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是說也許,說不定千百年後我這本遊記還能僥幸留存呢。”
“到時候也可以給後人看看我們這一輩的江湖豪情。”
易東山說這話的時候,眼中閃出向往的光澤。
“隻恨人生如水,東去不回,貪韶華易逝,總歸要留點什麼吧。”
陳澈循著易東山的目光看向了夜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聽到易東山的感慨,陳澈不禁想到了這句。
易東山聽到,眼中閃過幾分驚訝。
這句詩雖然說不是很應景,但論意境倒也十分貼切。
而且這詩雖然隻有寥寥兩句,但對仗工整,意境不俗,足以見寫詩之人的功底。
關鍵是,他竟然沒有聽過這句詩。
這是眼前這個道人所作,還是哪位大家的新作?
“好詩!未曾想陳道長也是飽學之士,是我眼拙了。”
“不知道這詩是何人所作?。”
陳澈微微一笑:“張若虛。”
易東山稍微思考了一下,似乎沒聽過這個名字,臉上露出幾分疑惑。
難道是某位讀書人妙手偶得之的佳句?
看到易東山的神情,陳澈輕輕歎了一口氣,看著天上的月亮,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不知道此詩是否完整?”
易東山還是有些心癢,繼續問道。
陳澈看了他一眼:“全詩嗎?”
“有是有,不過我也記不太清了。”
“要不這樣吧,等你從軍中退了下來,你來找我,到時候你的山水遊記想來寫的差不多了,就把那首詩當作結語贈予你,怎麼樣?”
易東山大喜,能白得一首詩自然是好的。
不過他的內心還是有些擔心。
要是整首詩就這兩句好怎麼辦,當作遊記結語會不會有些不恰當?
不過轉念一想,這般約定也挺有江湖氣息的,不管最後全詩的品質如何,就這一段故事也值了。
“好,一言為定,到時候陳道長可不要賴賬。”
陳澈哈哈一笑:“燒的水要涼了。”
“嘿嘿,”易東山端起陶碗,喝了一口。
頓時寒意少了許多。
兩人相視一笑。
一夜無話,第二天眾人繼續趕路。
一路上也沒有其他意外,邊關重城玄武城很快就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從外麵看,那種肅殺磅礴的氣勢好像就看得見。
高聳的城牆,外麵來回巡邏的士兵。
站在城牆底下,幾十米高的城牆更是顯得壓迫感十足,讓人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好了,各位,鏢局就送各位到這裡了,進城的話就要各位自己去了,我們也不可能帶著各位一起進城。”
鏢頭向著陳澈等人說到。
隨即就想帶著鏢局的一行人離開。
陳澈看著顧炳龍離開的背影。
“且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