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囤糧(1 / 2)

臨夏 吃紅薯不 6287 字 6個月前

軒墨齋。

這日,方臨看到劉掌櫃夫妻倆買菜回來,又拎回來一袋子米。

“掌櫃的,昨天不剛買過米麼?”他問道。

“囤糧啊,昨天還六錢銀子一石,今天都漲到六錢一分銀子了。”

劉掌櫃看方臨似乎真不知道,解釋道:“官府都說了,這個春天氣候蹊蹺,恐怕是災兆……咱們小老百姓,自然要屯糧了。”

‘好家夥,合著這事還與我有關?’

方臨明白了。

因為他、董祖誥,蒲知府堅決決心懲辦卓三爺,獅子搏兔,亦須全力,蒲知府聽從了方臨建議,抓了卓三爺後,明正典型,宣傳說出卓三爺欺行霸市的隱患:這個春天氣候極端,可能是災兆,因為卓三爺之故,百姓將糞便倒入溝渠,可能造成瘟疫……這是將全城置於險地。

如此宣傳下,百姓更加感覺卓三爺罪有應得,這也潛移默化影響了達官貴人的態度,團結到了更多力量,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卓三爺哥哥卓彥修罷官去職,未必就沒有這些人推波助瀾。

話說回來,這一招效果很好,達成了預期目的,但也因為官府宣傳這個春天氣候異常,可能是災兆,造成了後續影響,讓百姓開始屯糧。

‘隻能說,人力有時儘,你做出的一個決定,不可能完全預料所有後果,做到絕對的算無遺策。’方臨暗道。

“我瞧著是該囤些。”

劉掌櫃坐下,給自己倒了杯茶,邊喝邊說著:“聽來往北邊做生意的商人說,今年全國多地都有旱情,冀中、豫地、魯地、秦地好多地方,連續兩三個月都沒下過一滴雨水,那邊一大清早,太陽就像個大火球似的高懸在天上,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升高,愈發熾熱、白亮,不可逼視……這麼看來,今年大可能是一個大災年啊!”

“災年?去年不就是災年麼?揚子江決堤,臨子家就是……”黃荻說到這裡,頓時意識到不妥,對方臨道歉:“對不住,臨子,我就是舉個例子。”

“我知道,沒事。”方臨自不會小氣到在意這些。

“嘿,去年算什麼大災年啊?”

劉掌櫃接過話茬,說道:“我聽我爹說過,我們老劉家這一脈是從豫地洛邑過來的,那是我的曾祖父了,那年豫地大旱,據我曾祖父的描述‘太陽仿佛要點燃大地,山丘都幾乎要冒煙,田裡的泥巴都曬白了,橫七豎八地裂著寸把長的口子,如龜背一般,莊稼也都枯死了,百姓麵黃肌瘦,衣衫襤褸’……你們能想象到那個場景不?”

方臨、黃荻、柴一葦聽著描述,眼前都仿佛浮現出畫麵,千裡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這聽著真嚇人,還是咱們淮安好,不大會缺水。”柴一葦聽著,都是停下掃帚說了句。

“可不是?咱們江淮之地好啊,水多,就算遭災,也多是水災。發洪澇時,人要真死了,那也乾脆;若是活下來,也至少還有草根、草籽、野菜吃,不像是豫中、魯地,若遇到大旱,那真是……人吃人……”

劉掌櫃說到最後,聲音小聲了些,近乎嘀咕。

櫃台前,方臨聞言抬頭看了劉掌櫃一眼,暗想道:‘劉掌櫃的曾祖父,恐怕是個有故事的。’

黃荻、柴一葦沒大聽清楚,不過,卻也都是重視起來,決心這兩天回去說一聲,讓家裡囤些糧食。

……

晚上,劉老太做飯都減了飯量,以往是能讓人吃到七八分飽,飽而不撐,將將夠那種,今天隻有五六分飽了,不會餓,但卻將饞蟲勾引出來,有種意猶未儘的感覺,讓人心裡毛毛的,好似缺點什麼。

其實這有些離譜,現在還沒到夏收時候,鬨得就跟大災饑荒了似的。

晚飯後,方臨出門溜達,順著茶館路線逛了一圈,路上,買了些吃食帶回來。

剛一進來,黃荻就吸了兩下鼻子,貓一樣抬起頭:“臨子,你帶什麼好吃的回來了?”

“荻子,你這鼻子夠靈!諾,臘肉丁炒飯,還有一隻燒雞,來來,都過來吃些。”方臨笑著道。

“我去!”黃荻咕咚吞咽了口口水,丟下棋子,一下跳過來,看著、聞著味兒,都快哭出來了:“臨子,你……簡直比我爹都親!”

無怪乎他如此激動,口不擇言,實在是饞蟲被勾出來了——晚上吃的那些,對他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要說餓,也不算,但隻要稍微將點好吃的拿到眼前,立刻口水瘋狂分泌,肚子都似乎要開始叫了,身體支配腦袋、傳來饑渴的衝動。

或許是如今熟絡起來,也或許是實在饞人,這次,柴一葦都沒像平時扭捏,方臨喊一聲,立刻過來了。

方臨笑了笑,一起吃起來,都沒什麼文雅的吃相,吃著,說著閒話,從前些日子城中鬨糞之事,說到店中事情,再說到災情,一會兒又扯到仇娘子身上,話題不知偏到哪裡去了。

月亮照落窗前,夜裡還有些涼意,屋內氣氛卻是火熱,吃著聊著,好不快活。

方臨感覺挺舒服,暗想道:‘真要小氣一個人偷吃,也沒甚滋味,就衝這氣氛,錢就花得值得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