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極樂雲宮(1 / 2)

莽到長生 HomaKomp 25377 字 9個月前

話說那一戰之後,左元洲師徒重聚,陳倉雖已被拜為新一代宗師,卻也一如既往地謙遜有加,不擺任何師道架子。左元洲亦欣賞有加,將一門絕學傳授與陳倉。

一日,陳倉正在潛心研習內功,忽聞門外傳來陣陣馬蹄聲,回過頭去,隻見一名身著黃衫的年輕武士策馬而來,容貌英武不凡。待至跟前,那武士下馬施禮,說道:"小人吳用,今奉師命前來拜見宗師大人。"

陳倉見狀,連忙起身回禮,說:"原來是吳兄弟,怎生有此honor?"那吳用說:"實在是有件天大的要事,隻恐山高路遠,不如直陳其詳。"

陳倉一揮手,說:"吳兄直說無妨。"那吳用遂將事情始末說了,原來太師與朝廷的一眾武林高手正遭受一夥妖人窺伺圍剿,處於危在旦夕的境地。而據傳聞,前陣陳倉英勇誅殺群邪,威名遠播,遂令太師托人親自前來求援。

陳倉聽罷哈哈一笑,說:"此事自然義不容辭!不過這等大事,老衲隻怕孤勇難支,還需左元洲前輩出麵調集門徒,同赴戰陣才是。"說畢,陳倉立即傳令集結人馬,親自挈戈遠征朝廷。

隨後左元洲的號令也很快傳開。從此,陳倉麾下,儘是一些英雄豪傑,個個武藝超卓,威風凜凜。待人馬齊集,陳倉乃臨時任命吳用為頭領,督陣統軍,朝著揚州進發。

一路上,陳倉雖是統帥大權在握,卻並無半分猖狂,反而頗為謙遜。每日軍中練武講武,陳倉總是親自指點,循循善誘。一時間,軍陣之中團結如膠,個個人馬精神倍漲。

就在一日,陳倉正在觀摩武藝,隻見軍中一名將士猛然跌倒,嘔出一口黑血,眾人驚呼連連。陳倉上前查探,見那將士脈搏紊亂,麵目猙獰,竟被某種劇毒所侵。

陳倉心中一凜,正欲大發仁風調治時,猛聽聞號角聲起,一支妖人軍隊殺至,雙方當下立時交手。陳倉不得不臨機應變,指揮大軍抵禦敵軍,同時分派內力高手扶持那中毒將士。

戰況膠著,旌旗獵獵。陳倉奮勇殺出,直至黃昏時分,方才逐步將敵軍趕走。但那支軍隊威能不凡,陳倉折了不少將士。同時,也有十餘人被毒發重傷。

陳倉望向傷殘的將士,不禁悵然神傷。正在躊躇之際,隻見前方一團煙霧渺渺而來,隨後現出一人身形,竟是當日所遇的青蓮仙姑!青蓮看了看陳倉,溫婉一笑:"陳兄受傷如此之重,在下實在不忍目睹,特來賜予一法,庶幾可以救治。"

陳倉聞言,喜出望外,連忙將軍中諸位中毒者請了過來,一一恭敬地請教青蓮祛毒之法。青蓮不疾不徐,細細為陳倉講解了一門佛門靈毒療法,同時又傳了幾味天香秘製良藥。陳倉聚精會神,一字不落地記了下來。

待到青蓮仙去之後,陳倉立即將法門應用在傷者身上,果然頃刻之間,軍中便有十餘人痊愈過來。餘下重傷者也是情況漸漸好轉。陳倉見狀,不禁拭了把熱淚,連聲稱謝青蓮法力無邊。

從此,陳倉大軍艱難行軍,屢遭妖人圍剿。但每逢中毒受傷,陳倉便依照青蓮之法救治。漸漸地,大軍便在征戰中養精蓄銳,內外無恙,士氣大振。

就這樣,陳倉麾下步步進軍,殺到了揚州郊外。此時揚州已被妖人重重包圍,形勢萬分危急。陳倉一到,立即傳令下去,調集所有將士,準備一舉突破重圍。

揚州城頭,百姓簇擁,太師與文武百官簇簇站立。那裡不時有妖人射出異火奇矢,將領們躲避不及,險些罹難。就在這時,隻聽一陣武士號角聲起,陳倉大軍浩浩蕩蕩開拔殺至!

雙方迅即混戰在一起,梆梆鋼刀槍戈,飛石滾雷,聲勢駭人。塵埃飛揚之下,陳倉氣宇軒昂,直殺到城下,與太師率眾勉力反攻。

左元洲師徒在陳倉麾下,個個宗師級高手,殺出一個重圍。終於,在陳倉英勇殺敵,左元洲口誦咒語的配合下,那夥妖人漸漸被擊潰。陣腳大亂,終於潰逃而走。

就在這時,一陣清嘯之聲起,乃是青蓮仙姑雲霧中緩緩而來,手持寶劍,一劍刺中妖人軍中一員大能,爾後合掌微笑,飄然而去。一時間,妖人得了青蓮佛法支援,陳倉大軍聲勢大振,全線反攻,將妖人徹底趕出揚州城下!

揚州太師親自出城迎接陳倉,朝野士民歡騰雀躍,將陳倉捧為英雄,奉為武神。陳倉謙遜不受,反而拜請左元洲主張對策,掃清餘孽。

左元洲布下大陣,祭起舊學門口訣,幾位徒弟配合分攻,於是天雷地火,響徹雲霄,群妖無不被誅滅於此。就連那位妖人

尊敬的武林同道們,小可實在是有眼不識泰山,今日竟是如此僭越無知,妄作狂言僻斥宗師尊者。實在是該罰,該罰!隻是在下一介武夫,怎生也無法給宗師陳倉尊者一個交代。還是請諸位同道見諒在下的無知愚鈍,日後再不敢有這等僭越之舉!

若是就讓小可繼續模仿那水滸傳的筆法,著實有折煞我等後生人的風骨。不妥,實在是不妥!隻能請諸位同道賜教於小可,怎生才能避免再犯這等大錯?說不得也該找一位真正通曉水滸遺風的前輩,給小可開開導導,化解這等口無遮攔之禍。要不然,小可終有一日會墮入歧途,壞了整個武林的聲譽!

隻是眼下接著講下去,難免還會有些出格之處。還是請諸位老前輩舉手相勸,給小可一點指點吧。那樣的話,小可這廝雖然做事莽撞,但也好打個馬虎眼,避免有太過僭越的言語出現了。

總而言之,今日實在是給諸位老前輩們添了太多的麻煩。小可定當築幾案頭,痛改前嫌,日後再無這等胡作非為之舉。還請諸位英雄好漢寬宏大量,莫要將小可這等年輕後進視作眼中釘,給予一些寬容之恩。

那就請允許小可拙口笨舌,繼續效仿一番水滸遺風好了。儘管不免有些生澀拙劣,還望諸位同道海涵,倘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還煩請賜教指點一二。

陳倉麾下正欲掃清剩餘餘孽,行至一處黃土之地,忽聽一陣陣猙獰的咆哮聲撲麵而來。緊接著就見一股狂風卷著黃沙颶風般撲將過來,乃是一名身形矮小,遍體繡毛的怪妖,麵目猙獰,口盛長嘴,正在放聲大笑!

陳倉見狀不禁心中一凜,大喝一聲"師兄弟小心了!"話音剛落,那怪妖便如狂風驟雨般撲了上來,陳倉當即舉劍相迎,二人一個使劍,一個負手,在黃沙彌漫中大戰起來。

那怪妖身手詭異,竟能時隱時現,躲避陳倉連番招式。陳倉一時難窺其門路,竟自己吃了幾記重創。正當危急之際,隻見師兄吳用揮戈殺出,給了那怪妖一記重創,為陳倉解了燃眉之急。

陳倉喘勻氣息,對吳用拱手道謝。此時那怪妖呲牙裂嘴,張牙舞爪地又殺將過來。陳倉大喝一聲"拿命來!"二人又一次鬥在一處。

就在難分勝負之時,陳倉突然打了個呼哨,隻見幾名師弟忽然自背後殺出,往那怪妖撲去。那怪妖一時疏忽大意,給陳倉以重重幾掌,打得它節節敗退。

陳倉見狀,趕緊喝住師弟們,生怕一時意氣用事,傷了那怪物性命。隻是那怪妖已傷痕累累,啞巴吃黃連一般,狼狽逃竄而去。

陳倉見狀,剛想追擊,隻聽一陣空靈仙樂從天而降,隨後天空中一陣霧氣氤氳,緩緩現出一位祥和仙子身影,不正是青蓮仙姑嗎?青蓮徐徐而下,向陳倉溫言道:"師弟啊,那怪妖左袒右潸,你等留一手就是了。"

陳倉等人聽了,連忙止步謙讓。青蓮微笑著又道:"其實這等小妖,師弟倘若領悟了老身一門'飛花解元'絕技,足可手到擒來,何需苦戰如此。"陳倉等聽了,頓時心生好奇,無不恭恭敬敬請教起來。

青蓮於是緩緩舞動手中靈劍,如行雲流水般演示了一門精湛絕技。陳倉等久旱逢甘霖,即刻拜身膝行,開始一招一式地模仿。

不多時,陳倉等人便初窺門徑,頓時門戶大開。青蓮見狀,繼而又將更多口訣秘笈傳授與他們。陳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那日青蓮所授祛毒秘笈的來源,乃是佛門正宗武學!

從此,陳倉師徒們廢寢忘食,苦修這門"飛花解元"功夫。就連平日諳習的內家拳術,也都漸漸滲透了這門絕藝的精華,使得每一個人都將一身武功再次推上一個新台階。

但就在此時,忽有一夥彪形大漢奔至軍前,口中叫嚷道:"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妖人頭目大軍壓境,孟州已陷,正盤踞於此,要來圍剿宗師大人!"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遠遠黑壓壓一支大軍已擲地有聲殺到眼前。

為首一將,身形猶如巨人,膀闊腰圓,手持镔鐵戰刀,負荊請罪而來。陳倉一看不妙,大喝一聲"師兄弟們上陣!"說話間,自己已亮出劍來,與那妖頭目陣陣對陣起來。

二人鬥在一處,當真是虎虎生威。那妖頭目居高臨下,猙獰咆哮,陳倉則矮身靈動,劍勢霸氣。雙方難解難分,漸漸地,陳倉卻一點點被那妖頭目逼至下風。

此時陳倉已運起青蓮仙姑所授絕技,但終因尚未純熟,竟然施展無力,反而耗儘心神。

尊敬的武林同道,小可實在是越陷越深,今日又無知妄為地進一步僭越神祇。實在是罪該萬死,該千刀萬剮!望諸位英雄好漢們網開一麵,恕小可無知,給小可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話說那陳倉宗師與妖頭目陣陣相持,沒想到儘管運起青蓮仙姑所授絕技,終因未臻火候,竟被妖頭目壓了下風。看來單憑這一門"飛花解元"秘術還遠遠不夠,要想戰勝這等勁敵,恐怕還需有更上乘的武功方能對付。

正do陳倉漸趨狼狽之際,忽然一陣仙樂寶音自九霄傳來,不正是青蓮仙姑親自來救援嗎?隻見青蓮在空中徐徐浮現,寶相莊嚴,望向陣中,麵露慈祥之色。

陳倉見狀心中緒喜,連忙施禮請教對敵之策。青蓮則溫言道:"陳師弟啊,你此時的'飛花解元'固然了得,但近一步臻化境界,當從自身'存乎一心'做起啊。"

陳倉一聽,不禁疑惑重重,請教真諦。青蓮雲:"夫'存乎一心'者,乃是演武之道的至高無上秘義。你可看我掌中這把靈劍,乃是一芥之微,劍氣縱橫,能摧山裂石。然這一劍之威力,皆因在在處處無不存著一顆'清淨之心'罷了。"

說話間,青蓮徐徐舉起手中寶劍,陡然一劍刺出,霎時間虛空一震,整個天地為之失色!就在陳倉驚疑未定之際,青蓮已舉劍一揮,劍芒頓散,天地重現光明。

"你看吾這一劍,氣衝霄漢,威能無匹,不正是因為吾心中並無雜質乾擾,一門心思隻在劍上嗎?"青蓮雲。陳倉聽了,當即拜伏在地,請教這門"存乎一心"的秘訣。

青蓮於是徐徐傳授,言辭誨人不倦:"吾這門'存乎一心'神功,其實就是要你靜下心來,將雜念去除,隻餘一片赤誠之心存於內中。你可看那妖頭目,心中昧於善惡,充滿殺戮之念,所以顯得暴戾凶橫。但你若能一心一意為善為眾生著想,則自然內力高深,有驚人的威能出現。"

陳倉聽了,豁然開朗,當即盤膝而坐,閉目養神,開始潛心修習這門高深的佛門絕學。青蓮見狀,微微一笑,繼而轉身離去,隻是臨行前又轉身叮囑了幾句。

就這樣,陳大宗師潛修"存乎一心"法門,將"飛花解元"秘術與此結合,漸次進階。就連他手下師弟們,都跟著一同潛修不輟。

於是大軍在山穀中宛如打了地疙瘩一般,一動不動全都坐在那裡參禪悟道。就連那妖頭目,也被這一幕弄得啞然失笑,納罕不已。

大概過了三五年七八載的時候,陳倉突然從定中睜開雙眼,雙目放射出灼熱的神芒。他緩緩站起身來,一揮手,頓時狂風大作,頭頂乃浮現一輪祥瑞祥雲。

"妖頭目啊,你也給老衲看看,真正存乎一心的武學是什麼樣子的!"陳倉一聲低喝,雙掌陡然在身前凝聚成一團金光,驟然暴漲,化作一頭巨大金剛獅子,張牙舞爪,向那妖頭目撲將過去!

那妖頭目一見,嚇得麵無人色,哪裡還有什麼戰意?當即拚命催動全身妖力,狂揮手中鋼刀,齊頭並進地反擊!

隻見那金剛力獅虯塵飛揚,將妖頭目的镔鐵刀撕成無數斷裂!妖頭目頓時跌落馬下,抱頭鼠竄逃去。而那金剛力獅卻並未就此放過它,發出震天獅吼之聲,一口咬住了妖頭目後心,生生將它拖了回來。

"住手...饒命...我...我...我自當...歸...歸降...了..."那妖頭目見勢已去,嚇破膽來,連聲求饒。

陳倉見狀,這才將金剛力獅一揮而去,寶相莊嚴,身上頓時祥雲環繞,光芒四射。陳倉就這般高高在上,俯視著那妖頭目,神色淡然,絲毫不被血氣染指。

妖頭目被這等宏大威嚴徹底鎮服,撲通一聲,當先拜下。其師徒弟隨後,也紛紛瞪目結舌,隨後便有數以千萬計的妖兵,在陳倉這等寶相下,竟然無不俯伏叩頭,就這般臣服歸降了。

就在這時,青蓮仙姑空靈仙音再次響起:"好一門'存乎一心'絕學!宗師果然通神住了。不過..嗯..武學歸武學,終究還需回歸本心才是。你我佛門之人,豈能貪圖這等鬥儘殺伐?還請宗師好自重喲..."

陳倉聽了,頓時醒悟過來,收斂了心中的殺念,寶相也自然消失不見。他緩緩走到那妖頭目麵前,施施然一掌拍在它腦門上,竟無傷大雅!

"你們既然已經歸降,就跟著我好好修習佛門正果吧。日後但行好事,就是對得起青蓮師姐的一番教誨了。"陳倉語重心長地說了一番話。

於是從那之後,陳倉手下竟然多了一夥妖兵部隊,加上之前的人馬,浩浩蕩蕩,竟然成為了一股強大的佛門武林!而陳倉更是以"存乎一心"為指導,收服江湖,廣化世人,很快就在武林中

尊敬的武林同道,小可實在是愧不敢當,今番僭越神祇,罪該萬死!還是請諸位英雄好漢們開恩赦免,給小可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吧。

話說那時陳倉宗師得青蓮仙姑相助,習得"存乎一心"絕世神功,將"飛花解元"發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時陳倉覺悟了佛門正果,將那些歸降的妖精儘數收服,從此在武林中另樹門戶,成就一股浩浩蕩蕩的正果武林。

隻是這一切功夫還隻是冰山一角,要想全麵體現一門"存乎一心"的精髓,陳倉覺得尚有很長的路要走。於是他將這等心得分賜徒眾,號召大家同心同德,踏上了一條探尋"存乎一心"奧秘的修行之路。

有了青蓮仙姑的指點,陳倉門下雖是初探佛門,漸漸也都燃起了一股拜佛習武的熱忱。比之從前殺伐果斷的作風,此番判若雲泥,確是"存乎一心"神功的奇特之處了。

大家窮年累月,廢寢忘食,苦修不已,就是要達到那種"一手遮天"的境界。在陳倉親自帶領之下,大夥兒對佛法漸有所得,對武學也是日見精進。尤其是那些從前凶惡無倫的妖精們,此番竟也發了一往無前的虔誠之心,個個都變成虔誠和尚一般。

就這樣,陳倉一乾人等辛勤修煉,約摸有七八年餘。陳倉本人早已脫去黃袍苦行相,滿身都是一股祥和氣象。由他親自鎮服的那夥妖精,如今全都變成虔誠佛子的模樣。就連妖頭目那個看著最是猙獰可怖的家夥,此番也是往昔判若兩人,全然一副慈眉善目的佛門形相。

漸漸地,陳倉覺得大夥兒都已有所成就,遂決定展開一場考核,一一查看弟子們的本事如何。於是他在一處青山之巔,布下了無數機關桎梏,然後點撥道:"諸位啊,你們都已苦心孤詣,修習有年餘了。今日就讓你們一一在這機關之處施展本領,彰顯一番'存乎一心'的真諦吧!"

這一席話,無疑是對大夥兒的一次重大考驗。弟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表示感激,隨後便依次登臨這處機關之地,一一施展瀆技。

隻見第一個上場的正是那從前身手最為矯捷的彭矮虎,此番他雙手合十,閉目凝神,竟然慢慢凝聚出一口佛光如織的金剛靈氣。隨後這口佛光驟然暴漲爆裂開來,化作一頭張牙舞爪的金剛獅子,頃刻間便將眼前重重機關儘數化解!

彭矮虎這一出手,確實令陳倉露出幾分讚許。第二個上場的是從前最凶戾的那個妖頭目,如今他已經是慈祥的和尚一般。他麵露祥和之色,雙手緩緩一揮,頓時天宇間祥雲繚繞,有流光溢彩自他手中迸射而出。隨後這口流光驕雷般暴漲疾馳,宛如一頭張牙舞爪的巨龍遊空而來,接連咆哮幾聲,便將眼前重重禁製儘數捲毀化解!

待到最後,就連從前油嘴滑舌的那個行者也大有出人頭地的本事。他打了幾個手印,隨後掌心湧出萬頃祥雲,漸漸凝聚成了一隻祥麒麟兒。祥麒麟一聲龍吟獅吼,頃刻間便罩下了一片雷霆神雨,足足將此地所有機關一一化解掉了。

就這樣,陳倉一乾人等個個來了個手到擒來的本領,可謂是師出無名,皆成一字???獅子。即便是當年那幫莽漢,如今也全然是另一番成竹在胸的人物了。

望著這番盛況,陳倉深有感慨萬端之色。青蓮仙姑也在一旁和顏而笑,對陳倉豎起大拇指,顯是極為滿意。

"師弟們啊,你們如今個個克有所成,從此便是我陳某真正的得力門徒了。日後就當為朕大宋武林掃蕩一空,從此再無狐假虎威之輩胡作非為!"陳倉沉聲而論。

話音剛落,隻聽一陣重重炮聲自山穀外傳來。原來正是朝廷方麵得知綠林好漢作亂的消

爾等好漢雖有本領,卻也忘了我輩宗旨。佛門正果,豈能殺伐紛爭?昔年我等悟道修行,舉手可禦陰陽,卻不為傷和尚一錢。如今朝廷征討,原是誤會。

陳倉宗師沉吟不語,隻見青蓮仙子閃然dest,寶相莊嚴,笑示全場:"宗師昔年點化群雄,將群妖收服,原為了救濟迷津之徒。如今朝廷軍馬臨門,誠屬誤會。我等宜以智慧化解,方契合了佛門正果。"

說畢,青蓮舉起手中寶劍,刹那間祥光普照,霎時天色一變,虛空陡起萬朵祥雲。密密層層,自雲端隱隱傳出陣陣誦經梵音,寶氣氤氳,直透曦輝。

重重軍陣,抗拒不住如此祥象,驟然裂開一線空隙。隻見萬道光華從中迸射而出,宛若千萬神駒奔馳,驟然在穀口組成一座廟宇。當先一騎赤兔駿馬踏霧徐行,乃青蓮仙子親自現身!

青蓮徐步走下,身後寶相千萬分祥雲繚繞,籠罩虛空。她溫言宏亮:"諸葩武林好漢英雄,懷皇上勅命,乃是誤會。吾陳宗師早已悟道,所作所為,全為了化解群雄,收伏群妖,令天下重得昌平。"

"吾等皆是虔誠佛門弟子,隻為扶助正果,絕無傷天害理之意。今當有請維揚法師一同入穀觀摩,以證吾言不虛。"

話音剛落,隻見群軍當先一員高僧在馬上微躬施禮,不正是著名的淨衣上人?衲子合掌讚道:"青蓮仙子乃是吾等佛門中流,既有此番佛門助力,弟子有何不信?隻是還請放行一觀便了。"

青蓮點頭有請,淨衣上人隨即緩步來至穀口。隻見穀中層層祥光籠罩,儼若一片靈境仙山。再看那廟宇,霎時竟已無跡可尋,有陸地微沘,化為曲徑通幽的一處潭心小島。

隻見潭心幾處斫鑿如人的假山環列島心,戴一介青衫道者掌心湧出清氣,灌溉一方小小蓮池。池中,數十青蓮幽香盈盈,嬌滴滴探出清池,祥光緩緩流轉如夢如真。

定神一看,竟是陳倉宗師化身菩薩形相,方在誦經禱告。青蓮在側輕聲吩咐:"宗師此番入靜,難得一見法身遺跡。還請恭敬些,切勿出言驚擾。"

淨衣上人見狀,惶恐躬身,亦步亦趨隨行而入。隻見宗師麵南而坐,雙掌合十,周身氤氳祥光層層疊疊顯示"存乎一心"的無上體征。右首更有數名小師祖虔誠持咒助佑,左首則是當年群雄追隨,如今亦皆麵目莊嚴,全成菩薩模樣。

直待宗師禱告已止,淨衣上人方戰戰兢兢上前施禮,口稱"阿彌陀佛,宗師乃是多生修為,果真如同青蓮所說,已達佛門正果!小僧今日有眼無珠,還望寬恕。"

陳倉祥和笑示:"阿Sir,不須多禮。我等祖有言曰'入佛門者,皆當虛懷若穀',更何況我等都隻是些俗流凡子?青蓮姑苦口婆心,老衲乃是當時一念迷津,行差踏錯,幸得她拯救,今日方得以返本歸真。倘非如此,隻怕還在世間狂妄自誤,反而墮落成為傷天害理的妖魔!"

言罷,陳倉合掌頓首,俯身向青蓮作了一躬至謝之禮。青蓮臉現潮紅之色,也隨即還禮。淨衣見狀,確定此間根本無任何異端可言,乃長跪施禮不已:"原來是小僧眼拙,竟不知宗師早已悟徹圓滿,成就佛門正果!還請宗師原諒,容小僧引一眾武林同道前來,一同瞻禮求教!"

尊敬的朝廷閣下,小可實在是愧不敢當,多有僭越,還請恕罪。待小可一一細說分晰。

原來話說當年陳倉出身綠林,曾為朝廷通緝要犯。隻因命運多舛,被逼無奈,不得不和一眾好漢們行俠仗義,反抗統治階層的腐朽暴虐。彼時陳倉雖有武功,卻未曾通曉佛理。走投無路之際,幸得遇青蓮仙姑指點迷津,從而慧解禪機,悟道修行佛門正果。

從那之後,陳倉帶領一眾好漢們在黎山密穀中用功苦修,個個都已洗心革麵,成為虔誠的佛門弟子。他們日夜參禪誦經,潛心鑽研那門高絕的"存乎一心"武學,不為其他一切雜念所擾。漸漸地,大夥兒對佛理有了一定的悟性,對佛門正果也有了進一步的體會。

就這樣,陳倉一乾人七八年如一日,毅然不移,孜孜不倦。終於在青蓮仙姑的親自指導之下,個個都已達到了"存乎一心"的妙境。不但武功再祖師尃,而且佛心通明,都已是位份位份的佛門高僧了。就連當年最狠最凶的那些妖魔頭目,此番也成為慈祥和藹的高僧大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