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日,方臨一家帶著大伯、二伯、堂弟、堂姐、堂妹,在府城好好遊逛,著實讓他們開了眼界,感受到了一點來自府城的小小震撼。
哦,有一件事說來令方臨頗感好笑,那天聽了柳麻子說書《三國演義》第一回,方傳輝、方赫、方草兒、方小小就入迷了,回來請他找了本書。
他本想著,拿給他們打發一些晚上無聊時間,沒想到四人一看就入迷了,方傳輝、方赫識字勉強,一些不認識的字連蒙帶猜,如此也看得起勁兒,方草兒、方小小要方傳輝、方赫邊看邊讀給她們聽,四人沉醉其中,如癡如醉,喊出去逛,都依依不舍。
不過也因此,四人對寫出這本書的方臨,更加崇拜,視作偶像,既有著同齡人的親近,也因為這般成就,有著如對大人的尊敬、信賴。
說來,大伯方伯顯、二伯方仲貴早就將方臨視同大人打交道了。
另外,大伯、二伯、堂弟、堂姐、堂妹,另一個最大感受就是飯食,比他們在小和村何止高了一個檔次,真切感受到三房不同了,真的天翻地覆的不同了。
……
這日,清歡小居的穀玉燕、師文君來,說的是《三國演義》戲劇改編的事。
二女之漂亮,讓當時在場的方傳輝、方赫、方草兒、方小小都自慚形穢,不敢抬頭對視眼睛,倒是她們愛屋及烏,給四人送了香囊作見麵禮。
戲台上,劉備派來信使,關羽看書畢,大哭曰:“某非不願尋兄,奈不知所在,安肯吐富貴而背舊盟乎?”又曰:“人生天地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吾來時明白,去時不可不明白……吾寧死,豈肯留於此?”
萬眾矚目中,這一日終於到來,演出街道看眾塞得滿滿當當。
蒲知府出麵,也沒吊胃口,隻說了兩句就宣布開始。
四處一片叫好聲。
說實話,這次來到府城,給他們最大震撼,不是物質基礎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與府城相比,小和村精神上真的就好似一片荒漠,也唯有方臨的去信算是僅有的一扇窗口。
‘我還是低估了,煙火戲中,煙火與戲劇巧妙融合,已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縱使以方臨的眼光,也感受到了震撼之意,不僅是煙火融入,還有觀眾參與,這種超前的互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
其實,這也是因為時代背景,資本主義萌芽,思想漸漸開放,淮安府城也是江淮之地開放最前沿,這種極致對比才會讓他們有這種感覺。
最後,轟隆隆聲音中,煙火衝天而起,到了半空,射上去的彈藥暗藏水匿,煙火散濺之時,水花四濺,雨滴彌天。這般環境中,關羽護送甘夫人離開,沒入雨幕,成功離去。
她實在想象不出讓煙火演戲的場景,不過府城神奇,倒也願意相信這種可能,大概類同與‘府城月亮圓,空氣香甜,因而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想法。
‘過五關斬六將’本就是三國中詮釋關羽‘義’的經典情節,城中看過聽過《三國演義》的,隻要有時間都是打算屆時去看看,對了,有一點最有意思的是,對此熱情最高的竟然是幫派混混。
戲台上,關羽斬顏良,誅文醜……打鬥場景中,人與煙火相融,情與景結合,喧鬨的煙火飛舞之下,龍騰鳳舞,流星逐月,如夢如幻。
“應該還是人演戲,隻是利用煙火烘托氣氛,營造氛圍。”他這麼說道。
這還是他兩世為人,見多識廣,彆人就更不必說。
……
當關羽封賜金銀,美女十人,留於內室,留印懸於堂上,護送著甘夫人等離去。
“自然不是。”方臨啞然失笑,雖然沒看過煙火戲,但也知道‘讓煙火演戲’不可能。彆說這個時代,就是前世,也很難達到讓煙火演戲的程度。就算能做到,要多少成本?
大人自控力還好,漸漸走出,如方傳輝、方赫、方草兒、方小小卻都還在回想,沒有說話。
“是啊,我方才還衝上去,跟著打倒個小兵。”大伯方伯顯笑著道。
沿途設置了五個分戲台,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一城一城打過去,這時群眾也已經完全融入戲中,作為隨軍參戰的一員,跟著關羽與敵將酣戰,個個麵紅耳赤,情緒高漲……
今日不僅是‘過五關斬六將’,實際上講,乃是兩回,一回‘袁本初敗兵折將,關雲長掛印封金’,一回‘美髯公千裡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看過戲後,方臨一家和大伯家、二伯家等人回去途中,還仍沉浸在這種震撼中。
“好!”
穀玉燕、師文君也沒多坐,匆匆來,匆匆去。
不說如大伯方伯顯、二伯方仲貴、方傳輝、方赫、方草兒、方小小等鄉下來的,就是府城大多數人,何曾見過這般陣仗?看著目不轉睛,全身心投入。
這一出戲劇至此落幕,讓不知道多少觀眾還沉浸其中,久久難以走出。
這時,煙火升起,雲霧為主,隱隱夾雜著煙火,製造出奔雷之聲,伴隨著轟隆隆聲響,霎時陰雲密布、雷雨前夕,似乎預示去程艱難。
等二女走了,方小小問:“臨子哥哥,什麼叫煙火戲啊?是讓煙火演戲嗎?”
二伯方仲貴也是接話:“也是臨子書寫得好。”
事實上的確如此,這個時代,煙火技術已臻化境,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能夠自如的掌握煙火各種形狀和樣式,因而衍生出了一種新的煙火玩法——煙火戲。
“這一回目也有這一回目的好處,到時百姓同看,參與進來,定然熱鬨非凡。”
看眾一顆心跟著揪起,當關羽闖關,群眾也跟著加入進來,場麵帶動起來,跟拍戲似的,浩浩蕩蕩。
到了這個份上,進入高潮,整個全場為之沸騰。戲與現實模糊,看眾融入進去,人生如戲?人在戲中?已無法分辨。
穀玉燕、師文君過來告知,方臨算是最早知道的一批了,等一日後,這個消息才在城中傳開,不知吊足了多少人期待。
“這煙火戲,就是不一樣,看著上頭。”方父感歎。
“多謝二位姑娘告知,既如此,我到時一定去看。”
“方公子的《三國演義》第一部,適合改編煙火戲的曲目不多,本來打算的是‘美人計’那一章回,可知府大人說是太過曲高和寡,不如換成‘過五關斬六將’,讓百姓都來看,與民同樂。”
不過也不僅僅是如此,隻有來日方臨看了才知道,他還是低估了這個時代人們的創造力。
種種鋪墊,即將進入高潮。
無關階層,無關飽讀詩書或者目不識丁,也無關什麼高雅還是通俗,就在這一刻,《三國演義》與戲劇結合,這種史詩巨著與巔峰藝術形式碰撞產生的火花,所彰顯出的文化魅力,讓所有人忘卻身份,如癡如狂,如癲似瘋。
當關羽掛印封金,帶著一乾將領往台下走,台下觀眾也跟在隊伍中,隨軍出征。在觀眾簇擁下,關羽騎真馬、乘真車,沿著街道向前……周遭更是煙火不斷,硝煙滾滾,烘托出宏大的戰爭氛圍。
……
看過了煙火戲,書肆分店將要營業,大伯方伯顯、二伯方仲貴也提出要離開了。
臨行前一晚,方臨一家自是又做了極豐盛的好飯,有酒有肉。
“臨子。”二伯方仲貴給方臨倒酒:“難為你打拚不容易,有點產業,還記著堂弟們,或許這對你不算什麼,但對赫子他們來說,就是改了一輩子的命,我在這裡給你道謝了。”
大伯方伯顯也是端起碗:“大伯嘴笨,也不會說什麼話,我也替傳輝謝謝臨子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