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江淮寶地(2 / 2)

“還記得諸冶監正在研製的曲轅犁麼?”

“郎君提到這件事,我倒是想起來了。”

“曲轅犁若是能在江淮地區普及,又有各地官吏組織百姓開發水利,江淮農業必然能比現在更盛。”

顏真卿突然說道:“若是郎君能任職江淮道和江南道采訪製置使,這件事就未必不能去做了。”

李倓看著顏真卿,顏真卿也看著李倓,兩人互視片刻,相視而笑。

顏真卿笑道:“是我異想天開了,郎君的身份頗為特殊,要任職采訪製置使怕是不可能。”

“再說吧,說不定也有機會。”李倓說道,“你說得對,江淮道和江南道的潛力,是無窮的,若是真的能充分開發這些地方,大唐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今年已經是天寶六年,距離安史之亂隻有八年時間。

如果李倓真的想要在安史之亂中占據主動地位,就必須將江南道和江淮道掌握在手裡。

掌握了這兩個根據地,彆說安祿山,就算長安方麵不服,他也能好好跟長安講道理,讓他們“服”!

“走吧,我們去江都城。”

李倓來的很低調,江都城的官員並不知道建寧郡王來了。

當然,建寧郡王這個王爵豈是也沒什麼權力,最多就是身份尊貴。

這個身份,放在開元天寶年間,地方官也不敢隨便來迎接。

倒是少府監監這個官職,扔出去含金量頗重。

中午李倓抵達江都城的時候,遞上了公驗,在衙差震驚的目光下,進了江都城。

進了江都城之後,李倓並未去找揚州刺史,也沒有去找江都縣縣令這些行政官,而是直接到了揚州的錢監。

揚州有廣陵錢監和丹陽錢監兩處鑄錢監。

它們與宣州的梅根監、宛陵監,鄂州的鳳山監、饒州的玉山監、信州的玉山監並稱江淮七監。

像銅陵那種地方,主要還是產銅之地,錢監的規模倒是不大。

揚州的廣陵錢監,又是揚州規模最大的錢監。

到廣陵錢監,通報之後,廣陵錢監的副監楊束帶著廣陵錢監的諸多人出來迎接李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