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過年(1 / 2)

臨夏 吃紅薯不 7962 字 6個月前

臘月二十八,把麵發;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這包子啊,剛從籠裡拿出來,燙的左手倒右手的,才最好吃,倒不是說涼了不好吃,那是另一個味了。

還有炒的豆子、栗子等等,趁著燙,迫不及待放在嘴裡哈著氣吃,滾燙滾燙的,正如那熱火朝天的年味兒。

方臨想幫忙,方母、田萱卻不讓,將他推出廚房,隻好抓了一把豆子吃著,出門溜達去了碼頭。

今天,已到了臘月二十九,碼頭仍是烏泱泱一片,如長龍一列列排開的掛著旗幟的帆船,綿延開去足有二三裡……很明顯,許多人到了現在才趕路回來。

從船上下來,在碼頭上岸,無論各人衣著如何,富貴與否,提著行李,臉上都是一樣的激動,這是回家過年的感動。

千帆擁堵,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方臨看著,觀察著,感受著這個時代年節的熱鬨。

……

大年三十,貼對聯、貼窗花,府城一片紅紅綠綠,喜慶歡騰,喜氣洋洋。

劈劈啪啪!

當爆竹炸響,就到了無數家中小孩等著盼著,年夜飯的時候了。

這是方家第一個在府城過的年,今年的年夜飯極為豐盛,葷素皆有,雞鴨魚肉齊全,足有八盤菜,隻有平日裡客人來了、或者在宴席才看到的這麼多的菜,今天做來卻隻為自家吃。

門口掛著紅燈籠,綻放喜慶柔和的光芒,屋裡,所有油燈全都點亮,照得一片亮堂堂。

一家裡圍著桌子坐下,將買的米酒倒上,開始吃飯。

“去年過年,我怎麼也想不到,下一個年會是在府城裡過。”

方母回憶著、感歎著:“這一年,咱們來了府城,日子還這麼好。在路上,我生病時都以為……”

“大過年的說什麼呢?”方父給她夾了塊肉,堵住嘴。

“是啊,娘,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會越來越好的。來來來,咱們一家人碰一下,就祝在新的一年裡,咱們全家人平平安安,萬事順遂!”

在窗外劈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在燒得旺旺的火盆炙烤下,方父、方母、方臨、田萱都是端起碗,‘砰’地碰上,米酒濺起圈圈漣漪。

一家人說著話,說著小和村方爺、方奶,說著對明年的期待,大魚大肉的煙氣、香氣彌漫中,結束了年夜飯。

吃完飯,剩下的菜今晚也不收拾,就在桌上放著。

等不一會兒,桂花嫂、蘇小青也吃過飯,端著麵皮、餡過來,來找方母包餃子,湊一起,邊包邊說著話;方父則是在門口,和邱老倌嘮嗑。

田萱本來想幫著包餃子,可被方母推出去,讓方臨帶著她出去玩。

出門。

辛家也吃過了飯,辛老倌、辛佑父子倆,此時將兩個板凳串在一起,一人執兩前腿,一人執兩後腿,在旁邊陸家小娃娃等幾個孩子拍手中,隨著節拍,有節奏舞出各種花樣。

平日裡,辛佑看著不太聰明,這一刻,卻是靈活無比,還不時向著門口的媳婦看去,就跟做了好事,求表揚的孩子似的。

啪!啪!

辛家媳婦沙小雲靠在門邊看著,跟著孩子們拍著手,目光片刻不離開辛佑,黃皮寡瘦的臉上帶著繁盛笑意,那是能明顯看得出的開心,這般平凡的幸福,有種沁人心脾、直擊人心的感動。

“這是板凳龍。”

歐夫子給方臨、田萱說著:“兩三人也能玩,就是差點意思,等再過些時候,晚上城裡會有數百上千人、綿延二三裡的板凳龍,那才叫壯觀呐!”

“那今晚可要看看,夫子走啊,一起出去走走唄?”方臨邀請道。

“是啊,夫子!”

“不了,等晚些時候,我和我老伴兒一起去,我們老頭子跟你們年輕人玩不到一起,就不打擾你們小兩口了。”

“那我們就先走了。”方臨拉著臉紅紅的田萱,出去胡同了。

……

大街小巷中,可見許多三三五五成群的小孩兒,在各家門口翻找紅紙,尋著沒點燃的鞭炮,找到了就跟找到寶貝似的,嬉笑炫耀著拿去點放,啪地一聲炸開升起硝煙……然後,再次尋找,周而複始。

隨著深入府城,能更加感受到那種熱火朝天的氛圍。

爆竹聲中,煙氣不散,遊人如蟻,花炮轟雷,燈光雜彩,簫鼓聲喧。

出溜!

突然一個什麼東西躥來,嚇了田萱一跳,下意識拉緊方臨胳膊,細看去,才發現原來是一個爆竹,串繞人衣,不停轉圈。

“這是地老鼠。”

方臨拿著從劉掌櫃聽來的知識,給田萱講解:“有聲音的,叫‘響炮’;高高躥到天上的,叫‘起火’;起火中帶有響聲,是‘三級浪’;不響不起,繞人旋轉,就是‘地老鼠’了。”

一路過去,可以看到許多放煙花的,有外殼泥做的,像砂鍋;有外殼紙做的,像花筒;還有筐做的,像花盆……真是千奇百怪。

煙花名稱也多種多樣:滿天星、一丈蘭、紫葡萄、賽月明……

啪!啪!啪!啪!啪!

滿天星炸開,化作滿天星火;一丈蘭升空,乃是蘭花圖樣;紫葡萄飛天,天空綻放一棵葡萄樹,萬架千株,好如倒掛水晶簾;賽月明,光彩奪目,比明月還亮……

除此之外,還有:采蓮舫、慢吐蓮、千丈菊等等,不一而足。

在這天漸漸黑下來時,滿城儘是煙火。

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男女老少,對了,竟還有金發藍眼白皮膚的外國人,拿著筆正在記錄著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