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傳輝、方赫兩個當事人亦是站起來,跟著端起碗。
“使不得,大伯、二伯,傳輝、赫子都是自家兄弟,相比外人,自然是自家人更信得過。”
方臨說著起身,喝了酒,又說道:“大伯、二伯放心,我會看顧著些傳輝、赫子,店裡有住的地方,附近也有租的房,有事去軒墨齋找我也行,來這邊找爹娘也行。”
分店鋪子有大通鋪,方傳輝、方赫平時能也能睡,但有一個更私人的地方不更方便麼?方臨就幫兩人找了個地方,那裡距離兩家分店都不算太遠,兩間房,一間睡的房間,一間廚房,這個租房的錢是大伯、二伯搶著付的,他倒也沒有堅持,越俎代庖。
——給了方傳輝、方赫書肆活計,已經是不小情分,又幫著找到這處極有性價比的房子,若再幫著付房租……一次性幫太多,容易讓人覺得理所應當,再者,大伯家、二伯家也不缺這兩個錢,救急不救窮啊!
“臨子,你考慮得周到。”二伯方仲貴說著,又看向方父、方母:“三弟、弟媳,以前小和村我家……是我做的差了,我在這裡給你們賠罪。”
“二哥說的哪裡話?”
“是啊,都過去了,也沒放在心上。”
臨彆的背景,再加上這番坦誠交流,心對心,讓飯間的氛圍更加融洽無間。
方草兒、方小小也是說著。
“三叔、三娘,這些天麻煩你們了,天天跟過年似的。”
“對呀,聽說書、看煙火戲,臨子哥哥還帶我們買了好多吃的……府城比玉玉姐說的還好,回村裡我給妞妞、丫丫、秀秀說,她們一定都會羨慕我哩!”
方臨摸摸方小小腦袋,對二伯方仲貴說道:“將來世道,指不定怎麼變呢,草兒姐、小小都是聰明能乾,二伯您也彆輕視了她們。”
現在隻是走出第一步,賺了第一桶金,勉強算是邁入小資本家門檻,等再積蓄一二三年,將來生意做大,開廠、辦船隊。如紡織廠等等,還是要摻入一些本家人更安心,某種程度上說,小和村是他的一個人才儲備。
二伯方仲貴是聰明人,聽出了言外之意。
他當即就決定,以後對兩個女兒更重視些,更好些,原本,已經在考慮方草兒親事,現在卻打算和大女兒商量一下,看她的意思,往後推推,不然,將來真遇到來城裡機會,被夫家絆著就不好了。
吃了好久,這一頓飯才散去,大伯、二伯等人去客棧。
……
客棧。
二伯方仲貴、方赫父子倆,一個房間。
“赫子,來了府城也有些日子,你看府城如何?”方仲貴問道。
“好,感覺哪都好。”方赫說著:“多虧堂哥,能來到府城,不然留在小和村,沒見過外麵,感覺一輩子都白活了。”
“是啊,到了府城,才知道外麵啥樣,在村裡不行,看著安穩,其實一輩子也就那樣了。”
方仲貴感歎:“而且,這世道啊,到處受災的,彆地受災,賦稅就壓到咱們這邊,地裡刨食終究是苦啊!爹是不成了,就盼著伱能走出來,在府城留下。”
“你堂哥厲害,跟著好好乾。”
說實話,來府城之前,他已經儘可能高估方臨,但來府城後所見所聞,發現還是低估了,不僅是事業方麵,還有待人處事種種,滴水不漏,都覺得看不透。
“我記住了,爹。”
“還有一些事情叮囑你。”
方仲貴認真盯著兒子眼睛,囑咐道:“千萬彆想著是親戚,就想占便宜,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遇到什麼天大的急事,不要去找你堂哥。去找幫忙,也不要占便宜,幫你辦事,不能讓人家墊錢,事後上門感謝,去買些東西看你三叔、三娘。”
他語重心長道:“若是你隻占便宜,沒一點點感恩回報的心思,你三叔老實,或許不會說什麼;你三娘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最多也就嘴上說兩句。但你堂哥那人,第一次占便宜,或許不會說什麼;第二次占便宜,就會疏遠你;若是有第三次,就會給你挖坑,讓你加倍吐出來。千萬記住了,一定不要仗著親戚關係,不知道分寸。”
方赫也是讀了快一年書的,經曆了學堂的小社會,也不是從前傻乎乎、愛麵子的孩子心性了,聽了慎重點頭:“爹,這些我都記住了。”
……
大伯方伯顯、方傳輝也在說這事。
“踏踏實實乾活,聽你堂哥的。”
“知道了,爹,我會好好乾的,將來,爭取將大哥、妹妹,還有你們都接過來。”
“你有這個心就行了,府城看著好,可哪是那麼容易的?也就是臨子在前麵擋著,你們才能安穩做活。”
方伯顯隻是老實,卻也從來不是笨人,交代著兒子:“你是個機靈聰明的,可再聰明,能比得過你堂哥?跟著臨子,放下聰明,吃虧受累些,都不要計較,臨子總不會真讓你吃虧的,就是一時吃虧,過後也都會給你補回來……臨子那人,就不是坑自家人的品性。”
他不懂太多,卻知道一個樸素的道理,認定了一個人能打交道,就實心實意好好處,總吃不了大虧。
方傳輝沒想到,自家一慣悶葫蘆性格的爹,竟能說出這般大道理,從中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愛,點頭道:“爹,我記住了。”
……
次日,方臨一家,還有留下的方傳輝、方赫去給大伯方伯顯、二伯方仲貴、方草兒、方小小送彆。
方臨一家自不會讓他們空手回去,大包小包的,不僅是給他們的,還有不少是買給老方家其餘人的禮物,還聯絡了靠譜的商隊,付過了路錢。
“路上小心!”
“到了小和村來封信報平安。”
“最下麵的包裹裡,有給草兒、小小的錢。”
……
送出城外,揮手送彆大伯方伯顯、二伯方仲貴、方草兒、方小小,目送他們跟著商隊遠去。
匆匆相聚,匆匆分彆,已不是第一次了,方臨一家好多了,反倒是方傳輝、方赫,離開家人,孤身在外,一時有些忐忑。
“彆想家,就把三叔這邊當成家,常過來。”
“是啊,今年過年也沒幾個月了,到時看看有空回去不?就是今年不回,明後年也總該回去一次的,到時一起……”
如今方臨一家有錢,不計較什麼路費,也彆說小和村遠,道阻且艱,逃荒有逃荒的難法,趕路有趕路的累法,但隻要給足了錢,路上都能變成享受。
收拾傷感,一同回城,還要麵對生活,天際的朝陽徐徐升起,這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