱呼他一聲叔,但是在正式的場合他可不能太過隨意,至於說沒有建廠計劃那也無所謂,搞一個零部件公司也不是問題。
長三角這邊的汽車工業鏈確實是越來越豐富了,未來也要考慮一下這邊。
說起來尉來汽車現在也有四大整車生產基地,最早收購過來的湘城生產基地年產能5萬輛一直沒有擴充,主要是生產部分柴油款悅馳A1以及曆史遺留下來的帕傑羅。
帕傑羅這個一年賣不出去多少輛,現在車型越來越豐富,後麵檀錦程不打算做了,準備還給三菱,空出來的產能就用於填充悅馳A1不斷上升的銷量空間。
另外不起眼的常州生產基地主要用來生產客車以及叉車等其他一些小眾車型,叉車業務這也是跟BYD學的,不怎麼賺錢,但是能解決自身需求,至於產能的話同樣是5萬輛。
北倉總部是檀錦程最重視的,從2008年開始逐步投產的生產基地,目前產能是25萬輛,加上最新買下的春曉工廠20萬輛的年產能總計45萬輛的年產能。
規劃當中的北倉生產基地最終的年產能計劃是75萬輛。
至於說廬州還有滁州這兩地,由於距離比較近,尉來集團是把他們放在一起合並規劃的,同樣也非常的重要。
這兩地彙集了尉來的鋰電池生產基地,發動機工廠,皮卡生產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車工廠,一期規劃當中的產能同樣能達到20萬輛。
將來集團如果產能發生變化,主要也是圍繞著這兩地進行調整。
當然,這一切都還需要時間,主要還是要看明年的汽車銷量變化,如果明年尉來全年的銷量能夠達到40萬輛的預期,那麼也是可以跟BYD一樣做百萬產能規劃的。
BYD的百萬產能規劃從2003年算起用時七年,但是真正做到年銷量破百萬好像是用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