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簾輕輕卷起,自裡頭探出一隻蒼白而瘦削的手,按在繡著福祿壽模糊紋路的綴布上。
竹簾背後,青年的五官晦暗不明,隱沒在昏暗中。令庭院中的眾人瞧不清他的長相。
他並不跨出門檻,隻是站在竹簾背後。
“我怎麼記得,太祖發下這道禁令,乃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可是幾十年前,肅皇帝在位的時候,便有意開恩於東南罪民。凡是拖欠了東南珠稅的百姓,第一次被府衙查處追緝的時候,隻要按時補上昔年缺漏的海珠,便不必被被府衙懲治。”
青年頓了一頓,眼神越過院中眾人,飛絮一般自李窈肩上擦過,停在了她身後的男子身上。
“李兄,是否有這麼一則典令?”
李宴皺起的眉頭微鬆,頗有些驚異地打量了青年一眼。
“我也記得,似是有這麼一道典令,出自《大元典令·海誌》第五篇。”
“我呸!”
陳二急了,衝著西廂房中的青年嚷嚷起來,“你以為你誰啊,當自己是口銜天憲的京中貴人啊!隨口編一條典令就想讓老子信,當老子是傻子?由著你玩?算什麼東西?!”
李窈站在原地,微微一窘,心說這次陳二罵得······著實精準。
他罵的這人,雖然不算是口銜天憲,隨口便能更改天下律法的帝王,可也是當今陛下與元後的嫡子,實打實的東宮儲君。
幾十年前在位的肅皇帝,便是他的祖父。
如今大鏖邊牆之內,北至遼東,南至廣嶺,未來有可能握持神器,有資格隨口號令天下律法的人,也就是他了。
再看陳二時,李窈便覺得這家夥身上罩了層黑光,是一副遲早要倒黴的相兒。
“我是什麼人,大人無須在意。隻是太祖禁令在前,肅皇帝法令在後。此一前一後,裡頭的文章可就大了去了。大人你肝膽橫生,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不怕,不要緊。”
竹簾後的人微微一笑,掃視院中其餘灰衣小吏,“隻是今日同來的諸位,可要好好想想,若是不怕被治一個蔑視先帝的罪名,隻管將李兄帶走就是。”
元岐的聲音清清朗朗,似一道長鞭穿過竹簾跨過庭院,啪一聲抽在陳二臉上,令得他那張膛紅色的臉唰地褪了色。
兩個本欲推開李窈的灰衣小吏,就那麼僵在那裡,彼此遞著眼色,誰也沒膽再去碰她一片衣角。
此時正午剛過。
有不知名的鳥雀,棲息在高處的枝頭上鳴叫。遠處長街上競相傳來婦人呼喚家中兒女回家吃飯的聲音。
整個青原鎮,隻有這一處地方,安靜到近乎古怪。
“宴郎,窈娘!怎麼了?!聽說陳癩子欺負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