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行擴充事(2 / 2)

原先沈陽遼陽、開原鐵嶺、海州蓋州等地的漢民都被八旗充作包衣奴才,塞進莊園裡當苦力。不能乾活的老頭老太早就被餓死了,所以剩下的都是壯丁健婦和小孩。

“知道我是誰不?”

聽到這個問題後,乾瘦中年人愣了一下,巴結著回道:“斬殺代善韃子的李將軍。將軍是成梁大帥的世兄弟,那我得稱將軍李爺爺。”

被叫爺爺後,李昊笑了下,然後問道:“此戰過後,我大概能分到一個所城的防區,若是你們願意過來,我給你們每個壯丁四十畝地,以丁授田,不以戶計。你們可願到我的地盤屯田?”

遼東鎮的編製是足夠的,但是地盤都被建奴給占了,因此副總兵、參將、遊擊這些原先駐守一協、一路、一衛的高級將領所轄防區都很小。

好在天啟二年,遼西走廊的原住軍戶往關內逃了一次,前幾天又逃了一次,因此空著的耕地多的是,根本不怕沒地兒種。

“四十畝?”乾瘦中年人先是大喜,然後迅速反應過來,“我們繳納的子粒糧是不是也比其他軍戶多?”

世上哪有白掉的大餅,一個壯丁四十畝地,就是粗種薄收,也夠養活一家子了。

所以乾瘦中年人立馬意識到可能還有其他條件。

“子粒糧、冬操這些和正常軍戶一樣,其他軍戶乾啥,你們也乾啥。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你們每年繳納五六石左右的豆料,或者一百五十束草料。”

在軍戶體製裡,一束草就是十五斤草料,這是個計量單位。

這五位剃頭漢民都沉默了,一個能打的將軍固然能提供一定的安全保證,而且四十畝地也挺誘惑人,可這繳納的豆料草料也實在有點多。

這幾位相互看了幾眼,都下不了決心。

於是乾瘦中年人試探問道:“李爺爺,這等於是每個壯丁養半年的馬,要乾的活實在有點多,能不能稍微減一點,比如三、四石的豆料,一百束上下的草料。”

能駝人的軍馬每月消耗一石左右豆料外加四百多斤的草料。

李昊擺擺手,“就是這個數,沒有商量的餘地。不過我能給你們軍戶提供耕牛、騾子等牲畜,農具也由我的墩軍家裡出,今年到開春時,我都會為你們提供口糧,三口之家一月一石,保證你們活下去。”

為了養活數量龐大的軍馬,也隻能讓屯軍分擔養馬的支出。

李昊其實想搞成後金那樣的莊園製度,但害怕這群人受不了壓迫,又逃回老奴那邊或者跑到其他明將的軍屯區,所以還是按軍屯的辦法招募馬戶。

隻要這種軍戶招的多,戰馬的問題總能解決。

“李爺爺,可否容我等回去之後再商議商議?”

李昊想了想,“最遲在這次建奴退了之後,你們就要給我確定答複。我過段時間會去關門招軍戶,你們考慮的遲了就沒地兒了。楊世功,找五石糧食,送給他們當口糧。”

給這剃頭漢民講明白之後,李將軍派家丁給他們送了一點口糧,然後打發他們離開。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