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李基驟然開口道。
“曹孟德,我等縱死亦是為匡扶漢室而死,稟承仁德而死,我主便是報仇又如何會違背仁德之念?”
這一句,斬釘截鐵。
因為旁人或許不清楚,但在原軌跡中因關羽、張飛之死,劉備不惜傾儘國力興兵向東吳報仇,卻也並沒有過屠城記錄。
至死,劉備也沒有違背仁德之念,將憤怒與怨恨發泄在東吳百姓的身上。
而在李基話音落下的同時,張飛那如奔雷似的聲音也跟著在後方響了起來,大吼道。
“放你娘的狗屁!你個曹賊用你爹當借口屠城劫掠,你爹在九泉之下知道不?死傷的百姓到了九泉下,你以為你爹能討得了好?”
“說不準你在徐州猛猛殺,你爹在九泉下則是被猛猛地報複折磨,你可真是個大孝子。”
這一番粗鄙不堪的言論,讓曹操的臉上不禁浮現出幾分怒意,看向著張飛所在的方向,恨不得將張飛的那張嘴給撕了。
不過被李基與張飛這麼打岔了一下,劉備壓下著心中的擔憂,高聲道。
“曹操,遑論你再如何巧舌如簧,也難掩你所犯下的滔天惡行……”
頓了頓,劉備驟然拔劍而出,道。
“備為漢室宗親,豈能與你這般奸賊為伍為友?”
下一刻,當著雙方大軍,劉備揮劍斬下了一截衣袍,然後棄擲在了地上,宣布道。
“今日,吾與曹操割袍斷義,與其僅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誅此賊,當如此袍!”
這鏗鏘之言一出,所表明的不僅是立場,更是讓麾下將士們的士氣為之一振。
“好好好!”
原本還準備利用劉備的性子拖延一段時間的曹操見狀,沉著臉地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便沙場見高低吧。”
旋即,劉備與曹操兩方都分彆退回到中軍之內。
而在回到中軍後,劉備也不逞強,轉而將令旗交給了李基,道。
“子坤,大軍的指揮便交給你了。”
“必不負主公之托。”
李基應聲接過令旗,然後與劉備一並上了提前準備好的戰車。
此番的劉曹兩方所處的地域,整體是平整的平原地帶。
劉備一方的兵力約為十萬,曹操一方的兵力則是為五萬本部,以及被布置在東側拱衛側翼的一萬袁紹軍精銳。
不過由於西側臨近沂水,對於弱勢方的有著一定的優勢,可以讓大軍的一處側翼天然處於地形的保護中。
十萬對六萬。
兵力上,無疑是李基占優。
而李基在此前的戰前談話中,也借機細細觀察了一番對麵的軍陣布置,心中暗自升起了幾個判斷。
隨著令旗揮動,劉備一方的三軍齊齊開始推進。
這一幕看在曹操眼中,讓曹操的眉頭一皺。
“一開始就全軍壓上?是自信?還是不知兵?”
曹操無疑更偏向於前者,且也清楚以劉備對李基的信任程度,此刻指揮著大軍的應該是李子坤。
在荊州一戰中,李子坤以弱勢兵力在正麵戰場上完勝袁術,已是名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