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火爆銷售,讓方臨、田萱,還有店中夥計黃荻、柴一葦、劉洪文、耿石都是疲憊不堪,但累並興奮著,晚上吃過飯後說了會兒話,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一大早,外麵就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
方臨習慣早起,聽到聲音開門,發現是七八個小學童。
“這裡是賣《三國演義》的地方吧?現在開門了麼?”
“對啊,我們繞道過來的,現在能賣書了嘛?”
“我們都要《三國演義》。”
……
這些小學童如一群早起的小小鳥,七嘴八舌嘰嘰喳喳說著,生動活潑,一個個可憐巴巴盯來,眼中都滿是期待。
方臨看著,好像自己說出不賣,感覺就跟大惡人,罪大惡極似的,而這些小家夥們更是能哭給他看。
這種情況下,《三國演義》賣得飛快,嘩嘩如流水一般,不多久就要上一次貨,上貨不多久再次補貨。
今日生意,因為《三國演義》持續發酵,口碑口口相傳,剛剛開門,就開始爆滿,很快又是客人擠出店外,不遜色於昨日,不,比昨日更火爆,堪稱門庭若市。
甚至,漸漸都有些變得畸形,要《三國演義》的客人過多,彆的客人買了《三國演義》後,想挑些彆的東西,後麵有人罵罵咧咧,其他人跟著附和,一片倒的聲討,等發展到後來,基本每人一本《三國演義》要了就走,主打一個效率。
方臨還能說什麼?也是想起曾經廢寢忘食的自己,去給他們拿書。
中午吃飯時。
“憑什麼?咱們仨一起湊錢的,這樣,給書撕開,咱們輪換看。”
……
“我爹娘知道,我昨天求了爹娘半天,他們才給我錢,不過時候太晚,不讓我出來。不然,我昨晚就過來買了。”
早上的一群小顧客,為今日軒墨齋一天的火爆,拉開了序幕。
方臨看著這一幕,笑著搖了搖頭。
“你們還在說什麼啊?快跑了!咱們到這邊,可是繞了路,等會兒要遲到了!”
於是,就見這些這些小學童‘啊啊啊’叫著,在初升的朝陽下撒開腳丫子跑遠了。
迫於形勢,軒墨齋暫時隻能賣《三國演義》,於是改變模式,方臨、黃荻、柴一葦、劉洪文、耿石一人一摞子《三國演義》,給書收錢,《三國演義》價錢固定,這般傻瓜模式,黃荻、柴一葦、耿石不識字也能參與進來,獨當一麵。
“我看的最快,讓我先看!”
預估一天的數量,一個時辰賣完;預估三日的數量,僅僅一上午,就出空了!
方臨發現,自己一千兩銀子的囤貨,都未必能撐得住!
……
“噫,你昨天過來也買不到。我昨天放學就來了這邊,看到人好多,咱們個兒太小,擠不進來的。老板,我們今早一大早過來,飯都沒吃,你就可憐可憐賣給我們吧!”
……
“說來,今天還比昨天輕鬆些。”黃荻開玩笑道:“今天的客人催著趕著,彆的東西都賣不出去,隻有《三國演義》,倒也好算賬了。”
“還沒開門,不過,可以先給你們拿。”他想了下,又不放心問道:“這買,你們爹娘知道嗎?”
“叔叔,你真笨,這種事怎麼能讓爹娘知道啊?我們三個是零花錢湊起來,合買的。”
這些小學童接了書、付了錢,一個個興高采烈,跟得了什麼寶貝似的。
目前吃飯嘛,方臨、黃荻、柴一葦、劉洪文在裡麵,吃過的耿石在外麵守著一列,暫時支應一下。
“可不是?這樣我也能結賬了。”柴一葦道。
“此情此景,實在聞所未聞。”
劉洪文笑著感歎,這兩日店中火爆氛圍,讓他從被洪應亨坑的陰影中走出來。
對軒墨齋生意如此好,他倒也沒什麼想法,畢竟親眼見證客人都是要《三國演義》的,自然清楚因為《三國演義》軒墨齋才能起死回生,真要沒了《三國演義》,恐怕生意十不存一。
‘從前因為傲氣,倒是眼高手低了,經過洪應亨那一遭,如今放平心態,越是接觸方臨此人,才越是佩服。’
劉洪文暗道著,又是感歎:“也多虧方臨你有先見之明,囤了許多貨,這才能維持火爆形勢。”
“我知道囤了不少貨,可看今天這形勢……臨子,咱們囤的那些,夠麼?”黃荻問道。
“以前我大概會說夠的,可現在,卻不能保證了。”
方臨說著,心中都有一種荒謬感,他認為自己準備足夠,能割一波狠的,但現實卻是,韭菜一波波衝過來,割不完,根本割不完。
他也有分析原因:‘《水滸傳》先出,將市場培育相對成熟,我時機拿捏得準,趁著讀者對好的通俗最饑渴之時入場,再加上《三國演義》的高質量,才會有這般破圈效應。’
“來來,都再吃些。”這時田萱過來,給他們添飯、添菜,菜中油水汪汪的。
“夠了,夠了,不用了。”
“勞煩了,我也不用了。”
“這一天天的,吃的太好了,簡直跟過年似的。”
……
“那好,你們吃自己加,店中事情,我幫不上什麼忙,也隻能讓大家吃好喝好。”田萱笑著道。
她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吃飽了才有力氣乾活,真太摳搜,影響店中生意,那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