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兵朱梅的調令沒有下來,擅自上城可能會被斥責下來。
“包衣奴才的腦袋也是人頭,還分什麼真韃假韃。”
城外的廝殺呐喊聲已經響了起來,李昊站起身子,拎著兩柄等身長斧就往城牆上衝。
去遲了,人頭就沒了。
李昊的名下的兵都站起來,帶好鐵盔拿起武器跟著往上走。
其他千總、把總名下的一些營兵也受到鼓舞,準備一齊去城頭打韃子,但被朱梅派來負責秩序的家丁喝止了,他們不敢勸阻李將軍,隻敢管這些營兵。
到城上後,城外處處烽煙的大場麵才映入李昊眼中。
上百輛擋箭盾車分四列,間隔七八步,擺在護城河的那條大溝前。穿甲旗丁每三人一組躲在盾車後,第一列旗丁瞅著時機往城牆上射箭。
這種盾車是兩輪正廂車,大概相當於兩輪架子車上橫了塊方木板,為了抵禦大明的輕型火炮,後金盾車的擋板都加固到了五到六寸,也就是十五到十八厘米,加上擋板,盾車總重可達一千斤。
為了增強防護,阻止火箭,擋板還會包牛皮或鐵皮。
本來這種重型盾車不方便運轉,但孫承宗大力發展車營後,為了方便戰車往來,遼鎮專門修繕了驛道,正好便宜了後金。
大明車營能去的地方,後金的重型盾車也能去。
一千多名包衣奴才,爬附在射箭旗丁和盾車後的地麵上。目測每輛盾車後麵趴了十二三人,為了給旗丁讓開射箭的空間,這些包衣奴才時不時就得動彈一下。旗丁射完箭縮回去後,他們才重新躲好。
等到旗手韃子揮舞兩黃旗的旗幟,第一列盾車後的包衣奴才就舉著腰刀往城牆腳的勾梯下衝,第二列第三列的包衣奴才依次往前挪位置。
二三十架勾梯已經勾到了垛牆上,隔幾口氣就有包衣奴才從勾梯上冒頭,城牆上的明兵除了放炮、射箭的,基本上都守在勾梯一圈,用刀槍將登城包衣奴才捅死。
北城牆之上局勢還算穩定,隻是西側兩個敵台之間有幾十名包衣奴才扛著木板在鑿城牆,鄧茂林正帶上百名營兵處理那群包衣,火油、糞汁兒什麼的使勁兒往下潑。
下頜處蓄滿美髯的朱梅倒挺樂觀,被家丁提醒李昊上城後,笑嗬嗬對李將軍道:
“天穹老弟要不還是去下麵歇著?這兩黃旗還沒有出死力,穿兩層甲的巴牙喇還沒出現呢,這會子我們守著就夠了。等巴牙喇們爬梯子時,天穹老弟再上來鎮場麵。”
“沒事兒,我砍我的,包衣奴才的人頭也是人頭嘛!要是哪段撐不住了,招呼我。”
李昊向他要了西側最靠近炮台的那處敵台,因為那邊明顯是韃子重點進攻區域。
帶人趕到後,他命其他明兵讓開,然後一斧掄圓,將城牆上僅剩的一名包衣劈成兩截。
趁著後麵的包衣沒有爬上來,李將軍朝著城下大喊:“砍死代善的就是我,努爾哈赤,你敢來這兒為兒子報仇嗎?”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