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穀玉燕、師文君拿到書,就避不見客,泡了一壺茶,一盤點心,投入開始閱讀。
室內檀香嫋嫋,隻有安靜沙沙翻頁的聲音,二女午飯都沒吃,直到半下午時,才先後看完。
“真好,就是,就是……斷在這裡,方公子可真是……”穀玉燕氣鼓鼓的,絕美的臉頰如河豚鼓起來。
“可不是?”師文君戳了一下姐妹的臉,少有應和,以她清幽淡雅,都忍不住對方臨生出些嗔意,不過很快走出這種情緒,放下《三國演義》,心中悵然若失,感慨道:“方公子之才,世所罕有,將三國無數人物、事件串聯起來,寫得引人入勝,也就方公子可以做到,此書的確不下於水滸。”
“是呀,書中奇謀迭出,可見方公子胸有韜略,那天我捉弄方公子,倒是班門弄斧了。”穀玉燕羞慚說著,又是想到那日。
不過當時糗事,如今思來,似也有絲絲甜蜜了。
“知道了吧?是方公子沒和你計較。不過不得不說,對方公子了解愈深,愈覺驚喜,好如挖之不儘的寶藏,讓人忍不住思之,那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兒。”
師文君想到那個青衫從容、寵辱不驚的身影,又無端聯想起書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情節,情不自禁吟出:“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半個多月前,方公子尚且聲名不顯,如今,《三國演義》一出,勢必滿城轟動,洛陽紙貴,等將來《三國演義》傳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作為此書作者,方公子必將聲名加於宇內,真正是‘天下誰人不識君’。”
……
董祖誥從軒墨齋後門進來,一見到方臨就是張開手臂,大笑著抱了下:“方兄,我恭喜你發財了啊!”
“發財發財,一同發財,這其中也有董兄一份。”方臨笑道。
“哈哈,也對,我可是占了大便宜,在《三國演義》潤色署名,不知道讓多少同窗羨煞,這是和蒲知府一個待遇了。”
董祖誥暢快大笑:“對了,那些同窗搶不到書,找上門去,請我幫忙,托我過來……”
他也沒多留,付錢拿了書,風風火火走了。
……
學堂。
中途休息,徐闊老兒子徐賢文被一群學童簇擁圍在一起。
徐賢文洋洋得意,指著手中《三國演義》:“你們看這是什麼?城中傳了好久的《三國演義》,我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伱們不知道,可好看了!”
中午,他過去軒墨齋,叫了不知道多少聲‘方哥’,才拿到這書,不過這番糗事就不必提了,重要的是此時,這書自己有,小夥伴們沒有。
“能有我這好看?”一個小夥伴拿出《大宋中興通俗演義》,不服氣道。
“嗤!”徐賢文還沒有說話,就有嘴替道:“你那《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我也看過些,對比《三國演義》,就好比一個飛在天上,一個落在地下。”
“對,這能放在一起比麼?我感覺《三國演義》比《水滸傳》都好看,這是我哥寫的。”徐賢文吹噓道。
“哇,你哥?厲害!”
“對的,厲害。徐賢文,我給你錢,你明天能不能幫我帶一本?”
“還有我!”
……
徐賢文聽了,小臉都白了,這麼多人,這麼多本,要在方臨淫威下叫多少聲‘方哥’才行啊,頓時轉移話題:“哎哎,咱們抓緊時間,繼續看書吧!”
一群小腦袋湊過來,搶位置,你擠我搡,瞪大眼睛看著,很快沒了聲音。
尤其是之前那位說《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的,看了一些後覺得《三國演義》確實好看,自己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還真比不上,決心放學後就去將《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退了,去買一本《三國演義》。
當!
不一會兒後,鐘聲響起,該上課了,可這些小學童門還抓緊最後一兩個呼吸時間,瞪大眼睛往書上瞧,似乎多看幾個字都是好的。
等夫子進來,他們才嘩地一下散開,回歸座位,可心中紛紛哀嚎:‘啊啊啊,十八路諸侯討董,下麵是什麼啊?’
不僅是這些學童,徐賢文自己也心癢癢,看了一眼前方的夫子,偷偷翻開《三國演義》,自己繼續讀起來。
這一幕,讓許多近處的小夥伴看到,那真是羨慕嫉妒恨,恨不得眼睛飛過去,跟著一起看。
於夫子發現,今日講課效果非常不好,許多學童都在走神——那可不是?都在想著,哪有心情聽課啊!
他還發現一件怪事,不少學童都偷偷往徐賢文的方向看,眼神非常奇怪,而徐賢文這小子,今日非常老實,坐得板板正正,聽著課,低著頭,手寫寫畫畫,似乎是在記錄功課。
“你們要向徐賢文學習……”於夫子說著走過來,本想要表揚徐賢文一下,可發現這小子隻是手上做出記錄姿勢,眼睛卻在……
嘩!
他一下抽走《三國演義》,板氣臉:“徐~賢~文!”
不出意外,徐賢文慘遭打手心,隻是他的痛不在手上,而在心裡,他的《三國演義》被沒收了啊!
於夫子氣得不行,讓這群小學童習字,拿著書到前麵坐下,看到書名,想到蒲知府的宣傳,翻開打算瞧兩眼。
可這一看,就看到了放學,下方那群小學童,習著字,還不時抬起頭眼巴巴看前方的夫子一眼,那一個個心裡簡直恨不得取而代之。
放學後,徐賢文過來道歉:“夫子,我知道錯了……”
“知道錯了就好,知錯就改,善莫大焉,這次就不請你爹來了。”於夫子撫著長須,語重心長教導道。
“不是,夫子,我想說,我的……”
“癡兒,你年紀還小,心性不定,好好讀書,現在還不是看這種東西的時候,去吧!去吧!”
等徐賢文走了。
於夫子點了燈,自己坐下,繼續翻開《三國演義》,一邊看,一邊感歎:“寫得真好啊!”
……
徐家。
徐闊老不識字,卻也支持了軒墨齋生意,讓下人買回一本《三國演義》,又讓識字的管家讀,聽得津津有味。
不僅是他,徐妻過來聽了一會兒,也入迷了。
徐賢文回來,就是看到這一幕,本以為自己被收走了,沒想到家裡還有,那個激動啊!
他一把從管家搶走書,留下一句:“爹、娘,我先拿去看看。”
可以往寵著他的父母,這次卻沒由著他,兩道陰影籠罩過來:“給我……放下!”
“爹、娘,我來給你們讀,我來給你們讀!”
徐賢文靈機一動,接過朗讀的差事,飛快翻到自己看的部分,十八路諸侯討董,本想從這開始讀,可旋即又被父母鎮壓,不得不從火燒洛陽開始,不過神奇的是,跳過部分後,仍能沉入進去。
晚上吃飯,徐闊老要一壺酒,嘴裡還哼著:“酒且斟下,某去便來!爾等插標賣首之輩……”
他的確是喜歡關二爺,感覺這個人物,簡直寫到心眼裡去了。
晚飯後,徐賢文又讀了小半個時辰,打發睡覺。
次日一早,徐闊老早早起來,本想拿出書讓管家開讀,可發現書不見了,這怎一個氣字了得:“我書呢?我那麼大一本書呢?”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冷笑道:“徐賢文,你小子今晚彆回來!”
“我就說,那個小兔崽子好久今早這麼早起來,飯都不吃就跑了,跟做賊似的……唉,王司徒巧施美人計,後麵什麼啊?”
徐妻埋怨著,看著徐闊老要出門:“你這是去哪?”
“去軒墨齋,再拿一本《三國演義》回來。”
“好,那你趕緊去,回來再吃飯。”徐妻立刻道。
徐闊老:……
以前,他還真沒看出來,你竟是這樣的一個夫人。
……
仲宗典傍晚拿到《三國演義》,細看咂摸,熬到半夜方才看完。
“我實不如也!”他看完,悵然若失感歎。
雖然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但自己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與《三國演義》,差距實在不是一星半點,仲宗典這個對手讀後,都被征服了。
“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獲,兩本書同一日發售,將來《三國演義》青史留名,我說不得也會被史書記上一筆!”
雖然是作為墊腳石的定位被記入青史,但你就說,青史留名了沒有吧?
……
仲宗典所想沒錯,《水滸傳》之後,第二、第三部通俗同日發售,《三國演義》以碾壓之勢戰勝《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贏得了這場碰撞,在後世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提,說回當下,《三國演義》這部超現象級作品,在城中飛快發酵,吸引無數目光,可身處這個時代的人,卻還不知道,它將掀起一個怎樣的狂潮,又將為怎樣的一個時代徐徐拉開帷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