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無法抵擋的高空轟炸(1 / 2)

語言表達環節,秭小偉必然能拿滿分。

高婷婷這種從小接受播音主持培訓,拿了各級證書的學生。

從學校到工作都會得到很多登台露臉,公開講話的機會。

這是種能夠快速獲得關注的技能。

教師們則能把這種能力拉滿。

而且秭小偉還不是科班那種有點做作的誇張表情+字正腔圓。

特彆隨和的展開忽悠嘴臉:

“我曾經讀過四年大學本科中文係,然後工作了幾年,最後還是按照自己對園林園藝的喜愛,重新考取這份可以陪伴花草的學業,而恰恰是在學院迎新的導師講話中,我才意識到園林園藝是充分溝通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最佳媒介……”

普通的教學會議室,中間一圈橢圓形會議桌的形式。

坐在桌邊的十幾位,不是院係領導,就是老教授。

這會兒除了有點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個年輕人和其他學生有這麼大區彆。

主要還是這份順手就把園林園藝誇得頂呱呱的王婆賣瓜,讓大家都很受用。

其實這對賣課功底,不過是基本操作。

甚至銜接得天衣無縫:“……那麼小到一座花園,大到一座城市,都是效法自然、公於天下的同理……”

這八個字,就是整個農學院以前的校訓啊!

捧著筆記本電腦的周林鵬已經亞麻呆了,大家天天都從教學樓前麵的校訓碑前麵走過,從來都沒琢磨過這幾個字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口號而已。

可在秭小偉這個前中文係畢業生手裡,就是他把園林園藝這種普通人眼中的小花園,跟城市規劃聯係起來的理論橋梁。

周老已經滿意的抬手輕輕拍了幾下。

那必須不能讓老領導單獨拍手手,會議室裡的掌聲立刻跟隨響起。

雖然有些人還不知道為什麼。

農藝的一切,都是從大自然而來,而大自然的一切,都應該為天下公有。

這是種把農業、農藝、園林園藝都推到天下為公的高度。

也許在設立農學院的時候,先驅們就帶著這樣的初衷。

但隨著科技深入,分支領域越來越龐大,沒準兒就淡忘了。

這是覺悟,是高度。

很明顯,園林園藝的院長也是個技術派,除了行政工作專攻蔬菜類的國內頂級專家。

表情就是這從哪裡挖出來的金疙瘩,這玩意兒我教不了啊。

聊基因工程我在行,談人文規劃就有點哎哎哎……

得搖人,悄悄低頭劃拉手機。

秭小偉的肢體語言配合,輕重緩急的注意到所有人反應,調整自己的語速跟表述重點。

儘可能讓所有不同學科的都能明白:“正是走在依山而立的校園,天天遠眺仙氣繚繞的群山,印證著目前正在大力推動提倡的園林型城市這個發展方向,那麼對我們的學業有什麼樣的指引跟借鑒呢,所以帶著這種思考,我們開始積極探索更能夠緊扣時代脈搏的學術方向……”

灑脫的對旁邊打個響指,周林鵬都呆呆了,還是那個女生狠狠踩他一腳,才連忙點擊連接會議室大屏幕的筆記本PPT。

唉,白領打工人有幾個不擅長做PPT呢,堪稱職場噩夢。

但這份功力展現到校園就顯得格外清新漂亮。

更方便了秭小偉對整個架構非常簡潔清晰的排列傳遞:

“這是粵東大灣區的經典案例,環湖形成多個中心城區,每個城區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譬如這是中心公園,周圍科研辦公、文化藝術、綜合服務、生活居住、行政管理各司其職,光是這座中心城區,就耗費了十多家園林園藝機構,前後近二十年的努力,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上升到這個高度,嘗試去偽存真的來改造我們的案例,我想這整個過程,將會是我們植物培育專業,園林規劃、園藝設計等相關知識的全麵學習實踐……”

他簡直就像是某個招標現場的業務經理,口若懸河的抓住了現場所有“評審”的注意力:

“綜上所述,山湖模式應該是現在廣受好評,在沿海地區得到諸多推廣的優秀樣板,那能不能為西南地區所用,為江州所用呢?”

現在百多寸的教學大屏幕在教室跟科研辦公室都普及得很方便。

接二連三的老師、教授、課題組、教研人員都在悄悄進來。

連門口都站滿了!

其實都聽懂了。

你真是個大一學生嗎?

你這是借著城市規劃級彆的大課題,在推動教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