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銻通常被當做錫,有的地方叫連錫,而且數量不祥,技術幾乎一片空白。
理科與文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文科不會還可以胡亂說幾句,把語氣和氣勢說到位,能唬住人。
但理科就不同了,理科不會就是不會。
更不會因為李倓是穿越者,隻需要李倓虎軀一震,所有的銻都會排隊冒出來,排隊來到他身邊,排隊給他煉製。
所以這個產品,最終還是走向了明代的銅字印刷。
明代的銅字印刷效率已經非常高,要知道,大明朝幾乎已經解決了平民讀書的問題。
“既然如此,那便先以銅來製作。”李倓轉身又看著顏真卿問道,“我們現在有幾座銅礦?”
“目前我統計到的已經有八座,不過錢監的銅也是從這裡麵出。”
“數量充裕嗎?”
顏真卿說道:“就看郎君要鑄造多少這種銅字印刷了。”
“就目前來說,自然是越多越好。”
“那恐怕銅礦會緊張。”
李倓突然說道:“我倒是知道哪裡有更多的銅礦。”
“哦?”
李倓說道:“鄱陽郡樂平縣。”
“鄱陽郡樂平縣?”元載疑惑道,“那裡的確有銅,我之前打聽過,但那裡的銅出產並不算多。”
李倓篤定道:“那裡的銅很多!”
開玩笑?
那地方是21世紀中國七大銅礦之一,把那裡的銅礦全部開采出來,足以供整個大唐使用了。
以這個時代的開采技術,自然不可能一口氣全部開采,但也足以大量增加銅礦的補給。
眾人麵麵相覷,元載顯然不相信李倓說的。
元載在來江淮之前,在江淮是打探過消息的,銅礦的位置他也打探過。
銅礦最多的還是宣州一帶。
李倓突然道:“公輔!”
“在!”
“就麻煩你去一趟樂平縣,那裡一定有我們要的銅,非常充裕,我給你手諭!”
“是!”元載說道,“不過我還是想再多說一句,大王恐怕要失望。”新筆趣閣
“無妨,你且先去。”
“好,我會全力協調當地去開采銅!”
元載這個人是屬於非常聰明,但也非常謹慎的人。
這可能與他的出身有關。
出身貧窮的人,從小資源匱乏,地位低微,平時不僅沒有資源調動,稍微不留神還會像螻蟻一樣被捏死。
這種人能混起來,就代表了他超出常人。
能混起來,前期也會保持著謹小慎微的習性。
大多數人在漫長的權力環境中,才慢慢地改變。