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被世人視為一介謀士,明白李基乃是真真切切的帥才。“子坤,既不能為友,為敵也是人生快意,那便一戰吧。”
曹操無聲地道了句,然後直接指揮著大軍收縮陣勢,擺出了守勢。
而隨著兩軍的距離不斷拉近,抵達弓箭手的拋射箭雨範圍。
一幕幕箭雨不斷在雙方的軍陣內升起,如同雨打芭蕉般落在對方的前軍。
“叮叮叮!”
箭矢與盾牌的碰觸,發出著一連串密密麻麻的聲響。
三波箭雨過後,雙方負傷者寥寥無幾。
這讓李基的眼睛忍不住微微一眯。
曹操的臨戰指揮能力,顯然不是袁術所能相提並論的。
這常規的箭雨試探下,幾無一絲破綻出現。
這既說明著青州軍的訓練有素,又與曹操的臨陣指揮能力息息相關。
若是以棋子而論,士卒精良與否代表著棋子本身的戰力,但一枚枚棋子之間的如何配合卻完全是依靠著指揮者的能力。
身處於人頭湧湧的軍陣內,士卒本身再如何優秀,實則也是不知道戰場整體的走向,全憑著統帥的指揮做出一係列的應對。
李基是這個感覺,曹操又何嘗不是?
即便曹操本身已經足夠高估李基了,但依然難以想象李基到底是怎麼做到在精通治政、謀略的情況下,還擁有如此高明的臨陣指揮能力。
‘世間……怎會有這般的全才?’
曹操暗自感歎了一句,內心卻是忍不住沉了下去。
李基越是厲害,那麼曹操所麵臨的困境無疑就會越棘手。
又是三波箭雨過後,曹操與李基不約而同地選擇停止這種無意義的試探,保存弓兵的臂力。
弓兵的訓練難度極高,開弓對雙臂之力的要求極高,僅次於大盾兵。
一般而言,即便是優秀的弓兵連續射了十輪到十五輪左右,雙臂就會陷入到脫力狀態,需要一定時間的緩解才能恢複戰力。
所以,與其在這種意義不大的試探中繼續浪費弓兵的臂力,李基與曹操都下意識地選擇了停止。
隻是這不約而同的整齊舉止,讓李基在心中生出了一絲怪異感之餘,指揮著前軍開始前壓,中軍與後軍則停在原地壓陣。
在激昂的鼓聲中。
前軍一步步地繼續往著曹軍逼近。
魏延、周泰分彆為前軍主將,率領著前軍朝著曹軍猛攻而去。
隻是曹軍前軍整體依然保持著防守的狀態,以一麵麵大盾作為掩護,不斷抵擋著前方的攻勢。
雙方的碰撞持續了整整一刻鐘,傷亡並不大。
即便周泰身先士卒地攻破了一角,卻也被夏侯惇給阻攔了下來,沒有能夠擴大擾亂的曹軍前軍。
曹軍的龜縮之態,沒有出乎李基的預料。
布置在前軍的將士,往往也是最為精銳的部分,顯然不是這麼容易攻破的。
這種情況,有幾分類似當年袁術領兵進攻李基之時。
即便一方占有兵力優勢,想要正麵突破前軍也是極難,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從側翼攻進去,擾亂對方的陣型。
這讓李基的目光一轉,看向著由朱靈所率領的袁紹精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