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主打惡心努爾哈赤(1 / 2)

李將軍的求戰沒有得到建奴的回應,反倒是惹上來一輪拋射的弓箭。

這輪箭有十三、十四枚,不是大清弓對應的那種鈹箭,是正常的大捎弓用的羽毛箭。

清弓用的鈹箭與明軍用的羽毛箭不同之處在於重量,鈹箭可達三到四兩重,而羽毛箭最重才是二兩,正常重量則是一兩多一點。

換成國際單位,鈹箭的重量就是八九十克到一百二三十克,羽毛箭正常三四十克。

因為過重,所以鈹箭隻在距敵三四十步以內射出,而且正常隻有平射。具體打法則是步射列陣在三十步左右,用五力弓,也就是百磅左右的大清弓,騎射則在距敵十步左右射出,十步的距離最能發揮出威力來,用三力弓,即六七十磅的小型清弓。

值得一提的是,清弓的力數與鈹箭的重量成正相關,按後世的數據算,就是一磅弓力對應一點四或一點六克箭重。

這輪拋射上來的羽毛箭,顯然是八旗的包衣奴才的傑作,因為八旗旗丁在日常訓練時,用的是一百四十磅的超重清弓,他們瞧不上大捎弓和羽毛箭這種一力的小弓。

李昊左右一閃,躲過了這輪箭雨。

有營兵探出頭瞄了一眼,立刻閃頭回來,稟告道:“將軍,八旗們不知從哪裡調來了一批會使弓的包衣奴才,我望見還有帶弓的包衣正往前趕。”

後金的包衣和旗丁非常好辨認,身穿四色布麵甲和劄甲的便是旗丁,除此以外亂穿棉甲、繳獲自明軍的直身式鐵甲的,都是包衣奴才。

閒了很久的大小曹開始活躍起來,曹文詔喝令城上的營兵找來二三十個刀牌手,也就是配置盾牌和腰刀的營兵,大致結成了盾陣,護住了李將軍,以防更多的冷箭射上來。

曹變蛟則命手下營兵拿來了一把大捎弓,在垛口處探了探頭觀察了局勢後,也學著往下射箭。

在此期間,李昊等人所處的敵台沒有旗丁爬上來,倒是羽毛箭射了四五輪,然後動靜越來越小。

“大韃子正在用鞭子抽小韃子,但沒人往城下衝。看樣子兩黃旗、正紅旗、兩藍旗的旗丁們服氣了,不敢再冒犯李爺天威。”

有營兵探出頭,向李將軍回稟城下的局勢。

也是,今天午後惡戰了一場,幾個旗的旗丁輪流上,準備拿車輪戰耗死李昊,可戰死上百旗丁後,城下韃子們也被打的沒脾氣了。

寧肯挨鞭子,也不願爬梯子。

“他們正在燒屍體,韃子的進攻應該沒了。你們幾個過來,找油準備燒梯子。”

在垛口處射箭的曹變蛟觀察到了八旗的新動作,焚燒屍體是八旗兵準備撤退的標誌,於是吩咐手下營兵準備毀梯。

在之前的時間裡,毀壞勾梯是很危險的行為,因為城下盾車後清弓射手就瞄著垛口處探出頭的明兵,第一排盾車後的旗丁所用的都是步射清弓,探頭就等於挨一支鈹箭。

再加上勾梯梯頭一般都要包鐵,明兵在城牆內也不好處理,所以除了澆油使之變滑外,毀壞勾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扔石頭砸橫杆。

“苟全忠,你用滿語和漢語告訴城下韃子與包衣,表明我黃太吉世爺爺的身份,然後勸降,若是有旗丁或包衣願意投降我的,我給一個丁口四十畝地。”

後金用的便是計丁授田,每個丁口給三十畝田,李昊偏偏高出十畝來,這條件吸引不了八旗旗丁,但對一些包衣很有誘惑力,雖說不能引起包衣的臨陣倒戈,但能讓旗丁多幾分提防奴才逃亡的心思。

畢竟後金那邊物資實在太匱乏了,旗丁們還能有保障,包衣們就怎麼湊合怎麼來,油鹽醬醋茶樣樣都缺,要是有包衣回去宣揚一番四十畝的授田政策,指不定就有一些受不了的漢民奴才逃到遼西這邊來。

這點主打的就是惡心努爾哈赤。

苟全忠得令,先用漢語講了一遍,然後用滿語嘰裡咕嚕喊了一通。

沒想到城下居然有回應,有旗丁有滿語大聲呼喊回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