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王耀的路其實很清晰。
一、立刻派人跟李倓對著乾。
二、趕緊配合李倓。
王耀選擇了哪一種呢?
他表麵選擇了第二種,實際選擇了第一種。
他立刻下令宣城郡所有的銅商全麵恢複給宣城郡錢監供應銅,隨即立刻寫了一份奏疏給長安,闡明了情況。
還說提到了李倓手裡禦賜的寶刀,間接地表示自己的無可奈何。
這件事的影響極大,八月中旬,劉智遠的人頭直接送到了揚州。
無論是宣城還是揚州的官員,在如此棘手的事情麵前,都采取了明麵配合,背地裡立刻上奏長安的行為。
八月二十日,一個秋陽明媚的上午,李倓離開了銅陵,剛出城不遠,就被攔下來。
一個少年跪在前麵,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李倓問道:“何人膽敢攔本王的路?”
“求大王收留我!”那少年大聲喊道。
李倓看了一眼顏真卿,問道:“這是誰?”
“好像是當時被打死的那個人的弟弟?”
“哦,還是清臣的記憶力好。”
李倓轉身問道:“你因何要本王收留你?”
“大王為我報了仇,我願意把這條命交給大王!”
李倓笑道:“你還是回去吧,本王不要你的命。”
“求大王收下我,若是大王不收下我,我便長跪不起!”
“你長跪不起,與本王有何關係!”
說著,李倓便要策馬而去。
“我願為大王做任何事情!”
“本王的事,你做不了!”
“我可以學!”
“但本王沒時間教!”
“不需要大王教!”
“你學不會!”
“一天學不會,就用兩天,兩天學不會就一個月,一年,五年!十年!大王總有用到我這條命的時候!”
李倓的馬已經已經走遠了,但那少年的聲音還在樹林間回響。
聽到這裡,李倓終於停下來,看著顏真卿,說道:“這人倒是有意思,不如帶上他?”
顏真卿笑道:“確實有趣,帶上吧。”
“這可是你顏清臣說的。”
李倓轉身問道:“會騎馬嗎?”
“會!”
“走吧!”
那少年得到了一匹馬,跟在了後麵。
八月二十八日,李倓抵達揚州。
揚州地界明顯比銅陵更加繁華,無論是水利,還是河運,都遠在一般的州府之上。
一路上,一望無際的田野,金黃燦爛,稻香四溢。
在前麵的村頭,李倓突然停下來。
那路邊的樹下,有幾個正在打盹的莊稼老漢,被馬蹄聲驚醒,坐起來砍過來。
李倓問道:“敢問老丈。”
那幾個人連忙站起來說道:“郎君何事?”
“這水稻一畝,一年能產量多少呢?”
“能產水稻兩石二鬥,脫出來的米大約在一石三鬥。”
李倓心裡計算著,占城水稻似乎還沒有傳過來,若是曲轅犁在江南普及,占城水稻得以推廣,東南一帶的糧產量還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