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簽重新整理 第13章朝會(2 / 2)

未簽斷更 喚醒宇宙 9974 字 10個月前

“父王,我隻是擔任武選官,並不與新兵比試。”

“以你的眼界,足以擔任此職,隻不過,這次演武事關重大,你還年輕,做個副官怎麼樣?”

“父王旨意,兒臣不敢違背。”

“好。”

天王季龍眼中流露出一絲欣慰,他自己征戰多年,殺伐無數,根本瞧不上那些白白嫩嫩的兒子,隻有此子入他法眼,隻不過...

天下事總是不隨人心意,即便到了他如今這個位置,仍然有一些難以改變的事情,就比如天命,老天給了他九個兒子,卻沒有一個可堪大用,日後這大位,算了,還是不想了,畢竟自己正值壯年,雖然年過四十,但是天王季龍覺得再活個四十年不成問題,這幾個兒子不行,再生唄。

“大司馬何在?”

“臣在。”

新任大司馬,張舉急忙出列。

“你是朝廷司馬,主管兵馬之事,武選主官可有中意之人?”

“啟稟天王,臣想推薦王塚宰擔任此職,王塚宰身為首輔,又是沙場老將,擔任武選主官一職理所應當,隻是...”

新任大司馬張舉故意停頓,轉頭瞅了瞅已經年邁的王陽。

“大殿之上,你我君臣之間,有何話不能直說?”

“啟稟天王,隻是王塚宰年邁,若是為了此事勞累奔波,累壞了身體,豈不是朝廷之不幸,國家之損失,我願替王塚宰走這一遭。”

新任大司馬張舉一番話,頓時令大殿內的朝臣們議論紛紛,大司馬張舉的話是什麼意思?明擺著和大塚宰王陽相爭?那可是跟隨世龍大帝征戰中原的二十舊部,如今二十舊部兵強馬壯,樹大根深,大司馬有什麼倚仗,居然敢和二十舊部抗衡?

當然是天龍季龍授意。

廢除九卿製度,削弱各部地方實權,分化各部高層實權,加強地方州郡管製,這一連串的旨意難道你沒看出來麼?

天王季龍這是要削藩了。

削藩...

以前,瀚海帝國各部各自為政,軍政一體,每年隻要按期朝貢一定的稅賦即可,如今不一樣了,瀚海帝國各地州郡官職皆按六部二十四司新製,地方官員由朝廷六部直接任免,朝廷六部又分工不同,這樣的話,瀚海帝國各部對自己州郡內的事務已經做不到一言堂了,明白了嗎?

一些年紀大的官員給年輕尚輕的新貴們普及官場學問。

那這和黨爭有什麼關係?

你是不是傻?

以往的時候,瀚海帝國各部手握實權,尤其是那些將軍,動輒帶刀入殿,以後,這樣的事兒恐怕不會有了,官製改革之後,雖然瀚海帝國各部軍權沒有被削,但是軍政從此分家,錢糧由朝廷接管,甚至軍伍之中都會被朝廷安插進新人,沒有錢糧,再厲害的兵馬也是沒了爪牙的野獸,不早早學著抱團取暖,難道等哪天天威降臨,再去求爺爺告奶奶麼?

我說你小子是如何進的這大殿的?

平時看你挺機靈的,今兒怎麼愚蠢至極?

嘿嘿...

昨晚喝多了,還沒醒酒呢,剛剛太監的話一個字沒聽見。

你...

族叔,你可知道清歡閣來了一個絕世美女,那模樣,那身段,那嗓音,那眼神,簡直是人間尤物啊。

族叔,你不知道...

閉嘴,今日可是天王下詔的日子。

你若是想找死,儘管大聲喧嘩,看看是你的脖子硬,還是禁軍的刀硬,老人看著眼前子承父業的年輕官員,搖了搖頭,心想,一代不如一代啊。

天王季龍輕拍龍椅扶手,看著滿殿朝臣。

“王塚宰,你意下如何?”

“啟稟天王,微臣雖年逾五十,但是眼不花,耳不鳴,腿腳還算利索,武選主官一職想來還能勝任。”

新任大塚宰,王陽是二十舊部的領頭人,而且是世龍大帝征戰中原的先鋒大將,部族兵強馬壯,就連天王季龍也要忌憚三分。

這時,一個誰都沒想到的人站了出來。

“啟稟天王,臣有話要說。”

新任大宗伯,劉準諫言。

新任大宗伯劉準,按照以往九卿之製的話,最多掌管宗室親貴的禮儀製度等,而今,大大不同,新製削弱宗室親貴以及地方部族實權,大大增加了六部主官的權利,雖然人沒變,但是官帽子變了,有的變大了,有的變小了,可大多數還是變大了。

新任大宗伯劉準不僅管著宗室親貴的禮儀規矩,如今更是掌管天下萬民的禮儀規矩。

從古到今,幾千年的王朝更替,何時不是禮儀規矩最重。

也許有人說禮儀規矩不如律法森嚴,不會要人命,那是你不知道禮儀規矩有時比要人命還厲害,就像鈍刀子割肉,真疼。

“大宗伯有何話說?”

原本以武立國以武治國的天王季龍,今日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聽一聽自己封的大宗伯接下來要說的話。

“啟稟天王,天王以武立國以武治國,功蓋千秋,名震四海,此次演武可以說是瀚海帝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演武,如此盛事,武選主官必須能威震群雄,若是被世人小看了,豈不是有損天朝之威,天王之威,更何況,大塚宰乃首輔大臣,做武選主官理所應當,其他人又怎麼能僭越行事呢?”

新任大宗伯劉準一番話,有禮有據,先是拍了幾個龍屁,然後又捧高了首輔大臣的位置,最後又暗諷他人不應該有僭越之嫌,這一番話下來,不僅讓滿殿朝臣刮目相看,更是讓人覺得六部主官果然沒有一個簡單的,哪個不是聰明窩裡拚殺出來的良臣良將。

真是小看了這些讀書人,平日裡殺隻雞都費勁,如今在這大殿之上,幾句話殺得有心人冷汗直流,若是天王季龍真得認為有人有了僭越之嫌,估計那人離死就真得不遠了。

天王季龍眯著眼看著大殿之中群臣的勾心鬥角,臉上顯得陰沉如水,心中甭提多高興了。

心想。

讀書人原來這麼厲害?

以前怎麼沒有察覺呢?

難道是因為自己手裡的刀太快了?

就像十年之前那次,天王季龍剛剛出了宮門,一刀將一個三品士大夫砍死,鮮血染紅了宮門,隻記得太監宮女忙著潑水洗地,渾然忘了那群直愣愣看著自己的讀書人。

“大宗伯掌管天下禮製,自然知道安排何人更為適宜,朕效仿三皇五帝,以禮法治天下,當然不允許有人僭越行事,既然如此,此次武選主官就由大塚宰王陽擔任,武選副官由大司馬張舉和禁軍將軍石憫擔任。”

“謝天王隆恩。”

三人跪謝天王隆恩。

大太監宋寶光再次站出來,清了清嗓子。

“天王有旨,賜天龍寺方丈浮屠大國師之位,僧正之職,掌管天下僧尼之事,佛道辯論由大宗伯劉準負責主持。”

又一道朝臣皆知的旨意,隻不過比早早得知的消息多了一部分。

掌管天下僧尼之事?豈不是和尚群裡的禿頭皇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