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梭……
動力織布機……
“在生產中大規模使用機器,極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廠的效率,並最終促使了現代工廠的誕生。但是這些工廠都有局限性,他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為廠址。”
歐洲最大的水輪動力,巨大的輪子在水流的推動下慢慢旋轉……]
一開始看的時候心裡覺得這些無用的人,也被上麵快速成型的織布場景給驚呆到。
男耕女織四個字不是空穴來風,家裡有點家底的人家也都會有一台織布機,大戶人家直接專門養人織布,自給自足。
他們織布,梭子穿梭一下,在擺動織布機,接著繼續梭子穿梭,整個過程不快,織出的布也就夠家裡人自己穿而已,所以衣服珍貴,哪怕是麻布的大家也很珍惜。
這還不是機械化電氣工廠織布,大大超出他們對織布認知的場景,已經讓所有人都一個個目不轉睛。
秦漢時期的墨家人見手頭上沒有帛布,竹簡也不好記錄,直接扯下自己的衣服,攤開,記錄下來上麵紡車和織布機的樣式。新筆趣閣
上麵的織機,比他們自己試圖改良的要厲害的多,而且利用不會停歇的流水快速又節省人力。
水、水……
幾個墨家子弟記錄著,聚在一起討論,說起之前主播說過的‘運動’,好似明白了什麼。
趙煦時期的宋還有明清時期是商品經濟發達時期,對水的利用也比往前多得多,不少人瞬間明白這是什麼原理,有點實力的織布坊看的興奮異常,趕緊讓人記下來,自己也眼睛眨都不眨地看著,準備回頭就召集匠人研究出來。
[黑白畫麵上,蜘蛛在慢悠悠地結網,毛驢邁著步子向前。
“這種依靠自然界提供的動力源,嚴重製約了生產。因此,哪個國家能最先造出適應工業化需求的動力機器,那它就將在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
沈括坐在窗邊仔細思索“生產……動力……風力和水力有限,到了時節也會消失;人力和畜力倒是終年生產,但是力還沒有水的動力大。
所以這英國是有了可以擺脫這些動力全新方式?”
朱元璋也在思索到底為什麼東方失去了領先地位,讓這個小國領先世界兩百年。
他很清楚現在的大明確實不會有這種東西,因為沒有人會想怎麼做這些事情,真正的人才都會想讀書做官,而不是鑽研這些工匠該做的事情。
這種工具的改進確實於國於民有用,能讓織布的速度快上不少,布匹也多出不少,但是僅僅這些,就能讓一個國家達到天幕上誇的高度嗎?
[“1773年三月,瓦特先生的合夥人破產了……”
泛光的書信紙張被壓得很平,從上麵依稀可以看出時光流逝的痕跡。
“英國,這片讓瓦特現實沮喪的故土,此時,也許會讓一個不成功的商人離開,卻不會讓一個,將會帶來無限商機的發明家,走出自己的視野。
因為,它早已準備好了將聰明才智納入使用軌道的各種機製。這些機製,如同一張巨大而細密的網,將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和技術,都搜羅到了英國。
其中,專利保護就是最重要的一項措施。”]
聰明人都意識到了,就是這個專利保護,留下的瓦特,而他將會改變之前已經足夠快的生產方式,帶來更不一般的東西。
也有晚期的腐儒冷臉,這種做這種工匠之事,哪裡就能稱得上是最優秀的人才了。
大家都看著天幕,等著那位瓦特到底會做出什麼。
[“馬修·博爾頓極力挽留瓦特……在瓦特之前發明的蒸汽機……”
密密麻麻的齒輪轉動,沉笨粗大的鐵家夥們在工人的搖動下運轉。
“在近代科學誕生前的幾千年當中,人類的活動基本上遵循這樣一個模式生產、技術、科學。
也就是憑經驗進行生產、在漫長的生產過程當中提煉出技術,然後再改進技術的過程當中產生科學。
這是一個憑經驗辦事的過程,所以走了不少彎路和錯路。”]
沈括仔細思索,發現這話說得極對。從天文曆法、紡織耕種、造紙印刷這些,都是在進行的過程中一代代憑借經驗在慢慢改進,但是至今為止,他仍然不知道這個科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