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意思,李基如何不懂?
從方方麵麵推斷,陶謙都沒有膽量,更沒有理由敢對劉備下手是一回事。
可世間從來不缺意外……
人心之複雜,更不是三言兩語都能道清的。
或陶謙徹底想不開,一心就準備抱著劉備同歸於儘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李基自然也是有所準備,輕笑著解釋道。
“亮兒多慮了,臨行前我曾交待主公:若是陶恭祖不允騎兵隨行護衛進城,可讓時刻貼身護衛的幼平佯做堅決反對,然後借故留在城外就是了。”
“且即便是入了城,幼平會時時貼身護衛,不可飲酒,於城中安頓的騎兵也需時刻保持警惕。”
在劉備親至下邳城表明願意進城的情況下,陶謙假如不允許護衛劉備的騎兵入城,其心可誅。
不管是單純的蠢,還是一味的壞,都可誅之。
劉備以真誠與陶謙相交,理應也換回真誠。
可若是陶謙想玩套路,自有李基為其準備套路。
而得了李基這麼一番解釋,諸葛亮略微思索也覺得無甚風險。
關鍵是劉備隻要願意聽從李基的交代,沒有一味地強行孤身入城,便不會有什麼風險。
旋即,李基起身走到了擺在了營帳之中的沙盤,俯視著具現化的徐州局勢。
據探子回報,在下邳國以北的東海郡內曹軍兵力應有八萬餘,除此之外還有袁紹所派遣而來的朱靈所率領的一萬精銳。
在徐州西側,袁術劍指徐州的態勢已經相當明顯,豫州各郡的兵力錢糧正在不斷集中沛國。
不過與劉備的出兵速度相比,即便袁術提前在沛國屯兵五萬,但籌備好所有的出兵事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短則七八天,長則十天半個月,才能真正出兵。
與之相對,由李基所率領的大軍距離下邳城還有五日路程。
“主公已說服陶謙,內憂已平,諸位以為打一個時間差如何?”
“先攻曹操,後禦袁術。”
李基手指沙盤,大袖一揮,提出著自己的觀點。
“老師是想趁袁軍尚未真正進攻彭城之前,合徐州兵力,一舉先平了曹賊?”龐統問道。
“曹賊率領大軍正盤踞於東海郡內觀望,距離下邳城不遠,行軍時間來說……來得及。”徐庶分析道。
司馬懿搖了搖頭,反駁道。
“就怕曹操畏皇叔與老師的威勢,轉攻為守,拒不應戰,一味牽製我軍兵力,給袁術爭取攻下彭城的時機,屆時再想退回下邳城援助彭城可就麻煩了。”
這無疑也是徐州所麵臨的主要困境所在。
徐州連戰連敗下,彭城與下邳都不能再丟了。
且曹軍士氣正盛,徐州軍士氣渙散,袁曹兩家的兵力也遠在劉陶之上的同時,還能分彆對下邳城、彭城發起進攻。
守,過於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