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義父的關心,今天基本就是間歇性的低燒了,狀態好多了。)
李基陷入沉思之中,拇指摩挲著扇骨,暗自推演著曹袁之爭對天下大勢的影響。
如今,在曹操做好了一係列準備下奇襲後方空虛的冀州,若無天降猛人力挽狂瀾,渤海郡易主可以說是必然的。
甚至在李基看來,憑借著曹操的能力在袁紹反應過來之前,卷席整個冀州南部都不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來,或許在正麵戰場上袁紹對曹操尚且有明顯的兵力優勢,但在戰略的層麵,袁紹將處於極其不利的局勢。
渤海郡是袁紹的根基所在,失了渤海郡,近乎就是斷了袁紹大半的錢糧來源。
而袁紹實則上控製冀州全境以及名義上收攏並州,尙不過是半年來的事情,再兼之韓馥之死引起了大量的不滿。
且袁紹控製冀州全境,實質上也未能補充到多少錢糧,在對峙了一年左右的界橋之戰中,韓馥幾乎已經耗儘了所能調動的錢糧。
所以被偷襲了渤海郡的袁紹,無形中與被打中了七寸的蛇沒什麼區彆。
也正是因此,李基始終認為曹操隻要能夠在袁紹的第一波反撲下站穩腳跟。
那麼在曹操奪取了渤海郡錢糧,以及背後還有青州源源不斷輸血的情況下。
拖下去,曹操無疑有著極大的勝算!
對於李基而言,袁紹與曹操哪一方壯大都不利於己方,最好的結果便是兩敗俱傷。
而如今在琅琊國內的孫策一部,以及在幽州中被劉虞托付了兵力的趙雲,無疑有著從南北兩個方向影響戰局的能力。
當然,劉虞的個性始終是保守為主,注定了趙雲能夠調動反攻冀州的幽州兵馬不會多,孫策手中也不過是兩萬之數。
這等兵力,充當漁翁遠遠不足以一槌定音,但想要攪局的話,還是能辦得到的。
若是在曹袁兩家激戰之際,由趙雲或孫策襲擊後方,都將能給戰局帶來巨大的影響。
所以,劉備所做出的判斷不失可行。
隻是李基對於曹操的奸詐果斷無疑也有著清晰的認知,曹操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覺悟,但絕不是盲目的賭徒。
李基緩緩地開口道。
“主公所言不失為良策,可青州的空虛,來自徐州方向的威脅,必然也會被曹操考量在內。”
“即便曹操孤注一擲,荀彧、荀攸、戲誌才等多謀之士,也必然會有所準備。”
劉備的眉頭微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即便劉備對於曹操的暴虐屠城之舉厭惡至極,但也不得不承認世人都小看了他曹孟德。
在大漢局勢呈現劉袁相爭的情況下,誰人都沒有料到攪動著天下大勢的居然是占著貧瘠青州的曹操,將當世大半的諸侯都拉入了一個漩渦之中。
而曹操更是屢屢死中求活,火中取栗一般,居然開始謀求冀州。
若是真讓曹操敗了袁紹,袁術被曹操出賣而敗,那麼煊赫一時的袁氏無形中與被曹操所一手終結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