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仙姑親眼目睹如此盛況,也是由衷讚歎陳宗師的高明本領。她深知佛門弘揚正果雖是正途,卻也要與時俱進,以契合現世。不然徒有虛名,卻也難以廣被人心。於是她再次點化陳宗師,化入佛門精髓,借以洞徹了佛理中的"般若空性"奧義。
陳宗師經青蓮仙姑指點,終獲大徹大悟,從此進階到了佛門的另一個更高層次。佛性由內而外徹底呈現,他那一身的儀表法相,竟然宛如一尊活佛轉世重現。待到陳宗師將這等"存乎一心"佛果彰顯無餘時,整個山穀竟然也隨之一同祥和生輝了。
正當陳宗師率眾在密穀中誦經念佛之際,朝廷方麵卻突然傳來了不符合實情的訊息,說是有一夥胡作非為的綠林好漢們在山中作亂。於是便急派大軍前去剿捕圍剿。哪知軍馬一到,自然就被陳宗師這股強大的佛門正果所感動鎮伏了。
當先開道的淨衣上人一見如此佛力加身的絕世景象,自然不勝驚詫,隻當是真有高僧在此修行。待到親身一見,始知原來正是當年的綠林之主陳宗師,如今已悟徹佛理,通體菩薩廬?相了。
"嗬嗬,閣下看來是大有誤會啊。"陳宗師含笑施禮之際,祥雲緩緩環繞其身,金口玉音寶相莊嚴:"小僧當年蹊徑不正,被迫混跡綠林,卻也幸逢良師,一朝覺悟。如今不但功夫有所精進,對佛門正果也有了若乾體會。師弟們個個如我一般,都已是虔誠佛子。今日有緣重逢朝廷,自當先為故過陳謝一番。"
說畢,陳宗師頓首便將頭觸地作了一番陳謝之禮。那淨衣上人見狀大喜過望,連忙扶起道:"宗師高?自在神佛,乃是吾輩應當景仰的菩薩。還請高抬貴手,有勞路途。小僧一時認錯人了,還請
尊敬的朝廷武將,小可實在是愧不敢當,多有僭越,還請恕罪。待小可一一細說分晰。
原來說來話長。當年陳某出身寒微,命運多舛,不得已混跡綠林,被逼無奈,不得不和一眾好漢們在山林反抗朝廷的腐朽暴虐。那時陳某雖有些許武功,卻未曾通曉佛理。走投無路之際,幸得遇青蓮仙姑指點迷津,從而慧解禪機,悟道修行佛門正果。
從那之後,陳某帶領一眾好漢們在黎山密穀中用功苦修,個個都已洗心革麵,成為虔誠的佛門弟子。他們日夜參禪誦經,潛心鑽研那門高絕的"存乎一心"武學,不為其他一切雜念所擾。漸漸地,大夥兒對佛理有了一定的悟性,對佛門正果也有了進一步的體會。
就這樣,陳某一乾人七八年如一日,毅然不移,孜孜不倦。終於在青蓮仙姑親自指導之下,個個都已達到了"存乎一心"的妙境。不但武功再祖師尃,而且佛性通明,都已是位份位份的佛門高僧了。就連當年最狠最凶的那些妖魔頭目,此番也成為慈祥和藹的和尚了。
青蓮仙姑親眼目睹如此盛況,也是由衷讚歎陳某的高明本領。她深知佛門弘揚正果雖好,卻也要與時俱進。不然徒有虛名,也難以廣為人知。於是她再次點化陳某,化入佛門精髓,以洞徹了"般若空性"的奧義。
陳某經青蓮指點,終獲大徹大悟,從此進階到佛門更高層次。佛性由內而外徹底呈現,整個儀表法相,竟然宛如活佛轉世。待到將這等"存乎一心"佛果彰顯無餘時,整個山穀亦頓時生輝祥和了。
正當陳某與眾在密穀誦經修行之際,朝廷那裡卻突然傳來了不符實情的訊息,說是有一夥綠林好漢在山中作亂。於是便急派大軍前來剿捕圍剿。哪知軍馬一到,便被陳某這股強大的佛門正果所感化鎮伏了。
當先開道的淨衣上人一見如此佛力加身的絕世景象,不勝驚詫,隻以為是高僧在此修行。待到親身一見,才知正是當年綠林之主陳某,如今已悟徹佛理,廬山真麵目了。
"嗬嗬,閣下看來是有所誤會啊。"陳某含笑施禮時,祥雲緩緩環繞身旁,金口玉音寶相莊嚴:"小僧當年蹊徑不正,被迫混跡綠林,幸逢良師指點,一朝覺悟。如今不但功夫有所精進,對佛門正果也有了一些體會。這些弟子們個個跟我一般,都已是虔誠佛子了。今日有緣重見朝廷,自當陳謝往日之過錯。"
說畢,陳某頓首便將頭觸地陳謝。那淨衣上人見狀大喜過望,連忙扶起道:"宗師高名自在神佛,乃是吾等應當景仰的活佛菩薩。還請高抬貴手,有勞路途。小僧一時認錯人了,還請宗師恕罪。"
話說朝廷軍馬獲知山穀中並無異樣,皆是虔誠佛門,遂將此事稟報了朝中。隻聞皇上覽奏,大為喜悅,當下親自禦駕前來黎山一遊。
及至親臨山穀,隻見景致無雙,錯落有致,確然是個世外桃源去處。禦帳一叩,陳宗師以及青蓮仙子等人捧佛前來朝見。皇上見其模樣莊嚴,個個寶相廬山,不禁心生敬服。
陳宗師等人將往事一一分說,皇上聽罷,不啻是大有感慨,隨即宣旨:"朕觀汝等今日寶相殊勝,顯是佛性圓明。其初年雖有僻差失德,究其根由,亦非儘是咎由自作,朕心有戚焉。今日朕等一睹佛門遺則,當痛改前非,深自痛慚。自今之後,汝等在此山中佛門修業,以光大聖祖遺訓,普度有緣,朝廷將給予最大支持。並在此山鑿一十方丈大寺,希望汝等為朝廷佛法努力開疆拓土,以顯大宋國力。"
陳宗師等人聽聞天恩浩蔭,哪敢不遵,即日遵詔開鑿大寺。皇上亦留宿一宿,體驗修行過程,取供將來施政權衡。
次日天明,皇上即將離去。陳宗師亦覷趁此機,請示大徹大悟的體會,以為權諫。乃命徒眾列陣,各儘以"存乎一心"絕學演示境界。
但見第一徒眾是昔年混跡綠林第一凶悍妖魔頭目,今日脫胎換骨,早已麵目莊嚴。他輕詠真言,頃刻間祥雲繚繞,雷聲大作,霆霸狠狠斬下,卻隻震裂眼前磐石,絕無殺傷生靈。青蓮仙子讚曰:"好一門轟霆手眼,乃是佛門空性,用劍不傷人。"
第二個演示的乃是才高武藝兼優的"行者"。他麵無表情,雙掌緩緩虛拍,頓時氣象萬鈞,有一股翻江倒海的磅礴力量自他手中爆發而出。可在爆發當兒,這股力量卻突然夭折而止,仿佛遭到重重阻隔。行者麵無改色,收起手掌。青蓮仙子又讚曰:"好一門乾坤功夫,體現了佛門大智如海,有極大能量,卻雲淡風輕,不傷法體。"
最後輪到彭矮虎上場。這小個頭一聲怒喝,頓時化作一頭炎炎燃燒的獅?精,卷起萬丈狂焰,周身上下熊熊大火。可就在這萬丈狂火中,彭矮虎緊隨其後一聲梵音高誦,頓時天火儘數寂滅,祥光滿室,宛如一尊佛子般祥和。青蓮仙子見了,也是會心大笑,連聲讚好。
皇上禦覽諸多武藝佛境,看在眼裡,喜在心頭,連連拱手讚歎不已。青蓮仙子見時機已到,遂上前奏說佛理:"陛下,如此種種武藝佛境,乃是我輩佛門精髓中的化生觀照。所謂'化'者,不離塵世萬緣,以武為體;'生'者,從平凡無為而生出精妙有為的種種武學;'觀'者,觀照萬物虛無,無執無住;'照'者,方能體現佛門般若智慧。'觀照'二字,乃是所謂悟道的精神實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換言之,山河大地萬物本無定體,皆是從因緣和合而生,並將從此而滅。我等佛門之人,不應執著其中,否則便是癡人說夢了。"
皇帝聽罷,豁然貫通,不由得拍案讚歎:"朕當年不通佛理,執迷不悟,幸得高僧開示,真是有眼無珠啊!"
尊敬的陛下,小僧陳倉再次叩謝皇上龍盛明智,得以重睹太平盛世。今當有請維揚法師一同入穀觀摩,以證陳某所言不虛。
隻見群軍當先一員高僧在馬上微躬施禮,不正是大名鼎鼎的維揚法師?這位上人法號洪鐘,自幼便入僧門,一門心法傳人,對於佛理佛法更是了然於胸。衲衣合掌讚曰:"陛下所言佛門正果,臣亦有所體會。今日能一睹陳宗師法相,實為有緣。"
青蓮點頭有請,維揚法師隨即緩步來至穀口。隻見穀中層層祥光閃耀,儼若一片靈境仙山。但見那假山丘野之上,斑駁陸離,頗有天然翠屏萬裡之致。再看那藍潭碧流,窈窕曲折,宛如盈盈筆走龍蛇般。竟喜人於無何有之鄉。
忽然潭心湧出點點微紫雲氣,經須臾,已聚為一團祥瑞重重。隻見祥雲漸散,現出一股身著黃紈道袍的仙人,對簪碧華,體態虛無縹渺。疑是陳宗師化身菩薩形相,正禱誦於藍潭之中。
青蓮在側輕聲吩咐:"此乃宗師入定誦經,儘顯佛門正果。還請恭敬些,勿出言擾之。"
維揚上人見狀,戰戰兢兢躬身侍立。良久,隻見陳宗師掌心漸漸湧出絲絲縷縷的紫氣,氤氳環繞,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亦自潭中散發而出。隨後陳宗師緩緩睜目,一張寶相端正,金剛不壞之體,祥瑞蔭衽。宗師望著朝野官員,含笑撫掌,對維揚解釋道:"老衲禱告觀音,祈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普度眾生。"
維揚上人聞言,麵露狐疑,心下暗忖:這佛門正果,果真如傳聞般神通廣大?不如一探究竟。遂上前一鉤手誠,諂笑道:"宗師演示觀音法相,有幾分淵源根基,實在佩服。不知這佛門正果,可有其它絕學妙用?"
陳宗師聽罷,會心一笑,隨即手揮袖舞,頃刻間密雲罩頂,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眾人紛紛驚惶,避之不及。可怪哉!隻見雨雪颶風,儘數在陳宗師周身一尺之內戛然而止,竟有一股無形氣勁,將這等天威儘數擋住。
維揚上人見狀,啞口無言。陳宗師徐徐解釋:"老衲禱告法相,皆是佛門'存乎一心'的絕學所致。這等無上大智慧,乃老衲一介凡人,怎能十分通曉?其實佛門無邊,大智不能窮究。老衲今日所作所為,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說話間,陳宗師一轉手中寶劍,刹那間天地間霞光萬道,祥瑞重重。隻見劍光化作千萬神兵,宛如黃沙萬裡,從劍尖湧出,在半空組織一座金剛寶相廟宇!寶相廟宇楣梁嵌日,瑞氣千條;彩鳳翱翔,龍戲珠兒。當真了無生理,令人歎為觀止。
陳宗師施施手,寶相廟宇霎時化作漫天佛光,祥雲繚繞,飄飄遊遊。陳宗師緩步於祥雲中穿梭而行,有陣陣和風拂麵而來,沁人心脾。宗師時而虛行雲遙,時而淩空飄蕩,時而顧盼神飛,變化萬端,當真是妙不可言。眾官員目瞪口呆,隻聽一旁青蓮仙子笑讚道:"此等'存乎一心'精微妙用,實為我佛門絕頂秘笈!閣下可有所領悟?"
維揚上人連連作揖,方向朝野官員曰:"臣今日親見陳宗師演繹佛門正果,可謂是妙不可言!據臣所知,此乃佛家淨土世界的景致,甚至是開天辟地的神權。陳宗師固然修為已達佛門正果,尚可飛升而去。豈止如此?他等一眾弟子,武功上
尊敬的陛下,恕小僧不才,冒昧略陳已往一二。
原本小僧陳倉出身寒門,年少善殺,不得已走上了歧途,身陷綠林,成為朝廷通緝要犯。那時的小僧雖有些微武藝,卻未曾通曉佛理,向往一個不受掣肘、任意妄為的混世魔王。
但命運終有轉機。在一次漫無目的的流浪中,小僧幸遇青蓮仙子芳蹤,仙子慈悲為懷,不啻於大師指點迷津。小僧旋被仙子收為徒兒,在黎山密穀靜修佛門武學。
自那之後,小僧帶領一乾狐朋狗友們在密穀中用功苦修,個個都已洗心革麵,成為虔誠弟子。日日夜夜參禪誦經,鑽研那門高絕的"存乎一心"武學,將世俗一切雜念拋諸腦後。
漸漸地,在青蓮仙子的親自指導下,小僧對佛理有了一定的悟性,對"存乎一心"正果也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就這樣,或修或練,七八年如一日,毅然不移,孜孜不倦。
終於,小僧與眾徒弟個個都已達到"存乎一心"的妙境。非但武功日臻化境,更有佛性通明,宛若佛門高僧一般。就連當年最凶悍的那些妖魔頭目,如今也成了慈祥溫厚的和尚了。
青蓮仙子親眼目睹如此盛況,也是由衷讚歎小僧的高明本領。她深知小僧已經有了佛門正果的基礎,於是再次點化,化入佛門精髓,以洞徹"般若空性"奧義。
自此小僧就進階到佛門更高層次。佛性由內而外彰顯,整個儀表法相,竟然宛如活佛轉世。待到將"存乎一心"佛果無餘彰顯時,整個山穀亦頓生祥和氣象。
正值此時,朝廷那邊卻傳來訊息,說是有一夥綠林好漢在山中作亂,遂急派大軍前來剿捕。但軍馬一到,便被小僧這股強大的佛門正果所感化,哪裡還有半分殺機?
淨衣上人一見如此絕世景象,驚喜交集,直到親見原來正是昔年綠林之主陳倉,如今已悟徹佛理,方始會心。陳倉乃當眾述說了前因往緣。
維揚法師也在場觀看,見小僧扭轉乾坤,由昔日狂徒化作位份位份的佛門宗師,不禁心有戚戚。遂上前一同觀摩演示"存乎一心"之奧妙。
當先是昔日混跡綠林的凶徒頭目,如今已麵目莊嚴。他雙手合什,輕詠真言,頃刻祥雲繚繞,雷聲大作,狂風大作。可那霆霸雖然狠狠斬下,卻隻震裂了眼前磐石,絕無殺傷生靈。維揚讚曰:"好一門轟霆手眼,乃是佛門空性用劍,不傷眾生!"
再有才高武藝兼優的"行者"。他麵無表情,雙掌緩緩虛拍,頓時氣象萬鈞,有一股翻江倒海般的磅礴力量自手中爆發而出。可就在爆發當兒,這股力量竟然夭折而止,遭到莫大阻隔,最終收歸於無形。維揚讚賞不已:"好一門乾坤大法,大智如海,有極大能量,卻雲淡風輕,不傷法體!"
最後莽夫彭矮虎一聲獅子吼,化作一頭炎炎燃燒的獅?精,萬丈狂焰自身周身湧出。可就在這萬丈狂火中,彭矮虎緊隨其後一聲梵音高誦,頓時萬火儘數寂滅,祥光滿室,宛如佛子般祥和莊嚴。維揚見了,也是會心大笑連聲讚好。
隨後陳倉施展渡世本領,令在場眾人無不歎為觀止。隻見他一轉手中寶劍,頓時霞光萬道,祥瑞重重。劍光化作千萬神兵,好一座金剛寶相廟宇,從劍尖湧出在半空中凝然而止!寶相廟宇楣梁嵌日,瑞氣千條,彩鳳翱翔,龍戲珠兒,當真了無生理!
陳倉運轉法訣,寶相廟宇霎時化作漫天佛光,祥雲繚繞,飄飄遊遊。陳倉緩步步行於祥雲之上,有陣陣和風拂麵而來,淒淒習習,沁人心脾。時而虛行雲遙,時而淩空飄蕩,時而顧盼神飛,變化萬千,宛如步入西方淨土了。
眾官員目瞪口呆,隻聽青蓮仙子笑讚:"這等'存乎一心'絕妙功夫,實為佛門無上秘笈!閣下可有所領悟?"
維揚上人連連作揖,當即對朝野官員分析道:"臣今日親見陳宗師演繹佛門正果,可謂妙不可言!此正是佛家淨土世界的神妙景致,甚至是開天辟地創世造化的神權無邊!陳宗師雖已飛升佛門,但他等這一眾高徒,武功上實亦已臻化境,有赫赫的威能,更已皈依佛門,自當運用於濟世利民而非禍亂天下啊!"
話說陳宗師在青蓮仙子指點下,通曉了佛門般若空性的精髓,達到了存乎一心的佛門正果。當下他聚集徒眾在穀中演示絕藝,以證菩提正果。
隻見身先作先,那當年混跡綠林最凶悍的妖魔頭子首先上陣。他麵目儼然一位顏色莊嚴的和尚老僧,全然不複從前那猙獰模樣。這和尚雙手合十,輕詠真言佛號,頃刻間祥雲繚繞,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可那霹靂雖狠狠斬下,卻隻震裂了眼前磐石,絕無殺傷眾生。
山下觀戰的維揚上人見狀,不禁讚歎道:"好一門佛門轟霆手眼!體現了空性無我,雖有降世劍術神通,卻了無殺機傷性,此乃佛門妙用也!"
下一個出陣的是陳宗師的得意門生"行者"。這個年輕僧人雙掌合十,閉目凝神。可見他麵無喜色,雙掌緩緩虛拍,頓時氣象萬鈞。一股翻江倒海般的磅礴力量,自他手中爆發而出。卻在這爆發的一刹那,這股驚天動地的力量竟忽地止歇,仿佛遭遇了天大的阻隔而無處使力,竟無一絲破綻漏出。行者麵無改色,收起了雙掌。
維揚見狀,不禁連連點頭讚道:"好一門乾坤無窮大法!正應了般若大智慧,有驚天動地的能量,卻在關鍵時刻全數收歸,毫不超越。運用自如,遊刃有餘,確是佛力高深啊!"
最後輪到那小個子莽夫出馬。彭矮虎一聲怒吼,頃刻間化作一頭炎炎燃燒的獅子精,卷起萬丈狂焰,猙獰可怕。那火光衝天,熱浪滾滾,威不可當!就在火焰最猛烈之時,彭矮虎突然高誦梵音佛號,祥光頓起,那萬丈狂焰竟如虛火一般,霎時間滅於無形,宛如一位慈祥的佛子一般,祥和莊嚴。
維揚見狀,也是會心大笑,連聲讚好:"好一門須彌芥子功夫!先是萬丈狂焰,熾燃如火宅煉獄;轉瞬卻又片雲乍現,祥和寶相。這正所謂'佛眼普覽,一切無礙',體現了萬事萬物皆能化之妙用啊!"
隨後,陳宗師施展渡世雄威。隻見他緩步上前,一轉手中寶劍,刹那間萬道霞光凝聚,祥瑞環繞。劍光一閃,頓時化作千萬金剛神兵,宛如林立的利箭黃沙,從劍尖驚湧而出,在半空中凝聚成一座金碧輝煌的寶相廟宇!那座寶相廟宇楣梁嵌日,飛簷繡角;祥雲繚繞,瑞氣千條;更有彩鳳淩空,托著龍戲珠兒飛旋。裝潢華美,了無生理,宛如天宮雲裡來!
陳宗師再施法訣,頃刻間那寶相廟宇竟化作一團祥瑞重重的祥雲漩渦,緩緩在半空盤旋飄搖。陳宗師徐步踏上祥雲,有陣陣和風拂麵而來,沁人心脾。時而虛步雲霧,時而淩空飄蕩,時而顧盼神馳,變化無窮,當真了了分明,宛若踏足西方淨土了。當下眾徒也一個個在祥雲之上來回穿梭,有陸陸續續更多寶相樓閣從雲中漸現,氣象萬千,千姿百態。
旁觀的眾官員無不瞠目結舌,目瞪口呆,驚疑不定。青蓮仙子當下含笑曰:"這便是陳宗師和諸位道友展現的佛門無上秘笈'存乎一心'之極至絕妙功夫。可有所領悟?"
維揚法師見此等神通廣大,驚駭莫名,連連合十作揖,諂媚道:"臣今日一見陳宗師化現的佛門正果,可謂是妙不可言!此正是佛家淨土世界的神妙景致,更有開天辟地創世造化的神權
話說當年行伍綠林的莽夫好漢,如今個個已是虔誠佛門弟子。那日受陳宗師令旨,他們在青蓮仙子及維揚法師的觀摩下,各施所長,一一展現佛門正果。
先是當年綠林中最凶悍的彭矮虎上場。這彭矮虎昔日模樣醜陋無比,行事更是猙獰可怖。今日看來,已然一顰一笑間,莊嚴祥和,恍如佛度眾生。
隻見這矮虎猛地一聲獅子吼,頃刻間化作一頭炎炎燃燒的獅子精,熱浪滾滾,卷著萬丈狂焰猙獰可怕。就在那火光衝天,威不可當之時,矮虎突然高誦梵音佛號,祥光頓起,那萬丈狂焰竟如虛火一般,霎時熄滅無形。轉眼間,這獅子精怡然一笑,祥和莊嚴,宛如一位慈祥的佛子。
維揚法師見狀,不禁拍案叫絕:"好一門須彌芥子功夫!先是萬丈狂焰,熾燃如火宅煉獄;轉瞬卻又祥和寶相,極儘了佛門無礙智慧,體現了般若理念中萬事萬物皆能化之妙用!"
接下來輪到那名為"行者"的武僧施展渡世絕藝。這行者自幼稟性穎慧,勤修苦練,如今已有超凡透俗的武學修為。就見他麵無喜色,雙掌合十閉目凝神。須臾間掌心緩緩虛拍,頓時氣象萬鈞,一股翻江倒海的強橫力量自掌心爆發而出,有驚天動地之威。可在這爆發的一刹那,這股磅礴無窮的力量竟又驟然止歇,宛若遭遇了天大的阻隔而無處使力,竟無一絲破綻漏出。
維揚一見,連連點頭讚道:"好一門乾坤無窮大法!正應了佛門般若大智,力量雖然驚天動地,卻在關鍵時刻全數收歸,毫不超越。運用自如,遊刃有餘,確是佛力高深!"
隨後又是那原本混跡綠林,孽行汙濁的妖魔頭子出陣獻藝。可今日看來,這老妖魔麵目已了然一副儒雅高僧的模樣。見此等改觀,維揚法師也是讚歎不已。隻見他雙手合什,緩緩吐誦佛號,祥雲霎時繚繞,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有降世神通的架勢。但那雷霆雖狠狠斬下,卻隻震裂了眼前青石,絕無殺傷生機。
維揚見狀大喜,竟讚歎道:"好一門佛門轟霆手眼!雖有劍氣磅礴,卻也體現了空性無我,了無凶殘殺機,堪稱佛家妙用!"
眾佛子施展絕藝已畢,倏見陳宗師步入場中。這陳宗師原本是陛下手下一員遊俠將士,奇遇後走上佛門之路,於今已達至高深境界。宗師剛入場中,便一襲金紗寶相,雙目有威有慈,寶劍橫施,瑞氣千條。
宗師一襲袖搖身一轉,頓時祥光萬道,瑞氣四溢。隨著寶劍一旋,劍光陡湧,化作無數金剛利箭,從劍尖激射而出,在半空中聚合成一座金碧輝煌的寶相廟宇!隻見那座寶相廟宇飛簷龍馬,墜碧翹角;寶樓麗閣,氣象森嚴,祥雲環抱,宛如天上琉璃雲宮一般,燦爛無儔。
宗師微一運力,那寶相廟宇霎時漩渦飛旋,又化作一團重重的祥光雲霧,在半空中緩緩盤旋飄搖。宗師徐步禦步雲端,祥風習習,有一陣陣清涼的空氣,襲人心間,舒爽無比。
宗師時而虛步雲遙,時而顧盼神馳,時而淩空飛渡,在祥光雲中遊走自如,變化無窮,當真了了分明,宛若親臨極樂西方淨土一般。隨即更多佛光雲霧,在祥雲中漸現雕梁畫柱,氣象森嚴,暗現一座座樓閣寶相,樓宇重重。宗師一眾徒眾也跟著步入雲中,時隱時現,變化莫測。
見此等盛況,維揚上人實在瞠目結舌,又驚又喜,連聲讚佩。青蓮仙子含笑曰:"這便是陳宗師和諸位道友所展現的佛門無上'存乎一心'之極至功夫,可有所領悟?"
維揚法師喜從天降,跪伏於地,一再叩首凝重道:"臣今日一睹這等佛門無上絕技,心領神會,方知天外有天!這般絕藝誠非人力所能及,堪稱渡世利生的無上秘訣啊!
話說維揚法師一見陳宗師等人施展佛門無上"存乎一心"之絕藝,確是驚心動目,歎為觀止。當下他合十恭敬,緩步上前向陳宗師一再頓首施禮,諂媚道:"陳宗師演繹佛門妙用,臣佩服之至!這等神通廣大,實非人力所能及,豈不正是佛祖親臨,宏揚正法於世間?陳宗師今日所展絕藝,臣有幾多疑惑,還望宗師不吝傳授。"
陳宗師聞言含笑頷首,沉聲曰:"賜教多有疏漏,還請法師直指便是。"
維揚諂笑著奉承道:"陳宗師剛才施展降世神通,竟是瑰麗奇景,確如西方極樂世界般沁人心脾。那種祥瑞重重的寶相樓閣,樓宇麗日;飛簷龍馬,彩鳳雙鳳;龍戲珠兒,彩雲繚繞;親臨其境,不啻如入天宮雲裡一般,了無生理。這等通力何其廣大!宗師可否傳我這門神通妙用?"
陳宗師微一沉吟,深深地搖了搖頭,緩緩說道:"這種祥瑞絕勝的現象,乃是我等修行有年,達到佛門妙境,凝聚心力所化現。若非通玄徹覽,達到般若空性的極至,絕無可能施展此等化境神通。"
維揚欲先一步討些好處,忙又問道:"那陳宗師所臨的雲中樓閣,可曾留下一二法訣?路途或許可以給我一教?"
"那雲中樓閣,"陳宗師搖頭頷首,"乃是我運轉佛門奧妙,在意境中感悟而有的臨時景象,並非武功法訣,隻是凝聚心力化現而已。一旦我等氣定神離,那景象也就歸於無形了。"
維揚見說理如此,隻得點頭啞然。陳宗師續道:"不過,修習佛門正法,達到般若無我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妙用。若隻是追求景象花哨,反而背離了佛門的精髓,那就大錯特錯了!"
維揚聽到這裡,不禁心有戚戚,暗想:"這般說來,想要得此通力恐非易事啊!"
陳宗師見他困頓,不以為意,笑著解惑道:"其實單憑佛門正法,勤修不輟,踏踏實實便可精進,日有所得。"於是化現出一座小小草庵,又是祥光萬道,霞映彩雲。說道:"修煉之路,可從這小小草庵開始。勤修正果,保持一心,必有一日可以達到'存乎一心'的大境界。到那時,自然就可以隨心所欲,想看什麼境象,儘在掌心了。"
眾官員見這小草庵雍容典雅,彆是一番天地,也都暗自心生佩服。維揚暗自打量,心想:"從這小小草庵開始修煉,貌似也不太難啊!"於是破涕為笑,向陳宗師一再作揖道:"多謝陳宗師不吝指點,令我有以自勉。待日後修行有年,自當再一請教!"
話音方落,隻聽得山門外一陣鑼鼓喧鬨,隨即一眾金刃兒捧劍入穀。原來乃是手下親兵,聞知前來接應前來。維揚受寵若驚,連忙下令繼續圍剿山穀。陳宗師微微一笑,施施手就把那一隊金刃兒儘數擒獲,絲毫不費力氣。
眾官員見狀驚詫,隻聽陳宗師沉聲叮囑道:"此番機緣巧合,我等得以出穀一遊,遂已儘顯佛門妙用。不過這等神通,終非世俗所能企及。我等雖已了生脫死,但終非留世化身。今日即是一彆,待來生或可重逢。"說罷深吸口氣,拱手而去。
眾佛徒還了個施主無恙的手印,轉身也要離去。隻見陳宗師搖袖而行,祥雲緩緩升空,寶劍一指,浩浩祥光從劍尖激射而出,在半空中凝聚成一幢絕世樓閣。那樓閣通體金碧輝煌,氣象森嚴,飛簷碧瓦;龍馬雕欄;樓台重疊,氣宇軒昂,宛如極樂雲宮一般,瑰麗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