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賺(1 / 2)

臨夏 吃紅薯不 7406 字 6個月前

城中書商默契聯合,緊鑼密鼓,準備跟風盜版《三國演義》之時,一人找來軒墨齋,卻是寫下《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的仲宗典。

方臨抽出時間相見。

“上次一見,還是辯論大會上,被方掌櫃三言兩語駁倒,那時我就知道,方掌櫃非是池中之物。果然,如今《三國演義》一出,名滿天下。”仲宗典讚歎道。

“足下過譽了,想必仲童生此來不是說這個吧?”方臨自問兩人之間還沒有賀喜的交情,盯著對方眼睛,詢問道。

“自然。”仲宗典不再繞圈子,說出來意:“書香閣準備牽頭盜印方掌櫃的《三國演義》,我也有勸過,洪家兄弟卻是不聽……此來是為表明立場,以免方掌櫃誤會。”

洪家兄弟將此事告知他,是想讓他給盜印的《三國演義》寫評點,更好讓讀者理解,歸根結底,還是為了銷量。

方臨聞言看了此人一眼,覺得有意思,問道:“足下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放於書香閣售賣,不應與洪家兄弟是一道的嗎?”

“不瞞方掌櫃,我知方掌櫃身後有知府大人站台,反觀洪家兄弟利欲熏心,妄想法不責眾,出此昏招……唯恐將來秋後算賬,方掌櫃將我一同打擊。”

仲宗典說得坦誠,也可見是個聰明人。

“哈哈,我沒看錯方掌櫃,果然是個妙人。”

仲宗典似乎果真為討論通俗創作而來,交流一番心得過後,告辭離去。

方臨暗忖著,心中審慎,麵上卻笑道:“之前不過玩笑,多謝仲兄提醒,方某在此謝過了。”

仲宗典也並不生氣,撫掌笑道,轉而又是解釋:“借用洪家兄弟的一句話,生意就是生意,也隻是生意。我寫書,他們給錢,我拿到錢,他們得了書,便是錢貨兩訖。得知洪家兄弟想要盜印《三國演義》,我也勸過,如此已然仁至義儘,總不能就因為合作了一次生意,他要跳坑,我就要陪著,天下沒這個道理嘛!”

“是。”方臨頷首。

“不過後來我也想開了,大夏有一萬萬五千萬人,縱使萬裡挑一,也足足有一萬五千人,科舉如此,寫通俗同樣如此。”

“哦?”方臨端正以坐,靜待其言。

“方掌櫃,是否覺得我此舉,有些趨炎附勢、見風使舵?”仲宗典問得直率。

“方掌櫃言重了,我觀方掌櫃胸有成竹,想來,縱使我不說,也不會有什麼損害……不說這些,今日,我與方掌櫃隻交流通俗。”

他歎息道:“我也覺得此舉,不是那麼合適,但此事卻還要怪方兄……”

無論如何,對方前來告知,這份善意他都得承認。

“但縱使如此,卻也僅僅是獲得站在方掌櫃麵前的資格,方掌櫃的《三國演義》對上我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如砍瓜切菜,高下立判,我過往名聲儘數付諸流水,成就方掌櫃……”

他苦笑著道:“我說這些,也不是抱怨什麼,相反我為能和方掌櫃對決一場深感榮幸,來日方掌櫃青史留名,我作為墊腳石,說不得也能被史書記上一筆……方掌櫃之才實是令仲某欽佩,對方掌櫃這般人物,我是真有結交之心,今日借此由頭,過來親近。”

‘此人倒是厲害,方才我順勢借機試探,此人不羞不惱,如春風化雨的一番應對,不僅化解了告密的不好印象,又暗暗吹捧了我一把,拉近距離。’

“原來如此。”方臨啞然失笑。

仲宗典說到這裡,看向方臨問道:“方掌櫃,相比常人,我也可稱得上一句天才了吧?”

方臨也回答得坦誠:“這可是足下說的。”

“所謂君子見機,達人知命,當我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與方掌櫃的《三國演義》同日出售,輸得一塌糊塗,我已知事不可為。說來,我自認也算此道高手,當初寫忠孝,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不然也成不了複古守舊文人代表,相比代宗啟、莊育清、榮才林、李公孺等人,隻論一道,我自認也是勝過,可謂優中選優,萬中無一,因而得到洪家兄弟看重,出版《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仲宗典說著這些話,神色複雜,深深感受到了世界的參差,覺得天賦這種事情,真就不講道理。

“當然,不陪著踩坑,那是應當,前來告知方公子,就有些朝秦暮楚、落井下石之嫌。”

……

方臨知道《三國演義》盜版防不住,半月窗口期過後,第二批加印的《三國演義》剛賣了五六日,就如仲宗典所說,以書香閣為首的盜版開始了。

他找人留意著,盜版剛一出現,立刻就收到風聲,徐闊老、董祖誥、蒲知府也跟著知道,屁股決定腦袋,紛紛想要出力。

徐闊老詢問是否要來黑的,可以派幫派中人去警告,方臨婉拒了;董祖誥也有主意,說可以聯絡同窗圍攏那些鋪子,方臨也是婉拒;蒲知府暗示,此事對方不占理,可以官方打擊,防範一時,方臨同樣婉拒,說‘殺雞焉用牛刀?既然是商業競爭,那便用商業手段即可’。

首先,在城中宣傳,讓軒墨齋正版的概念深入人心——《水滸傳》作者乃是元末之人,早已故去,將《三國演義》帶來此世的方臨可還好好活著,唯一正版的概念,很容易就獲得大眾認可。

然後,將後世營銷的那一套,什麼作者簽名、隨即精美禮物、滿減折扣、達到一定消費額抽獎……種種手段一點點拋出,力圖將《三國演義》第一部潛力開發到最大,吃掉最大、最豐美的一塊蛋糕。

這些手段毫無疑問,極其有用,對讀者來說,一聽盜版二字,下意識會覺得內容有什麼錯漏什麼的,在價錢相差不大,乃至更低一些的情況下,能選擇正版,為什麼要去買盜版書?

更不用說,軒墨齋的正版圖書,還有各種有趣的優惠活動!

這一套眼花繚亂的組合拳,將淮安府城書商打得不到東西南北,甚至他們想跟都沒辦法——書這種東西,印刷越多越便宜,軒墨齋出貨量最大,成本最低,他們拚成本都不行。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顆巨石砸入了淮安城中書商界:始作俑者,聯絡城中書商、牽頭盜版的書香閣,洪家兄弟在府衙的靠山被打掉了——這個府衙官員和洪家兄弟這般書商勾勾搭搭,能是什麼好貨色?這種屁股不乾淨的,隻要有心查,那真是一查一個準兒。

這是蒲知府對城中書商的敲打。俗話說,官字兩張口,破家縣令,滅門知府,蒲知府是個好官,但不意味著沒有脾氣,真以為蒲知府是能欺之以方的人,那可就大錯特錯。

蒲知府風輕雲淡的敲打,在城中書商界無異於平地驚雷,這番敲山震虎,殺猴儆雞,讓城中書商恍然明白,盜版的確是沒有立法,但你也要看看,這是在誰的地盤上,堂堂知府還真拿捏不了了你們一些書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